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 个关键点,带你玩转剧情反转

 冬天惠铃 2022-05-05 发布于湖南
Image

在研习社「生活悬疑」专场的直播中,有小可爱留言想让我们聊聊悬疑与反转。笔者赶紧拿起小本本记了下来,事后整理了一些这方面的认知,并结合身为编辑的思考,将此问题给出一些解决思路,供大家交流。此篇亦可以看作是对「生活悬疑」专场的补充。


👇 点击图片阅读「生活悬疑」专场内容
Image

首先,我们来对「悬念和反转的同与不同」这个知识点做下预习。笔者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目前流传较广的是《查理老师的编剧课》第十六讲的内容(B 站可免费看),课程中有着对二者概念最朴素最直接的见解,相信可以帮您解决不少认知上的疑惑。

珠玉在前,什么是悬念和反转,在此就不做过多论述了。下面我们重点聊的,是对写作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悬疑和反转进行探索,以此增加笔下故事更精彩的可能性。

所谓悬疑,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从「设悬」到「解疑」的整个过程。二者在故事的开端直至结束,在功能和结构上是需要形成严格闭环的。这对大多数初涉悬疑故事的写作者来说,做到并不难。但在此基础上如何保证故事的精彩程度,让读者有兴趣跟随你的文字将故事读完,甚至直呼好看,则需要一定的思考和设计,这里,反转则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所谓「反转」,同样可看为是由「反」和「转」两部分构成。反,即我们通常说的「二元对立」,转变之前和之后的彼此对立,是结果;转,则是从转变开始到转变完成的整个过程,按常规的说法,既是预期被打破的过程。

反转在故事的结构层面,要求创作者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设计;在心理层面,要求创作者会揣摩读者的阅读心理,让「其按照我们预设的心理节奏在每一个悬念点上得到预期的心理感受」。为了达到效果,这就需要反复梳理故事情节在这两点上是否有体现,有效性如何?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有一气呵成的写作热情,却缺乏梳理和调整的耐心以及打破重来的勇气。下面我们将以「起承转合」的基本结构模型来帮助大家重塑勇气——原来,做到并不难啊。

Image

注:和本文编辑一样记性不好的朋友,可以先按照上图记下 A\-A\-B\B 都代表什么,避免后文看迷糊
假设,我们写作的目的是从 A(设悬)— B(解疑),不妨建立一个如图所示的极简(单线叙事)模型来做探讨。该模型需要至少设计出 3 个有反转效果的桥段(反转过程 2 处,反转终局 1 处)。通过此模型,我们尝试一般创作规律下有关反转的四点思考:

由预期 1 引发的思考,如何通过设悬写好开篇,充分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关键点:别嫌事大

由预期 2 引发的思考,如何设计悬念让故事走入「死胡同」?关键点:杀死那个逻辑

由预期 3 引发的思考,如何另辟蹊径,增加故事曲折性?关键点:巧用伏笔回手掏

由预期 4 引发的思考,如何增加终局解疑部分的魅力?关键点:细节见真章

Image

别嫌事大,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脑洞中的 X 因素(24 层的住户某天醒来开窗通气,发现窗外悬浮着尸体);开篇即是高潮的猎奇感(插叙倒叙下的凶杀案呈现);社会热点事件及话题的参与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等,当然也可以是这些的排列组合及再细化再加工。

别嫌事大的开篇一般来说包含着以下几层写作上的思考:

