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她刊 2022-05-06 发布于山东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娱乐圈的性骚扰事件就像洋葱,扒了一层还有一层,层出不穷。

小S在最新一期《小姐不熙娣》里,还原了自己和大S刚出道时遭综艺大哥「揩油」的过程:

“(大哥)会把你塞到腋下最深处,然后说「很可爱!妹妹,加油喔」。”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也是因为那件事,之后姐妹俩无论到哪录音,徐妈都全程紧跟、保护女儿们。

节目一播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

而上一个踢爆娱乐圈连环性丑闻的,是日裔模特、演员——水原希子。

在《周刊文春》采访中,她揭露了自己曾无数次被男性导演言语性骚扰。

在拍《彼女》时,被制作人一再要求露体毛,水原拒绝后,制作人扔不罢休,甚至提出一个更为荒唐的提议:

“那么把体毛剃了,贴上假的体毛如何?”

最后在水原的强烈坚持下,这个荒唐又无礼的要求才作罢。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这其实不是水原第一次为类似的事情发声。

之前她就曾表示,女演员在拍摄亲热戏的时候,合作的年长的男演员拒绝使用安全措施。

甚至很多人把这种「不合理」,当成了是否爱岗敬业的标准、默认的「潜规则」。

“女演员要能脱衣服演戏,才是优秀的是演员。”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但不幸的是。

水原希子勇敢站出来发声,不仅没有如我们预料那般一边倒的都是支持。

反而有人质疑她借机蹭热度,甚至指责她,“拿着高片酬却不想付出相应的劳动/代价”。

以至于,她在个人直播中,情绪失控痛哭。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看到这样的言论,她姐心下一沉。

这已经不仅仅是某些人对个体的遭遇失去共情这么简单。

而是,当这般明晃晃的「潜规则」和「恶」,也被视为「理所当然」时。

当一句「从来如此」就能模糊掉受害者的痛时,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对恶的感知度,已经在无形中了钝化?

或者,更严重点讲。

是不是意味着很多人已经在无形中沦为了「潜规则」的拥护者?

这是很可怕的。

因为当从来如此的「潜规则」,变成就当如此的「准则」,没有人能从中全身而退。

或许是时候问上一句——

从来如此,便对吗?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敢脱,就是「敬业」?

演艺圈,是心知肚明的弥漫着太多「从来如此」的地方。

有些甚至是摆在明面上,大行其道。

最屡试不爽的话术——

“为艺术献身,才是敬业的好演员”。

这种「肯定」,也成为一种变相的要求。

如果你做不到,就是工作上的“不敬业”、艺术上的“不够格”。

在这样的准则下,一些“离大谱”的戏份,也被冠上了艺术之名,搬到了台前。

此前综艺节目《我是女演员》便是如此。

经典的影视片段那么多,节目组偏偏就选择了让演员还原《还珠格格》里“皇上侵犯香妃”的场景。

在简单粗暴且毫无必要的表演过程中,女学员的抵触和围观学员的不适,肉眼可见。

但演员演得投入,节目组也配合得默契,赫然打上了“为艺术弯了腰”的字幕。

等于盖戳认证,将这场表演定性为「艺术」。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似乎任何行为只要安上「为艺术献身」的价值高帽,都能理所当然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宽容。

这些打着“为艺术献身”的幌子的情形,在台面上尚且难以拒绝。

在暗处肆意滋生的“潜规则”,更是无力抵抗。

前阵子因为性侵案被判入狱4年的钮承泽,就深谙此道。

在拍《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时,钮承泽以“为艺术牺牲”为由,强迫女演员柯奂如拍了一场近乎全裸的戏。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以至于在那件事之后,柯奂如一度觉得自己好“脏”。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日本连环性丑闻中,导演园子温以职权之名,侵犯女演员。

甚至放言:

“女人想要工作,就会接近我,我对担任主演的女演员,基本都得过手”。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还有好莱坞大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在过去30年间,利用职权侵犯了近百名女性。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一旦被拒绝,他便会利用在好莱坞的资源、威望、地位,毁掉对方。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被北京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的吴亦凡,也多年间无数次以“MV选角”“工作室签新人”之名,把女性邀去夜店,玩酒桌游戏、灌酒、诱奸。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没有人意识到不妥、反抗吗?

