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53篇:读书有悟∣深度学习与学科大概念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5-07 发布于广东省

深度学习与学科大概念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作者之一麦克泰格和哈维·F.西尔维又出版了一部著作《为深度学习而教》。麦克泰格是大概念的研究者,在本书中他将大概念和深度学习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很有启发性的观点。本书的引标题是“促进学生参与意义建构的思维工具”,暗示出本书并不是高深的理论著作,而是提供了大量的可以直接应用的教学策略和思维工具。这也使得本书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具备了实践性的维度。

首先,作者阐述了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的原因。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不可能全都纳入到学校教育的体系中来。而且,从学习的规律上看,涵盖太多内容的学习必然是粗浅低效的学习,当学习能够聚焦更少量的学科大概念和可迁移的技能时,效果会更好。从知识的角度看,专家知识并不是相关领域的一连串的事实和图表,而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概念组织建构的,那么围绕大概念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知晓知识的有效组织方式。还有就是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知识的迁移。那些死记硬背的额知识不能使学习者应用于新的情境中,只有实现了归纳和整合的大概念,才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作者还特意指出,强调大概念的教学,并不是要摈弃或贬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双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针对这些状况,作者提出的观点,正是本书想要强调的目标:促进学生深度和持久地学习,增强其对信息的记忆,引导概念上的理解,并使学生的学习产生新的变化。

其次,大概念和基本问题的关系是什么?我在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就不太清楚。这本书说,最好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对某一特定主题单元的内容理解,也能激发知识间的联系和迁移,这样的问题就是“基本问题”。其中“基本”一词有四个内涵:一是指我们一生中会重复出现的重要问题,二是某一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探究,三是学习核心内容所需的东西,四是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特定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者。不过我对此理解得还不是很到位。在《为深度学习而教》一书中,作者认为,基本问题是开放式问题,能够反映教师希望学生理解的关于大概念的问题。基本问题的设计应该能够引发思考、激发讨论和辩论,以及为更深层次的探究提出其他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得到单一或最终“正确”的答案。这样阐释的话,我对基本问题的理解更为全面了。基本问题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中浅层次的、封闭式的问题,而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开放式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指向大概念的,是为了理解大概念的。例如“文学”中“小说能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事实”就是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的答案,而是指向探究小说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作者还认为,提出基本问题的最常见的策略就是“确认一个希望学生去理解的大概念并提出一个或多个相关的基本问题”,目前我们的课题研究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再次,本书中提到的思维工具很有实用性。“做笔记”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学习或教学中的行为,究竟该如何做笔记呢?作者提供了六种思维工具:一是窗口式笔记,鼓励学生在收集事实的同时提出问题、及时反应、产出关联,帮助教师引导学生真正地制作笔记,而不是单纯地记录。二是数学笔记,即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计划和解决复杂的应用题。三是交互式笔记,即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过程,帮助学生从阅读和学习内容中提取最重要的信息。四是思维网图,能够让学生用一种非线性、可视化的方法来表达意义,帮助学生了解大概念与内容细节之间的关系。五是4-2-1总结模式,即采用协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识别重要信息、建构主要思想,并写出简要的总结。六是AWESOME总结模式,为学生提供基于缩略词的清单。这六种工具中,我觉得“数学笔记”有点意思,它指导学生用四个窗格来解决应用问题:1.明确问题考查的事实内容,包括明确需要计算出的缺失信息。2.明确应用题要解决的问题,找出题目的“隐藏问题”。3.想清楚解决问题所需的步骤。4.创建问题的可视化图标。我想,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此外,在写总结时,AWESOME总结模式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AWESOME是一些词的缩写,分别代表着如下问题:我的总结中相关信息准确吗?原始材料的内容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吗?我的总结是否包含了足够的信息,并抓住了原材料的精华?我的总结涉及的信息是否有逻辑地进行组织和排序?我对原材料的总结是否客观?我是不是用自己的话总结原材料?我的总结只包含基本观点吗?我是否删除了不必要的细节?

这其实也说明,深度学习并不是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要借助一些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或者说,思维工具的使用就是深度学习与教学的有效策略。

本书的第4章谈到了比较,这也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内容。作者说,比较是一种能够建构意义的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和思考者。目前初中语文很多试题都涉及到了“比较”,例如文言文、实用文、文学类文本以及名著阅读。学生也能进行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式的比较与概括,但没有建立起关于比较的思维框架,也就不能很有把握地得到满分。作者提出了“先描述,再比较”的思路,我结合语文的实际情况加了一点,形成了一个“先描述,后选点,再比较”的思路。“描述”就是要明确比较的对象、目标与意图,即谁和谁在哪些方面比较,最终实现的目的是什么;“选点”就是要明确比较的角度,同一道试题中,比较的角度应该是多样化的,应该在“多点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关联结构”。为了更好地实现比较,作者提供了高帽组织图、比较矩阵图、社交圈等多个思维工具,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可以使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