分享

自律的人,赢在自控力

 皇家书库319 2022-05-05 发布于湖北
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说:

“我们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绪、胃口和行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健康、财务安全、人际关系和事业的成败。”

缺乏自控力的人,往往只顾当下的享受,稍有挫折,就会放弃。而自控力强的人,能让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更容易达成自己的各项人生目标。

那么,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自控力?自控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自控术》的作者是一位企业里的心理咨询师,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求助者,都遇到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乐此不疲地做着不应该做的事,一边后悔,一边继续”。

A太太很苦恼,逼着A先生戒烟,虽然A太太每天都会在他耳边唠叨抽烟的坏处,可A先生每天还是要抽两包烟;

B女士总觉得火气上蹿,遇到芝麻大点儿事儿也会火冒三丈,和同事的关系也很糟糕,“后悔”从来没有阻止过她的火气;

C小姐喜欢熬夜,第二天总是因为赖床而迟到;

D小朋友心里清楚还剩两天就要考试了,但当他一坐下来打开书,就会发现桌子太脏了需要擦一擦,擦完桌子又会发现房间好像不太干净需要整理一下……等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之后,他就该睡觉了……

每个人都知道这样的习惯对身体不好、于自己的发展不利,他们痛恨自己的失控,但又管不住自己。

每当倾诉苦恼的时候,他们感觉自己好像被什么力量推动着,不得不继续坏习惯,那么是谁在控制他们呢?

有人说是他们自己,因为自己缺乏意志力、不够自律,但是多项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意志力都差不多,只是用在了不同的地方,有的人用在运动上,有的人用在早睡上,而自律更是一种结果,并非原因。

真正影响你行为的,是你心中的“期待”。

所谓“期待”,是你满脑子在想的东西。

比如你害怕自己会发胖,那么你满脑子都是“胖”,“胖”就是期待;

你担心自己睡不着,那么你满脑子就是“睡不着”,“睡不着”就是期待;

如果你怕自己上讲台后会“忘词儿”,那么“忘词儿”就是期待……

你脑海里想的东西,无论你是“希望”它出现,还是“担心”它出现,你都是在“期待”它。

只要你的意志和“期待”是冲突的,最后的行为一定是和意志相反的。

比如当你强迫自己早睡的时候,你早早关了灯,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在11点前睡着,但是越努力地睡,好像越睡不着。

就像我们刚开始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看到前面有人走来,你紧张大喊:“别动,要撞上了!”你极力控制方向,结果偏偏就撞到了人身上。

自控的反面是失控,而失控的自我,就是你不了解的自我。《自控术》把人分成七个层面:

第一层,多巴胺-腺苷三磷酸系统,它主管短期能量的爆发;

第二层,肌肉组织系统,它主管长期能量的储存;

第三层,情绪脑,它产生各种情绪,以应对危险;

第四层,神经链系统,它负责惯性,比如每天早上会在什么时间醒来;

第五层,镜像自我,它主要负责把环境变成“我们”,又叫作社会脑或环境脑;

第六层,自知力,它主要负责我们的未来是成功还是失败;

第七层,专门干坏事求乐子的自我,这个自我和意志力是一对,构成一个层面的自我。

人是由这七个层面的自我组装融合而成的,认识了这七个自我,掌握了这七个自我的弱点并协调好它们的关系,才能做到自控。

现代社会,信息过剩、时间不够、压力太大、诱惑太多……

但让我们屈服的,不是诱惑和压力本身,而是我们先和自己打了起来,没有力气再去应对生活的挑战。

所以,自控的前提是弄清楚哪部分和哪部分打起来了

比如情绪的失控,我们每天看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焦虑、担忧、愤怒的情绪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人们变得心情急躁,稍有龃龉不合,就会心情烦躁,莫名其妙地”压力山大”,常常为小事抓狂。

因为外界刺激而升起的瞬间情绪受到第三层自我,也就是情绪脑的掌控,而慢性情绪则就是缓慢释放的肾上腺素。

没有谁的情绪是稳定的,情绪稳定只是一种行为表现,并不说明内心没有情绪;自控力也无法控制你不会产生情绪,只是保证你在情绪波动时不会做出更冲动的行为。

憋着的情绪脑会不断消耗心智能量乃至身体能量,而放松是情绪的反面,几分钟后就能让交感神经系统松弛下来,身体会恢复修复与自愈的能力,集中能量应对其他的挑战。

如何放松?

你可以发泄,大哭大笑,大吼大叫,哭完了,笑完了,情绪就过去了;也可以到健身房猛打一通沙袋,靠运动发泄能量是最有效的。

如果不进行自我发泄,这些情绪能量就会积累,要么失控,向外发泄出去;要么转向内在,去破坏组织细胞。

身体自动寻找到的情绪宣泄形式是转移注意力,有的人靠长时间看电视剧转移注意力,靠猛吃东西转移,还有人一紧张就狂洗衣服、擦桌子,这也可以让他们放松。

把憋在心里的话写出来,也是冷却情绪的绝佳方式。

弗洛伊德认为,人总有一些压抑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不能疏泄的话,迟早会憋出毛病来,于是他让病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治好了很多的情绪问题。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本性是倾向即时满足的,也就是更习惯停留在第一层——多巴胺-腺苷三磷酸系统。

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是快乐的奖励机制,当我们欲望被满足,感到快乐和愉悦的时候,多巴胺就会大量分泌,让快乐加倍。

延迟满足则需要一个漫长的等待期,很多人短期内得不到快乐,就慢慢地就放弃了。

还有的人急功近利,把自己逼到极限,以至于动力很快就殆尽。

改变一个坏习惯,需要找到是哪些力量在控制自己,你又运用哪些力量来改变自己。

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好习惯的培养,需要耐心和信念,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改变,不是一场自我较劲的斗争,相反,它是成长过程中一段令人欣喜的历练。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