不是。

韩国女星张紫妍自杀事件,就是「潜规则之殇」。

她出道后曾被演艺公司强迫向31人提供上百次性服务。

最多的时候,她要同时陪睡四人。

如果不服从,就会被老板暴打。

最终,张紫妍留下了二百多页的遗书后,自杀离世。

她以生命为代价,揭露了娱乐圈不为人知的黑暗。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身在其中的受害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其中的不妥。

但她们不敢怒,更不敢言。

原因无他。

那个在其中为所欲为的人,身处权力的中心。

他可以制定且主导“交易规则”,去利用、剥削乃至欺骗、胁迫有求于他们的人。

而想在这套「规则」中活下来,最好的选择就是服从于这套「规则」。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但一味服从,就能万事大吉吗?

显然不是的。

“一味服从”一切恶性循环的开端。

结果只会越来越坏——

手握权力的上位者,愈发肆无忌惮。

无还手之力的下位者,愈发噤若寒蝉。

无一例外。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权力,孕育「恶之花」的温床

当然,这不是娱乐圈特有的困境。

现实生活中,本不该如此的「规则」大行其道,并逐渐成为“共识”的例子,无处不在。

尤其容易发生在权力不对等的职场。

《奇葩说》曾讨论过一个话题——

下班后的工作消息要不要回?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表面上是在讨论回不回工作消息,实则是在讨论你愿不愿意996/007。

你愿意,就是“敬业”“有前途”;

你不愿意,就是“偷懒”“不求上进”;

还是熟悉的套路,先安上“敬业”的价值高帽,然后变相强迫下属认同——

“下班必须回消息”

“周末必须加班”

“996是福报”

......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可,真的是「福报」吗?

一件件加班猝死的新闻,无疑撕下了「996福报」的遮羞布。

发现了吗?

当一个本不该被纳入讨论范围内的问题被摆上台面,规则和标准已经在被逐渐改写。

而这种规则改写的后果,将由每个身在其中的你我共同承担。

饱受诟病的职场“酒桌文化”也是如此。

酒桌上,权力高位者,经常利用自己的地位不停地劝酒、灌酒。

而位于权力下位的职场新人,大多时候别无选择。

男性会被要求喝酒表忠心。

不喝,就会被扣上“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的帽子。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女性则被要求喝酒活跃气氛。

女孩说不太会那就是能喝

女同志不喝没气氛

喝了酒就什么都好办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发现了吗?

喝的不是酒,是资源,是比拼谁拥有更大权力的舞台。

酒桌文化也不是文化,是掌权者用“劝酒”来检验人的顺从性。

除了酒桌文化,还有臭名昭著的「破冰文化」。

就拿她姐身边的一个真实案例来说。

入职第一天老板抛来的“破冰”问题就很露骨:

“你第一次XXOO是什么时候?跟谁?什么姿势?”

而长时间浸淫在这种环境下的老员工,不仅不会觉得不妥,还以此为标准,衡量新员工是否“玩得起”。

一旦拒绝回答问题,就被会被扣上“扫兴”的帽子。

总之,破冰是表,低俗为实

更赤裸而大胆的职场性骚扰,更是不计其数。

甚至,我们本以为是一方净土的象牙塔,也在暗里滋生出各种「潜规则」。

近年来,研究生、博士生由于和导师权利不对等,不得不沦为导师的“高质量免费劳动力”

承担包括导师生活在内的,大量与毕业无关的工作,似乎早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

更有甚者,以学术之名,行猥亵之事,令人发指。

996福报、酒桌文化、破冰文化......

无一例外,本质上都是权力霸凌。

它们依傍权力和资源生长,将权力下位者变成肆意玩弄的棋子。

而这一切,在逐渐演变之下,似乎大有蔚然成风之势。

以至于它们套上了“福报”的皮,“文化”的壳,模糊了重点,转移了矛盾。

然后,逐渐成了渗透进你我工作、生活和日常中的「理所应当」。

但每个深陷其中、苦不堪言的你我分明知道——

始终伴随着妥协和让渡的生活,不该理所应当,更不该成为日常。

伴随着权力关系产生的妥协和让渡,是没有尽头的。

一步退,便会步步退。

最终退无可退。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从一个人拒绝,到所有人拒绝

刘擎教授在给“下班后工作消息要不要回”这个辩题结辩时,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果我们一直接受实然,那么世界就永远不会改变了。

世界之所以会变得更美好,恰恰是因为我们知道应然的样子。”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是的,我们分明知道这个世界应该成为的样子。