  • 人物:主要人物迅速出场,可尝试非侦探(非专业人士)探案的反常规操作,降低人物光环属性,拉近与读者(生活)的距离,增加张力和看点。

  • 悬念:充分调动读者的共情及猎奇心理,适当抛出悬疑点(制造预期,尝试给悬念链条上的多个人物以事件、以可疑性,拉爆烟幕弹,混淆和调动读者阅读感知)。

  • 情节:做铺垫时注意节奏感,提出悬念的同时通过情节设计,建立符合读者阅读思维(逻辑)的假象,为 -A 做好铺垫。

以下为举例(注意其抛出的悬疑簇及可能引发的连锁阅读反应),可结合其反问自己:我在开篇部分能给到读者几个问号,从而对读者产生阅读上的碳吸附效应。

我不敢关灯睡觉,因为正对着床的那面墙里,藏着一个人。

……

「又忘吃药了吧。」麦彬叹了口气,起身倒了一杯温水,从床头柜里取出两粒白色的药片,「你这病一到雨季就严重,药千万不能停。」

「不是幻觉,不是幻觉,麦彬你相信我,相信我!」虽然每个毛孔都冒着寒意,但我清楚地知道,此时不能表现出过度的恐惧,不然他会认为我是在发病。

没错,我是一个精神疾病患者。

结婚前麦彬就知道,他之所以心甘情愿地娶一个病人,是因为,我家很有钱。

……

「爸,美琪昨晚又发病了。」

我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听见麦彬正在打电话。

呵……嘴角微勾,我进了厕所,把藏在睡衣口袋里的两片药冲进了马桶。

麦彬根本就不相信我说的话,他执意认为一下雨我就会产生幻觉,然后就是无休止地吃药看医生治疗。要是这些手段都不奏效,他就会把我送到精神病院去。

……

我不要吃药,我要证明墙里面确实有人,我一定要把这个人揪出来!

(节选自边塞《墙里有人》,有删减)

Image

我们都知道所谓「黄金三章」的说法,这放在中短篇的一般创作中当然同样适用。「起」的叙事目的之一可以看作是「黄金三章」嘛!但对于悬疑短篇的创作来说,还需要在「黄金」之外,引爆第一个「叙事炸弹」,这个炸弹就是 -A,是「起」的最终结果及「承」的开端。

我们可以把 -A 看作第一个叙事高潮,此高潮达成的过程应该是从逻辑到反逻辑的,对于读者来说,就是从预期到打破预期——从「起」到「承」的过程中,作者给出诸多信息,一直牵着读者的鼻子往符合「逻辑——结果」的道路上走,但 -A 的目的,是要偏离、打乱,最好是反着来。当 -A 完全成为 A 的对立面时,二元对立的变化随即达成,读者也会在此感受到反转的魅力。

由此,我们可以窥见悬疑中短篇故事(非悬疑故事亦可参考)在「起——承」这个阶段的叙事目的至少有两个小目标:

  1. 符合「黄金三章」的一般创作需求。

  2. 第一个叙事炸弹,反转的到来。

为了达成两个小目标,就要求创作者特别注意叙事的设计。这里面节奏感尤其重要,失去了节奏感,很大概率会给人强行反转的感觉。两个小目标的达成会有什么好处呢?

其一,叠加让读者继续读下去且完全入坑的 Buff;开篇的拉满及 -A 的及时到来,双重保险下,是可以锁定大部分目标读者的,若你的作品是付费阅读,把付费点卡在 -A 处,相信会撩起大家的付费欲。

其二,反逻辑的到来,正是打破创作思维定式的一大利器;你会发现,此时的山穷水尽指的是平淡无奇的叙事逻辑被彻底抛弃,而柳暗花明的可能是人物关系的深层梳理,可能是矛盾冲突的再次启航。

Image

-A 达成后,我们的叙事将进入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开端,往往又预示着普通逻辑的再次到来。从 -A 到 -B 的过程,也将重复从 A 到 -A 的整个过程。但通过「起」「承」两部分的铺垫,叙事完全铺开,诸多人物及冲突悉数登场,对于设置悬念和反转的有效信息第一次达到了一个极其丰富的阶段。

为了不落入「普通叙事顺其自然的逻辑陷阱」,让故事更具看点,此时,是需要创作者对已完成部分进行再次梳理的,以提炼出符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反转元素。

什么是「普通叙事顺其自然的逻辑陷阱」呢?-A 的到来,往往会出现两个可能:

一是,打开了叙事的新格局,往往会给予创作者极大的创作自由——手里的牌多了,怎么出都可以。此时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意思,大好局面之下,我们的创作激情汹涌澎湃,恨不得「一日看尽长安花」,一鼓作气写完全篇。

二则恰恰相反,-A 的到来虽然看似让创作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对有些人来说,反而在此偏离甚至杀死了一开始的创作灵感及目的,自绝于反转之下,屡屡卡文。

Image

第一种可能,在激情的加持下,头脑发胀,叙事陷入自然逻辑的平庸,甚至直至结束,让整个故事显得尾大不掉。此时特别需要创作者有着条件反射般的警醒,越是大好局面,越要三思而行。

第二种可能,需要创作者一定要回过头去看「起」「承」这两个部分,最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

其一,我是否为从创作灵感的迸发到创作目的的达成做好了创作的准备?比如一个极简的人物关系图谱的设定;比如一个可以随时指导、复盘的极简大纲的完成;比如我是否对创作灵感有更多维度的思考等。

其二,我是否在「起」「承」这两部分给出了足够多的人物关系及冲突的信息,这些信息足以推动情节的新发展。

其三,我的 -A 是真反转还是伪反转?真,预示着对最初创作目的的加持;伪,则是减持。

我们再回到本小节的关键点,为何是巧用伏笔和回手掏?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此时的故事信息极大丰富,已经到了一个创作的新阶段。这对反转的达成是极其有利的,此时不反转,何时反转,(人物的爆点、情节的爆点),-B 的反转一定是有迹可循的,它的达成来源于从 A— -A — -B 整个过程中的草蛇灰线。

为什么要有迹可循呢?有迹就意味着不是强行反转;意味着以上过程中成功地给读者设置了阅读思考上的盲区,意味着整个故事的创作是围绕着叙事目的来的,并未脱轨;同时也意味着伏笔的有效性及引领、巩固读者对故事形成新的认识。

为了达成 -B,创作者可以再次回想一下反转的概念及本质,若说 -A 的目的是让读者彻底入坑,那么此时的反转 -B,对于读者的预期来说就是爽感和卧草。当然,-B 可以是一个反转,也可以是多重和密集的反转。

Image

这个关键点,其实是和创作者在收尾阶段常犯的错误有关。我们来梳理一下问题所在:

短篇作品的收尾处往往是(双方)人物情感大迸发的阶段,我们常会在此犯下强行煽情的毛病。

B 的结果在我们决定创作故事时已经注定,结局既是最大反转之处,此时更需要对整篇的各种冲突进行复盘(尤其是本格推理),对于逻辑的严谨性有最大的需求。

在不少短篇故事中,B 的到来也预示着故事内核的(最终)呈现,除了继续给到读者阅读的爽感外,同时也承担着部分让其「掩卷沉思」的功用。沉思之时,必是读者内心敏感之处被打开的时刻,共鸣源于一丝一弦的细微震颤,然后才可能引发黄钟大吕的无比震撼。

在这个极简模型中,四个预期点,当然都可以安排一些细节,但为何只在 B 处强调这点,则是因为在笔者看来,前三个预期点,其功用相对来说更多是让读者直呼过瘾和爽——过瘾和爽更容易被设计,也容易被遗忘。而短篇故事创作者的叙事「真章和野心」在结尾处出现的概率相对会更大一些。

以上,是对反转做了一些梳理和探索,具体到写作过程中如何丝滑实现,对于新手来说,笔者想重复的是,要对自己的一稿作品有梳理和调整的耐心以及打破重来的勇气。

这是个虽笨但真实有效的方法,有时候甚至是唯一途径。

无它,唯手熟尔。Image

作者丨C216
运营丨阿浮
封面图片为《记忆碎片》剧照

故事研习社的读者朋友,你好呀。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推送,欢迎⭐「星标」我们、为你喜欢的文章点亮「在看」、多与我们留言互动。
相遇难得,希望不再走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