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5式大架动作的细化练法分解(中)

 文苑书店66 2022-05-05 发布于黑龙江

Image

陈雄老师聊太极406

Image

陈雄老师太极拳体悟在“和美太极”平台会不断更新完善,转载请标注作者“陈雄”和“和美太极”

Image点击订阅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

杨式太极拳研练随

Image115式大架动作的细化练法分解(上)

为了有助于初学者理解认识文中的练法,在此先说5点“小贴士”:

1、行拳时,眼神是动作的先行官,欲打哪里, 眼神就先看哪里。眼神处于动态之中,眼转动是随身法的。一般情况下,眼是向前平视的,看手前方三、五尺远时最神气,然而眼看多远,最好还是根据拳意使用法的远近变化而要审势而定。眼也有向前下一点看或向前上一点看的时候。眼平视左右两侧的时候,也用到余光来看。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所述的眼法,没在在文中分解动作时一一说明。

2、从文中可以看出,几乎是开胯、扣胯、落胯、塌胯、转胯等松胯动作的前面都有“松腰”两字,为啥这么有规律呢?因为腰胯是紧密相连的生理结构,胯松则腰松,胯沉则腰活。腰在胯上肋下的部位,是上身之根;胯在腰与大腿之间的部位,是下肢之根;只有腰胯松开既沉又活,才有利于气沉丹田和劲达四肢,才能使下盘稳固、动作协调、周身灵活。所以在练松胯动作时别忘了松腰。

3、还从文中可以看出,每个拳式的练习步骤真不少啊,这是追求练拳到位的需要。太极拳名师马虹说:“功夫源于细节的积累”,此言不虚,在练每一个动作都要合乎拳理拳法,确实需要细节的积累。比如“揽雀尾”这个拳式里面含有“右掤”、“左掤”、“浅捋”、“深捋”、“平挤”、“正按”、“向前推”、“后坐按”八个拳势,其中每个拳势有着不少的虚实转换、劲路变化等,所以讲解拳式的练法时,尽量说细一点对初学者是有好处的。待练熟动作了,打出了拳的道理和劲路,拳架在初级阶段的功夫练出来了,那个时候打拳就没有那么多步骤,姿势自然又简洁,可以进阶到神、意、气、劲的整合练习。

4、文中说了以松沉骨力根劲。从上往下松沉到脚地,固然要有根劲;劲从脚而起往上传,也要有上必有下的根劲,不能因劲往上传丟了根,这是劲法的折叠,也是平衡对称练法的需要。

5、文中所说的“下面带动上面”,例如双峰贯耳的两拳合击,是松腰沉胯推动的,这种“上下相随的把劲合住”,就是体现了“下面带动上面”的练法。
115式大架第二段

十六、豹虎归山(第18式):承上一式十字手。1、重心移到左脚为实,以腰胯向右转带动左脚往内碾转大约45°,同时右手小臂往右侧上方掤出置于头前成横掌,左手掌轻扶于右腕脉门处。 2、松腰塌胯沉到左脚底的同时提起右脚跟、脚掌离地,左手顺势往左腿外侧落下,右手往右腿内侧落下臂稍弯。3、腰胯往右转带动右虚脚往右后西北方走弧弧线的上前半步,脚跟着地,同时以腰胯带动右手往上屈肘置于胸前(手心朝外),左手往上屈肘置于耳旁。4、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坐下,同时放松右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成为右半马步。5、顺着坐下的松沉身势,松腰转胯往右变成弓步,同时顺着劲起于左足往上传劲的沉顶对拔松开势,以腰胯带动左手往下一点向前平脸伸出和右手往前平胸伸出,先是左手往前一点意想打对方脸部,右手靠后一点相辅,定势时右手改为往前一点意想打对方胸部,左手改为靠后一点相辅。

