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和交通性鞘膜积液是婴儿最常见的鞘膜积液,对其正确诊断可以指导临床进行合理治疗。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当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精索部未闭合,并与睾丸鞘膜囊相通,但与腹腔不相通则形成了睾丸精索鞘膜积液,也称婴儿型鞘膜积液,多见于婴儿期; 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未闭合,鞘膜囊的积液可经一小管与腹腔相通,又称先天性鞘膜积液,如果通道宽大,肠管或/和网膜均可进入鞘膜腔,即合并先天性腹股沟疝。多发生在新生儿期,成人少见。 超声表现: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阴囊内无回声区从三面包绕睾丸,纵切面呈梨形,并向上延伸至精索,其上端较窄。 交通性鞘膜积液:无回声区与腹腔相通,阴囊内部无回声区大小随体位而改变。 从定义和示意图来看两者似乎很好鉴别。但是现实中,由于很多交通性鞘膜积液交通的管道腔隙比较小,超声很难发现,且婴儿一般不配合检查,此时与婴儿型鞘膜积液鉴别并不容易,需询问病史(但是很多家长可能并不知道或并不能提供可靠信息),在与家长沟通情况下,可以让婴儿哭闹来增加腹压,此时也让超声检查难度增加。 用探头适当挤压积液可能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探头适当用力(不能用力过大过猛,压力可以轻轻逐渐向上加压,与腹腔相通的一端出现形态变化即停止),如果加压过程中积液逐渐变少甚至消失,此时可以诊断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如果积液与腹腔相同一端呈现尖端,加压后通道打开或者本来弧形的加压后变为尖端,此时都需要怀疑交通性鞘膜积液。如果加压后弧度变得更圆滑,需要考虑睾丸精索鞘膜积液。 我们把一只气球装水,左侧是扎紧的,右侧是未扎紧的,从形态上看两者很相似。 可以看到左侧扎紧的那个加压后弧度变得更圆滑,右侧未扎紧的那个加压后水流出,呈现尖端。 交通性鞘膜积液,下图加压后可见通道显示呈尖端,积液进入腹腔。 交通性鞘膜积液,下图加压后可见通道显示呈尖端,积液进入腹腔。 睾丸精索鞘膜积液:下图加压后弧度变得更圆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