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良医

 LANJIAN980 2022-05-08 发布于浙江省

概述

  • 典型症状为心悸、心脏有力或停顿感。
  • 可能与药物、心血管疾病有关。
  • 主要进行药物以及手术治疗。

简介

早搏是心脏过早搏动的简称,心脏异位起搏点在正常窦房结以外的心房、交界和心室等部位的异位起搏点发出激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是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也称为期前收缩、期外收缩,可表现为心悸、心跳间歇感、头晕、胸闷等症状。对于早搏患者主要进行药物以及手术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患者预后与自身心脏有关,发现早搏问题应积极尽早治疗。预后良好。

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为心悸、心跳有力、心跳停顿感。

诊断依据:

依据典型症状,结合心电图检查即可确诊。

早搏有哪些类型?

  • 室性早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过早搏动,起搏点来自于心室。
  • 房性早搏: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心房或心房毗邻结构,如肺静脉、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等提前出现的心房激动。
  • 交界性早搏:指在规则的心脏搏动中,房室交界处提前出现的异位心搏。

是否具有传染性?

否。

是否常见?

常见,暂无明确文献说明该病患病率[1]。

是否可以治愈?

可以治愈,药物等因素导致的心脏早搏只要去除诱因和不良因素是能够治愈的。

是否遗传?

否。

是否医保范围?

是。

病因

为什么会得早搏?

早搏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病因包括药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因素。各类型病因一致:

哪些因素可能会诱发早搏?

  • 情绪激动:紧张、焦虑、过度疲劳容易诱发早搏。
  • 不良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过量喝咖啡等容易诱发早搏。

哪些人容易早搏?

  • 高龄患者:高龄患者随着身体机能减退,心脏供血不足,容易引起早搏,是该病好发人群。
  • 嗜烟酗酒的人群:吸烟喝酒更容易引发早搏,是该病好发人群。
  • 用药不当者:长期口服对心脏有刺激药物的人群,是该病好发人群。

症状

哪些感觉可提示早期早搏?

出现心悸、心痛,可提示早期早搏。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早搏?

典型症状为心悸、心跳有力、心跳停顿感、供血不足,部分患者会出现出现晕厥、意识丧失、乏力等症状。各类型症状一致:

  • 心悸、心跳有力: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感,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
  • 心跳停顿感:突然感到心脏停顿,触摸脉搏会感觉到脉搏不齐或脉搏减弱。
  • 供血不足:会出现虚弱、疲乏、焦虑的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冠心病,有可能会出现胸痛、心肌缺血(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胸闷、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的表现。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 心力衰竭:长期期前收缩可以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导致患者出现心功能下降,发生心力衰竭。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咯血等急性肺水肿等表现。
  • 室性心动过速:指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心肌传导纤维、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有心悸、胸闷、胸痛、晕厥等表现。

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出现心悸、心跳有力或停顿感,至心血管内科就诊。

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出现胸部不适情况,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 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 出现心脏有漏跳感、心悸等情况,频繁发生影响生活情况,需立即就医。

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

心电图: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早搏的首选检查,对于早搏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电图发现早搏时就可以明确诊断疾病。可见早搏的心电表现异常,即可确诊。

治疗

早博一般是从两方面进行治疗的,一方面是去除诱因,另一方面是治疗原发疾病。药物治疗包括针对原发基础心脏疾病的治疗。

治疗目标

部分早搏通过去除诱因和不良因素是能够治愈的,部分通过药物治疗,可控制心悸等症状,心脏结构和功能可恢复正常。

一般治疗

  • 消除情绪不良等诱因,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必要时服用适量镇静剂,早搏即可明显减少或消失。
  • 若发作不频繁,无明显症状,可暂不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禁烟酒茶等。

药物治疗

  • 普罗帕酮:为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膜稳定作用及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适用于早搏的治疗,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明显心力衰竭患者、对普罗帕酮过敏的患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且未植入起博器的患者、明显电解质紊乱、明显低血压的患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头晕、晕厥、胸痛、恶心呕吐等。
  • 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治疗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水平过高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适用于早搏患者的治疗。低血压、严重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患者、传导阻滞患者、支气管痉挛哮喘患者、对美托洛尔过敏的患者、非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心率减慢、传导阻滞、血压降低、心衰加重等。
  • 普萘洛尔:为非心脏选择性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药,主要用于治疗交感神经兴奋或儿茶酚胺水平过高引起的各种心律失常。适用于早搏患者的治疗,对普萘洛尔过敏的患者、非代偿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心动过缓患者、传导阻滞患者、支气管痉挛或哮喘患者禁用。常见不良反应有疲劳、四肢发凉、心动过缓、低血压等。

治疗周期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器质性病变的需要治疗2~3疗程。

治疗后效果如何?

  • 及时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痊愈。
  • 若不及时规范治疗,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多长时间复诊?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

日常

平时应如何监测病情?

注意监测患者日常状况,胸痛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或改善,如未缓解甚至加重则需尽早就医。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 适当增加活血化淤的食物,如黑木耳等。
  • 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胡萝卜等。
  • 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等。
  • 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应低盐饮食,限制盐的摄入。
  •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1]。

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 生活:病情重者需严格制动卧床,保证充足休息。
  • 运动:病情不重者可适当进行活动,病情缓解后可正常活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 心理疏导:要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压力管理和自我调解,避免情绪高度紧张。
  • 用药:遵照医嘱用药,不可滥用药物。

预防

普通人怎么预防早搏

1.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注意劳逸结合,睡眠充足。

2.放松情绪,规律的作息,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3.低油盐饮食,减少油脂和盐的摄入,饮食以清淡为主。减少肉食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的食物比例。

4.高危人群早干预

(1)高龄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饮食清淡。

(2)嗜烟酗酒的人群:戒烟戒酒,少喝浓茶,咖啡等。

(3)用药不当者:禁止滥用药物,应在医生建议下使用。

 

参考文献: [1]段志军主编.内科学-高级医师进阶[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1:222-22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