十七、斜揽雀尾(第19式):承上一式豹虎归山。1、右手小臂往外翻滚成手心朝内的掤臂稍高于肩如接手状,同时左手往左下落置于左胸前,两手心相对有如抱球状,谓之右掤势2、以腰胯稍往右转带动两手变成左掤势,身体仍向着西北方;一边右手掌变成手心朝下的按手往右出去,一边左手小臂跟随往前掤出。3、一边以松腰转胯往左带动右脚逐渐变虚和左脚逐渐变实,稍扣左胯,变为右侧身半马步,同时两手顺势往后捋,谓之捋势,另有练法是捋于躯干外的浅捋势和捋于躯干内的深捋势4、以松腰转胯往右成为正身半马步再变成弓步,同时以腰胯带动右腕之背面往前挤出和左手心轻扶与右腕脉门处,谓之平挤势(对平圆而言),挤至右脚尖垂直线齐为止。5、左腿松腰开胯往后坐,以腰带动两手抽回至胸前,当左腿坐实时,两手心朝外的手指朝上,两肘下垂外撑。6、右腿松腰开胯,两手顺着劲起于左足往上传劲的沉顶对拔松开势向前平胸推出去,谓之向前推势11、左腿松腰开胯往后坐,同时以腰胯带动两手由推势变按势,左腿坐实时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松腰命门后凸的同时两手向前伸出松到手指,是个前后对拉松开中间沉的姿势动作,谓之后坐按势
    
十八、斜单鞭掌(第20式):承上一式斜揽雀尾的后坐按势。“斜单鞭掌”的名称比第4式“单鞭掌”多了一个“斜”字,说明行拳方位不同,单鞭掌的左手撑掌是面向正东方发出的,而斜单鞭掌的左手撑掌是面向西南方发出的。再有右脚往内碾转的角度也不同。1、左脚坐腿为实,以腰胯往左转带动右虚脚往内碾转大约35°,同时两臂往上稍挑,以腰脊之劲往左正南方带转大约90°。2、接着重心由左脚转移到右脚,腰胯往右转,稍扣右胯,带动左脚内扣大约45°,同时以腰胯带动两手往右按或捋至右手置于胸前,谓之侧按势或侧捋势。3、接着右手往右后东北方挂去变为勾手,同时左手经胸前往右转去置于右腋前,虚领顶劲、松腰塌胯的沉到右脚底,谓之勾挂势。4、以松腰转胯往左带动左脚划弧往左前西南方上一步,脚跟着地,同时以腰胯带动右勾手往左划圆勾搂,谓之勾搂势。5、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成为左侧身半马步。6、接着以腰胯带动左侧身半马步转变成左侧身弓步,顺着劲起于右足往上传劲的沉顶对拔松开势,以腰胯带动左撑掌经胸前亦往左前西南方向前伸去,松肩垂手,手指舒开微向上领劲;右勾手往右后东北方伸去催劲,是个左右对拉松开中间沉的姿势动作。
    
十九、肘底捶(第21式):承上一式斜单鞭掌。1、左腿松腰开胯,以腰胯往左转带动左脚向外碾转大约45°。2、接着以左腿松腰扣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3、垂左臀、松右肩的提起右虚脚往左前西南方上一步,右脚跟着地。4、左脚坐腿为实,以腰胯向左转带动右脚往内碾转大约90°。5、腰胯再转向左后正东方,右脚由虚变实,松腰塌胯的沉到右脚底;左脚由实变虚,往后收小半步于右脚前侧,脚尖点地;同时右钩手变拳收回于肋下旁,左手往左外划圆经大腿前绕上屈臂置于胸前,掌心朝内。6、一边右腿松腰塌胯沉到脚底,一边提起左脚向前上小半步,脚跟着地,再开胯圆裆的稍微坐点右腿,成为左川字步;同时左手小臂往外翻滚,左掌外侧朝前正东方,右拳亦往腹前正东方伸去,置于左肘下。

Image

二十、右倒撵猴(第22式):承上一式肘底捶。1、松腰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离地起来。2、垂右臀、松左肩,松胯往左转至身前向正东方。3、松腰松左胯带动左脚往后正西方走弧线的退一大步,脚尖点地,后脚跟斜45度角左右。3、松开右腿腹股沟下沉,左腿随着松沉之势带动左脚跟、脚掌、脚趾落下贴地,这种沉实腿之胯带动虚腿落脚的练法是传统太极拳的被动性练法,而不是左脚底脱离松腰沉胯的主动性落下贴地。4、变换两脚重心,右脚由实变虚,左脚由虚变实。5、一边松腰胯下沉一边往左转的带动右脚内扣大约7080°,接着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坐下成为右半马步,同时以腰胯带动左手屈臂肘尖往后松、右手松肩垂手往前伸,这是一个左右对拉中间沉的拳势。

