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泪目!二年内超过20位优秀青年科学家英年早逝,最年轻的才38岁

 昵称28795736 2022-05-07 发布于山东省

近日,科学家饶毅发文称,年仅38岁的科学家周传不幸离世,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让无数人唏嘘不已。

天妒英才,无比痛心!

从2020年到现在,已超过20位优秀青年学者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他们是时代的精英,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和领头人,他们英年早逝不但是科研学术界的巨大损失,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

年仅38岁的周传最令人痛惜

文章图片1

2022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基金资助的科学家周传教授因病逝世,年仅38岁

2005清华大学本科毕业获生物学学士学位,2010获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10年开始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詹宁斯研究校园进行博士后研究。2015年被中国科学院作为高级人才专门引进回国,从事动物行为与神经机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2017年被检查出不幸罹患脑瘤,后来因病情恶化导致双目全部失明,仍坚持科研、指导学生,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50岁以下的科研骨干是重灾区

2020年6月4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谢铮去世,终年41岁

2021年12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教师、综合素质教育学院的李娜教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41岁

李娜教授是陕西省高校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图片2

2020年10月11日16时46分,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司佳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年仅42岁

2001年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留学,2006年8月获博士学位。2006-2007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系讲师,兼任圣约瑟夫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2007年8月起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2016年11月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图片3

司佳

2020年10月23日,安徽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目强副教授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年仅44岁

文章图片4

张目强

2020年12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青年学者黄英伟研究员逝世,享年42岁

2021年3月12日,全球知名材料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光电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周军教授病逝,享年42岁

2021年7月9日,知名考古学者、中山大学教授朱铁权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终年42岁

2021年3月19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白玉双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45岁

蒙古族,1975年11月生,曾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通史》(完成两个专题,共9万余字);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近现代史卷》编写工作;参加完成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阿拉善左旗蒙古文档案翻译工作。

文章图片5

白玉双

2021年4月8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授赵勇因病逝世,享年45岁

2021年12月11日,西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付飞亮因病逝世,享年45岁

1977年出生,江西临川人。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文化传媒博士后,从事比较诗学、英美新批评及文化研究。

文章图片6

付飞亮

2020年5月2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邵强进因病去世,终年48岁

2020年5月28日,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教授、医学博士阮建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终年48岁

50多岁正是科研的黄金年龄,但积劳成疾

2021年12月8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常务副院长、医院党总支书记赵立强教授/主任医师,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50岁

四川省临床技能名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他生前担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四川省职业医学质控中心业务主任,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

文章图片7

赵立强

2021年3月16日,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郝玉金教授不幸逝世,享年51岁

2020年10月5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同济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委员李斌不幸离世,终年53岁

文章图片8

李斌

2020年6月3日,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刘伟庆教授去世,终年56岁

为什么这么多科技精英英年早逝?真的是天妒英才吗?

其实,他们也是凡身肉体,长期劳累,造成疾病。

工作压力大。年轻知识分子严格的“非升即走”科研任务绩效考核下,压力山大,考核结果往往与职称评聘、工资待遇、招生指标、实验室配备等直接挂钩,而这些关乎生存,完成不了科研任务,不但自己过不去,而且家人的幸福生活也受影响。

透支身体,健康堪忧。为了基金、项目、SCI论文、人才称号、教师分等、教授分级,“青椒”们只好“5+2”、“白+黑”,把科研当主业,把上课当休息,以实验室为家,没有节假日,全年无休,无暇顾及身体,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最后成果有了,论文发了,人没了。

创新应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经意的产生,现在这种不讲人性的科研环境,正好与原始创新的初衷背道而驰。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科学家的政治、经济地位和待遇,加强和保护科研人才,尤其是高端、优秀科研人才的身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

社会要有宽松气氛,让科研人才有尊严、受尊重。不能要求科学研究一定都要成功,允许失败,有包容,在失败的基础上再创新。

单位要全方位关心、多角度爱护科技人才。各个单位和各级领导应做到既有硬度,又有温度。绩效目标制定要合理,对他们的家庭、生活要人性化关怀、关爱,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