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则关于京杭大运河的新闻,“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启动,向黄河北707公里进行补水,实现运河全线通水”。荒废百年的千年水路实现全线通水后,是否能全线通航呢?通航后将对全国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常言道:一个城市有水就有灵气,此言一点不假,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滔滔奔流千年,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元代,直到明朝和清朝时,又被当地人民加以疏浚使之畅通无阻。全长1794千米,贯穿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相当于10个苏伊士运河。是当今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同长城并称为我国两项伟大的工程。 我们所熟悉的康熙、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就是乘船通过京杭大运河,前往南方的。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京杭运河,在历史上起着巨大作用,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近代开始,历史更迭、战乱不断、黄河改道、海路兴起、铁路公路修建以及气候等因素影响,导致20世纪上半叶大运河出现断流,多处随之干涸,逐渐被荒废。而长久地弃用,则严重加重了河道淤堵的程度,即使后期进行过多次整修,但也难以再恢复往昔繁荣。 这条承载着我们祖先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国文化地位的人工河流,如今在我们当代人手中再次通水,让大运河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据报道,今年4月至5月实施京杭大运河补水行动,统筹多处水源,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进行补水。这说明“京杭大运河全线通水”不是一条线全线通水,而是顶多能实现黄河分割的两段各自通水,即便按照这两个线段各自通水来看,是全年通水还是季节性停水,还有待进一步消息。 况且,通水并不意味着通航,可能两者过渡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主要有3点原因,1是河道太窄、太浅,导致行船困难;2是由于铁路桥和公路桥以及电闸的中断,船同样无法通过;3是其他河流中断,尤其是黄河,难度系数太大,所以通航任重道远啊。不过,相信在新的水利工程建设下,千年大运河彻底恢复生机只是时间问题,给流域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文/师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