我们要做的,不是适应“实然”,而是努力把世界变成“应然”。

那第一步,或许是对“实然”说不。

对习以为常的“不合理”,说“不”。

从近两年的舆论环境看,似乎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我们痛批“酒桌文化”。

《北辙南辕》里,敬酒、一口闷、自罚三杯的江湖女老板,拎壶冲(直接喝一壶)的年轻美女……被网友大骂文化糟粕和爹味。

可想而知,再有导演拍此类情节,也会加以斟酌。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我们反对职场性骚扰。

《盛装》里,袁咏仪饰演的主编肖红雪,遇到助理在酒局上被喝醉的老板性骚扰,拿起酒瓶就砸了他一个大开瓢,又立马让服务员报了警。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杂志社更是拿出全部资源,坚定地支持她们维权。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一顿操作下来,让人看得直呼过瘾。

但,现实不是电视剧,生活也不是爽文。

现实是,仅仅是一个个体决定站出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

钮承泽早在多年前上《康熙》就自己吐露过他和“兄弟”在学校玩接吻比赛、把女生带进男厕所强吻的日常,并在节目上用小S做示范。

小S听后大呼:你们根本就是强暴犯。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如此横行霸道的钮承泽,这一套几乎百试百灵。

小S问:如果“如果学妹一直呼你巴掌呢?”钮承泽答:怎么可能,她不敢。

因为那时,钮承泽已经是中国台湾地区备受瞩目的新人王。

反抗,意味着要和已经太多东西对抗,权力、规则……

而稍有不慎,就要背负沦为“权力游戏”的炮灰的风险。

这是他们一直以来要面临的第一重风险。

而这个风险,在如今的语境下似乎进一步加码。

一切一如她姐开头所说——

即便如水原希子这般,明确地遭遇了不公正的对待和伤害,且鼓起勇气袒露出心境,得到的也并不全是声援。

其中还夹杂着太多攻击、质疑。

浸淫在这种「从来如此」的环境中太久,已经在逐渐模糊我们对「恶」的感知度。

而这无疑,又在进一步提高遭遇不公正对待的受害者发声的门槛和成本。

这是,当下的语境下,发声者要面临的第二重风险。

当门槛一点点抬高,风险层层加码,受害者无疑会被困在一个需要一轮轮自证清白的死循环里。

而发声的成本愈来愈高,显然不会是某一个受害者的困境。

不夸张地讲。

这样的代价,将来会平摊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要打破这个局面,我们需要全新的解题思路。

不是一步步提高发声的门槛。

而是要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不必顾及地说出自己遭遇的环境。

发声才能形成声浪。

浪潮奔涌,才有改变的可能。

这两年的一些事情的进展,则进一步验证了这点。

有人对「996制度」说「不」后——

迫于舆论压力,越来越多大厂取消996、大小周,甚至主动建议“依法限制加班时间”。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有人对“性骚扰”说「不」后——

看似牢不可破的权力层级,也有被撬动的可能性。

比如,针对高校圈最关心的性侵害问题。

许多学校对于性侵丑闻的迅速反应和强硬处理,无疑开了个好头。

也有人提出针对职场“性骚扰”的解决方案。

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李亚兰首次提出:建议对性骚扰立法。

再比如,娱乐圈里性骚扰、猥亵、权色交易等问题。

前有被钮承泽侵犯的女员工,在大家的支持中勇敢站出来举报。

后有都美竹勇敢站出来揭发吴亦凡“选妃”,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的支持。(别急,吴亦凡的宣判正在路上)

当然,提出的问题、被解决的问题,可能不及真实发生问题的“万一”。

但从她们身上,她姐看到了希望。

发声的希望,解决问题的希望,保护自己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

在这些事件中,不只是受害者在作斗争。

每一次勇敢站出来的人,身前身后都站着很多支持者。

这些支持者,形成了浪潮,也改变了浪潮。

这正是水原希子在此次发声过程中缺少的,也是她选择站出来的原因。

她就是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就算被觉得嚣张也没有关系,遇到不合理的要求但也要坚守自己的底线。

我相信这样才能打造出不必顾及、能说出心声的环境。”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改变需要更多的个体加入。

无数个人的力量叠加起来,才能形成海啸,排山倒海。

点个「在看」,既然时代的巨浪奔涌,没有人能置身事外,那不妨站出来成为浪潮本身。

或者退一步。

最起码,我们不要做那个沉默的帮凶。

她刊

请这个“强暴犯”,滚出娱乐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