二十一、左倒撵猴(第23式):1、松腰的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离地起来。2、垂左臀、松右肩,松胯往左转至身前向正东方。3、松腰松右胯带动右脚往后正西方走弧线的退一大步,脚尖点地,后脚跟斜45度角左右。3、松开左腿腹股沟下沉,右腿随着松沉之势带动右脚跟、脚掌、脚趾落下贴地。4、变换两脚重心,左脚由实变虚,右脚由虚变实。5、一边松腰胯下沉一边往右转的带动左脚内扣大约7080°,接着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坐下成为左半马步,同时以腰胯带动右手屈臂肘尖往后松、左手松肩垂手往前伸,这是一个左右对拉中间沉的拳势。

Image

二十二、斜飞势(第25式):承上一式右倒撵猴。1、松开左胯的一边下沉一边左脚内碾(大约45度角)。2、稍扣左胯的身体往后一点坐实坐稳。2、松腰的沉势带动提起右脚离地。3、松腰的转胯往右带动右脚走弧线的向右西南方向前上一大步(大约135度角),脚跟着地。4、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的坐下,同时放松右脚踝关节,左脚跟、脚掌、脚趾贴地。5、身体微向右转,左脚顺势沉着蹬地,以膝为中点的大腿、小腿对拔松开入地生根,一边内扣右腿胯根,一边用腰胯带动左脚内扣45度角成为右弓步;同时由右手掌心朝上、左手掌心朝下的抱球状变为两臂展开,右手往右横开平颈高,左手往下采置于左大腿后外侧,这是原传的练法。

二十三、提手上势(第26式):承上一式斜飞势,这式斜飞势之后的提手上势与第6式单鞭掌之后的提手上势比较,中间过渡动作有些不同。1、顺着斜飞式的松腰沉胯之势,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2、垂左臀松右肩的带动左脚尖离地上前少半步。3、左虚脚逐渐变实,松腰塌胯、尾闾下坠的沉到脚底;同时带动右实脚逐渐变虚,脚提起、膝弓出(动力源在尾椎命门处),脚尖点地。4、右脚顺着沉提势松腰上前一小步,脚跟点地,成为面向正南方的右川字步。5、以松腰塌胯、开胯圆裆的沉势带动右手由前往回收合、左手由后往前环抱,谓之“下面带动上面”的练法。

二十四、白鹤亮翅(第27式):上一式提手上势。原传练法可参照第7式“白鹤亮翅”的讲解。另有一种多样化练法是:练到第5点“开胯圆裆、松腰塌胯的坐下,转成右半马步”时,6、接着由半马步变成马步肘击再侧肩靠打。7、一边松沉一边向右转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一边松左手合于右手小臂前成交叉状。8、松腰、垂右臀、尾闾下坠、松左肩的带动左脚走弧线往正东方上前一步成为左虚步,同时两手臂右上左下亮开。9、一边松腰塌胯、虚领顶劲的沉稳定势,一边松腰上挑带动右手往上松、左手往下垂。

Image

二十五、海底针(第29式):承上一式右搂膝拗步掌,1、扣左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同时右推按掌松腕舒指的变成抱球状的掤手。2、垂右臀、松左肩的带动右脚上前少半步。3、右脚由虚逐渐变实,左脚由实逐渐变虚,松腰塌胯、尾闾下坠的沉到右脚底,接着腰胯向右转、稍扣右胯的带动两手往回捋採,左脚顺着右脚扣胯的沉实之势收回少半步,以脚尖点地止于右脚之前。4、先开胯、再松腰、最后松尾椎骨的蹲下,同时顺着下蹲的松沉身势,右手往下采,止于左脚右侧,左手随动置于右腕内侧合劲。蹲下到位时,虚领顶劲与尾闾松沉到右脚底,形成了上下两面支撑;两腿开胯带动两膝盖外展,形成了下盘的左右两面支撑;右手向前松与松腰命门后凸,形成了前后两面支撑,注意的是不能臀部后翘。

