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鞘膜积液超声诊断

 小波H 2023-05-17 发布于云南

01

定 义

鞘膜囊内积聚液体增多,形成囊肿。

图片

图片

02

病 因

附着于睾丸的腹膜随睾丸下移而形成鞘状突,在出生前后大部分闭合,仅睾丸部分形成鞘膜囊。正常时鞘膜囊仅有少量浆液;当其分泌与吸收功能失衡,形成鞘膜积液。

图片

图片

03

分 型

(1)睾丸鞘膜积液:鞘状突闭合正常,睾丸鞘膜囊内有较多积液。
(2)精索鞘膜积液:也称精索囊肿,鞘状突两端闭合,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与腹腔、睾丸鞘膜囊不相通。
(3)婴儿型鞘膜积液:即睾丸精索鞘膜积液,鞘状突在内环处闭合,
在精索处未闭合,与睾丸鞘膜连通,与腹腔不相通。
(4)交通性鞘膜积液:鞘状突完全未闭合,与腹腔想通。

图片

超源网络

04

超声诊断要点

精索鞘膜积液:

腹股沟区梭形或圆柱形无回声肿物。

睾丸鞘膜积液:

阴囊增大,睾丸周围包绕无回声带。

睾丸、附睾贴附于阴囊壁上(后外侧壁)。

婴儿型鞘膜积液:

液暗区呈“梨形”, 睾丸鞘膜腔内液体向上延伸至精索,上端狭窄。

交通性鞘膜积液:

新生儿多见,液性暗区随体位而变化,仰卧较小,立位增大。

图片

05

临床链接

鞘膜积液是阴囊增大最常见的原因。

先天性鞘膜积液多在18个月内消失,不需手术。

精索囊肿需将鞘膜囊全部切除。

交通性鞘膜积液应切断通道,在内环处高位结扎鞘状突。

阴囊珠:超声偶见鞘膜积液中有直径3~6mm圆球形或欠规则强回声伴声影,此为鞘膜腔内有形成分钙化,不引起症状,无临床病理意义。

文字来源

杜起军,崔立刚,《超声诊断临床备忘录》(第2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