二十六、扇通臂(第30式):承上一式海底针。1、松腰松胯的右脚顺着沉到脚底地面的反座弹力蹬地而上起,两手随之提于腹前,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2、松腰松左胯带动左脚向前正东方上一步,脚跟着地;两手随之上提置于头部右侧。3、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的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裸关节,左脚跟、脚掌、脚趾贴地。4、虚领顶劲顺着松沉之身势,一边沉一边松腰松胯的往左转成左侧弓步,左腿松腰落胯,内收胯根下沉,右腿松腰塌胯伸直,以膝为中点的大腿、小腿对拔松开入地生根;同时带动右手上挑置于面之前上方、左手以掌心向前平胸部伸出,两手臂左右对拉松开。
    
二十七、翻身撇身捶(第31式):承上一式扇通臂。1、松开左胯一边下沉一边左脚内碾大约100°至135°(视左踝关节的松柔度)。2、稍扣左胯的身体往后一点坐实坐稳。2、松腰的沉势带动提起右脚离地。3、松腰转胯往右带动右脚走弧线的往右后西北方一步脚跟着地(转动大约135度角)。4、开胯圆裆、松腰塌胯的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踝关节,左脚跟、脚掌、脚趾贴地。5、虚领顶劲顺着松沉之身势,一边沉一边松腰松胯的往右转成不丁不八的非标右弓步,右脚尖朝前角度约为2535°;如果初势左脚内碾角度不够大,可以边沉边转边扣脚(内扣成规范的弓步后脚角度);同时左掌由上往右环绕成老阴掌置于左耳前方、右拳背由右而上往右后西北方撇去。6、右腿松腰内收胯根下沉,右腿松腰塌胯伸直腿,以膝为中点的大腿、小腿对拔松开入地生根;同时右拳即沉着抽回位于右肋下旁、左手松肩垂手以老阴掌指向右斜横西北方伸去。

二十八、卸步搬拦捶(第32式):承上一式翻身撇身捶。1、一边松腰下沉一边松胯往左转,右脚由实逐渐变虚,左脚由虚逐渐变实,变实的过程左腿顺势开胯带动左脚外碾大约45°成为右半马步,左腿开胯的松沉之势带动右拳自肋下旁螺旋向右前稍下侧伸去、左手往左后上挑护于头上左侧。2、腰胯继续向左转,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3、垂左臀、松右肩的腰胯向右转,髋骨盆对应右侧摆正后,用腰胯带动右脚走弧线的向右侧正西方上前半步;两手相合成为“搬势”,右拳心向上。4、右腿松腰落胯下沉到脚跟;接着稍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同时以松腰扣右胯的松沉之势带动左手向前方伸出成为“拦势”。5、垂右臀、松左肩的腰胯向左转正身体,接着松腰松左胯带动左脚走弧线的向前正东方上前一大步,脚跟着地。6、开胯圆裆、松腰塌胯的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7、虚领顶劲顺着松沉之身势,一边沉一边松腰松胯的往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带动右拳螺旋的向前松去、左掌回至胸前护于右臂中节,以掌心对准右臂弯节处。8、松腰的左腿内收胯根下沉、右腿塌胯,以膝为中点的大腿、小腿对拔松开入地生根,同时两手合劲随势更松沉,右捶与右脚贯通入地有根。

Image

二十九、上势(第33式)承上一式卸步搬拦捶。1、左腿松腰开胯,以转胯往左带动左脚往外碾转大约45°,同时右拳变掌的手往前下伸去,左手往左后上屈肘置于耳下。 2、以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3、垂左臀、松右肩的腰胯稍向右转正一点身体,同时带动右脚提起离地走弧线的向前正西方上一步,脚跟着地。4、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坐下,同时放松右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变成右半马步,以腰胯带动右手往右上挑置于胸前,左手心朝下的随动护于右肘内侧;两手动作如能沉肩坠肘和含胸拔背带则更好。

三十、右云手(第36式):承上一式单鞭掌。1、身体一边松腰向右转,一边松开左胯沉着内碾左脚大约90度角。2、左腿松腰扣胯带动右脚跟脚掌踮起离地。3、垂左臀、松右肩、再松腰的顺势把右脚收回(走后弧线)在左脚旁边,先是脚尖点地,后是脚掌、脚跟落下贴地,变为半蹲的开立步骑马势。4、接着身势松腰松胯稍往右转,同时一边右手在左胯前不停,继续向上掤去,经面前往右云转,一边左手松肩徐徐落下至左胯外侧,眼神关注右肘外侧。在练“右云手”的过程中,右脚收回容易翘臀而立身不中正,所以注意把垂左臀、松右肩尽量练到位,就是以尾闾中正使立身中正。

Image

三十一、左云手(第37式):承上一式右云手。1、右腿松腰扣胯以沉提之势带动左腿提起,脚尖点地。2、垂右臀、松左肩推动左脚往左正东方横开半步,脚尖点地。3右脚蹬地撑起,转移部分重心徐徐放在左脚,同时一边左臂抱圆自右胯前不停,继续向上掤去,经面前往左云转,一边右手松肩由右往下落于右胯外侧;左脚顺着地面反座力而开胯下沉,左脚掌、脚跟贴地后,气沉丹田、开胯圆裆坐下,身势沉于地面,成为马步骑马势,眼神关注左肘外侧。在练“左云手”的过程中,左脚出去容易翘臀而立身不中正,所以也要注意把垂右臀、松左肩尽量练到位,就是以尾闾中正使立身中正。
   
三十二、单鞭掌(第39式):此式云手之后的单鞭掌与第5式揽雀尾之后的单鞭掌比较,显得简单一点,中间过渡动作少了些步骤。1、右手掌变勾手往右后正西方挂去,左手护于右腋前,谓之勾挂势2、右腿松腰开胯,以转胯往左带动右脚往内碾转大约45°,同时以腰胯带动右勾手往左划圆勾搂,谓之勾搂势,松腰转胯往左带动提起左脚往左前正东方上一步,脚跟着地。3、身前开胯圆裆、身后松腰塌胯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成为左侧身半马步。4、接着以腰胯带动左侧身半马步转变成左侧身弓步,顺着劲起于右足往上传劲的沉顶对拔松开势,以腰胯带动左手撑掌经胸前亦往正东方以掌心向前伸去,松肩垂手,手指舒开微向上领劲;右勾手往右后正西方伸去摧劲,是个左右对拉松开中间沉的姿势动作。
    
三十三、高探马(第40式):承上一式单鞭掌。1、松腰扣左胯,身体稍向左转,带动身后右脚掌、脚跟离地而起,同时右勾手变掌心向下往右外侧带转上前、左手自上往下划弧置于小腹前。2、通过松腰、垂臀的带动身后右脚上前小半步,同时右手屈臂掌心向下的护于胸前,与腹前左掌对应成抱球状。3、松腰塌胯、气沉丹田沉到右脚底的同时带动左脚提起离地向前上小半步,脚尖点地的成为左虚步,同时两手顺着松沉之势的左掌沉着收回置于左肋旁、右掌斜横平胸的往正东方伸去。

三十四、右分脚(第41式):承上一式高探马。1、腰胯往右转,左掤手掌心向内的似抱球状于胸前,右手屈臂掌心向外的护于头部右后侧。2、腰胯往左转,左脚往左前外侧上半步,两臂各自往上稍挑,左掌往左后方、右掌往右前方分别伸出。3、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4、垂左臀松右肩的沉到左脚底。5、左脚趾适当抓地,站立稳固的同时以胸部、颈部往上松开的虚领顶劲之势带动右膝提起于右腹前侧。6、左实腿之手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左后松开伸去,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分去或踢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右虚腿之脚背往右前东南方上分去,右手亦往右前松开伸出,同时眼神注视右分脚,这是神意不相处的练法。

三十五、左分脚(第42式):承上一式右分脚。1、右分脚在右前东南方落地之后成右仆步,右掤手掌心向内的似抱球状护于胸前。2、腰胯往右转,两臂各自往上稍挑,左掌往左前方、右掌往右后方分别伸出。3、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里。4、垂右臀松左肩的沉到右脚跟。5、右脚趾适当抓地,站立稳固的同时以胸部、颈部往上松开的虚领顶劲之势带动左膝提起于左腹前侧。6、右实腿之手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后松开伸去,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分去或踢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左虚腿之脚背往左前上东北方分去,左手亦向前松开伸去。

三十六、转身左蹬脚(第43式):承上一式左分脚。1、左分脚在身后右脚之左侧脚尖点地,接着左脚由虚变实,右脚由实变虚,腰胯经左往后正西方转身,带动右脚内扣大约90°。3、右脚为实、左脚为虚的先松胯下蹲,接着松腰、松膝的下蹲,左脚尖点地于右脚之左侧;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左手在外,右手在里。4、右脚顺着沉到脚底地面的反作用力撑起站立,松腰塌胯、尾闾下坠的的沉实右脚。5、右脚趾适当抓地,站立稳固的同时以胸椎、颈椎往上松开的虚领顶劲之势带动左膝提起于左腹前侧。6、右实腿之手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后松开伸去,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蹬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左脚跟向前正西方蹬去,左手亦向前松开伸出,同时眼神注视左蹬脚。

三十七、搂膝栽捶(第46式):承上一式左搂膝拗步掌。1松腰的一边松开右胯下沉一边身体右转,同时带动右脚外碾(大约45度角)。2、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3、垂右臀松左肩,腰胯向左转(坐正身体)的带动左脚走弧线的上前一大步,脚跟着地。4、开胯圆裆、松腰塌胯的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5、虚领顶劲顺着松沉之身势,一边沉一边松腰松胯的往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左手经左膝前往左搂去,止于左膝之左侧,同时右手由右后绕上变拳经胸前往下方伸去,意击对方腹部。6、左腿松腰内收胯根下沉、右腿松腰塌胯,以膝为中点的大腿、小腿对拔松开入地生根,这是一个下沉中带转动的整体动作,右拳与右脚贯通入地有根。

三十八、右蹬脚(第49式):承上一式卸步搬拦捶。1、一边松开左胯沉下一边松腰身体向左转,带动左脚外碾大约45°;同时右拳稍屈臂往右前上方滚格挡、左掌稍屈臂往左后上方滚动格挡。2、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右拳手在外,左掌手在里。3、垂左臀松右肩的沉实左脚。4、左脚趾适当抓地,站立稳固的同时以胸椎、颈椎往上松开的虚领顶劲之势带动右膝提起于右腹前侧。5、左实腿之手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左后松开伸去,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蹬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右脚跟向前正东方蹬去,右手亦由拳变掌向前方松开伸出,同时眼神注视右蹬脚。
    
三十九、左打虎势(第50式):承上一式右蹬脚。1、两手撑掌不变,右脚经左脚后侧退一步成为左倒叉步。2、重心移到右脚,左脚往左后侧西北方退一步,与右脚相距肩宽,以松腰转胯往左带动右脚往内碾转大约90°,同时右手掌心朝下的落下平肋和左手屈肘掌心朝下的往右置于胸前。3、左脚再往左后侧西北方退一步弓出变成不丁不八(如说脚下像“丁”字,则角度不够;如说脚下像“八字”,则角度过大)的非标左弓步,同时以腰胯带动左手往下经腹前往左上滚转变拳(拳心朝外,拳眼向下)置于头前上方和右手往左下前绕变拳(拳心朝下)置于腹前前下方,两手跟随身势的沉顶对拔松开劲相合,就是左手顺着对拔松开劲的顶劲,右手顺着对拔松开劲的沉劲。
    
四十、右打虎势(第51式):承上一式左打虎势。1、左腿松腰开胯,以转胯往右带动左脚往内碾转大约70°,同时左拳变掌手心朝外和右拳变掌手心朝内。稍扣左胯身体往后一点坐实。2、左半身松腰塌胯,以左腿脚的松沉劲推动提起右腿脚尖点地,接着身体稍往右转一点,同时右手往右外侧掤出,手臂稍弯似抱大气球,左手从头前上方落下置于左臀外侧。3、提起右脚往右正南方移开一步脚跟着地,同时以腰胯带动右手掌心朝下的往左上方置于左胸前和左手掌心朝上的往上扬起至头左侧上方。4、右腿弓出变成不丁不八的非标右弓步,同时以腰胯带动右手往下经腹前绕右上轮转变拳置于头之前方和左手往右下绕变拳置于腹前下方,两手跟随身势的沉顶对拔松开劲相合。
    
四十一、回身右蹬脚(第52式):承上一式右打虎势。1、松腰松胯向左转身成左半马步,顺势带动左手小臂自下往左上挑,拳心向外。2、一边松沉一边往左转成左弓步,含胸拔背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接着稍扣左胯带动右脚跟、脚掌提起离地。3、垂左臀松右肩沉稳左脚,左脚趾适当抓地,胸椎、颈椎往上松开的顶劲之势带动右膝提起置于右腹前。4、左实腿之手由拳变掌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左后松开伸去,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蹬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右脚跟向右前正东方蹬去,右手亦由拳变掌往右前松开伸出,同时眼神注视左蹬脚。
    
四十二、双峰贯耳(第53式):承上一式回身右蹬脚。1、身势往右稍转,右脚落于左脚之右前半尺许处,脚尖点地。2、松腰塌胯、尾闾下坠的沉到左脚底,顺势沉势松腰松右胯带动右脚提起往前东南方上一步,脚跟着地。3、左腿松腰塌胯、开胯圆裆的坐下,同时放松右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劲走阴面的变成右弓步,两手变拳(拳心朝前,拳眼朝下)随身势下沉而绕上环状相合出击,置于面部前上方平耳高,谓之击耳势。两拳合击是松腰沉胯推动的,胯以下松沉一点,两拳相合就近一点;胯以下再松沉一点,两拳相合就越近一点,如此上下相随的把劲合住。

四十三、披身左踢脚(第54式):承上一式双峰贯耳。1、一边松开右胯沉下一边松腰身体向右转,带动右脚外碾大约45°;同时右拳稍屈臂往右前上方滚格挡、左拳稍屈臂往左后上方滚动格挡。2、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左拳手在外,右拳手在里。3、垂右臀松左肩的沉实右脚。4、右脚趾适当抓地,站立稳固的同时以胸椎、颈椎往上松开的虚领顶劲之势带动左膝提起于左腹前侧。5、右实腿之手由拳变掌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右后松开伸去,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蹬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左脚尖往前正东方披身蹬去,左手亦由拳变掌往左前松开伸出,同时眼神注视左踢脚。

四十四、转身右蹬脚(第55式):承上一式披身左踢脚。1、以右脚尖为轴心,经右往后大转身约200°,接着转换重心,左脚为实、右脚为虚的先松胯下蹲,再松腰、松尾闾、松膝的下蹲,右脚尖点地于左脚之左侧;含胸拔背的带动两手交叉抱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里。4、左脚顺着沉到脚底地面的反座弹力撑起站立,松腰塌胯、尾闾下坠的的沉实左脚。5、左脚趾适当抓地,站立稳固的同时以胸部、颈部往上松开的虚领顶劲之势带动右膝提起于右腹前侧。6、左实腿之手由拳变掌在意念引导下先往后松开伸开,手先往后松开伸去比脚蹬去早零点几秒,接着右脚跟向前正东方蹬去,左手由拳变掌亦往向前方松开伸出,同时眼神注视左蹬脚。

Image

四十五、落步搬拦捶(第55式):承上一式转身右蹬脚。1、落右脚在左脚之前正东方,以脚尖外摆斜横式落地;以腰胯带动两手相合成为“搬势”,右拳心向上。2、腰部、尾闾往下松沉,接着扣右胯带动左脚跟、脚掌提起离地;,同时以松腰扣右胯的松沉之势带动左手向前方伸出成为“拦势”。 3、垂右臀、松左肩的腰胯向左转(坐正身体),带动左脚走弧线的向前正东方进一步,脚跟着地。4、开胯圆裆、松腰塌胯的坐下,同时放松左脚踝关节,脚跟、脚掌、脚趾贴地。5、虚领顶劲顺着松沉之身势,一边沉一边松腰松胯的往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带动右拳螺旋的向前松去、左掌回至胸前护于右臂中节,以掌心对准右臂弯节处。6、左腿松腰内收胯根下沉、右腿松腰塌胯,以膝为中点的大腿、小腿对拔松开伸直入地生根,同时两手合劲随势更松沉,右捶与右脚贯通入地有根。
    
附言:对于分解拳架的外形姿势动作而言,文字表述是比不上视频相对准确又直观,如对115式大架的教学视频感兴趣,可按手机号13097971666加微信联系。 
                         修改于20211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