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闻生:毛主席身边气质极佳的女翻译,最终却一生未婚

 lixj1028 2022-05-08 发布于新疆

前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毛泽东和周恩来身后,常常有一位美女翻译如影相随,这位翻译官不仅形象出众,而且能力过硬,她就是被誉为“外交部五朵金花”之一的唐闻生

唐闻生在外交部工作长达十数年,亲历多次重大外交事件,甚至被基辛格赞为“完全可以竞选美国总统”的女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女翻译官,为何一生不婚呢?

文章图片2

唐闻生

一、生来优秀的天之骄女

1943年3月,某个风和日丽的下午,纽约一家犹太人开办的医院中,骤然传来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在同一时间,婴儿的父亲拎着公文包,不顾刚刚返美的疲劳,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医院。

在得知自己的妻子平安诞下了一个女婴之后,这位父亲流下感动的泪水,喃喃自语:

“这个孩子是听闻爸爸归来的消息才得以降生的,那便叫闻生吧。”

唐闻生就这样降临到了这个华侨世家。

文章图片3

唐闻生家人

唐闻生的父亲是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而她的母亲张希先容貌姣好,也是当年燕京大学中的风云人物

这对恩爱眷侣于1938年在美国纽约结婚,而后又在1952年回国。

在抗日战争期间,纵使唐闻生的父母身处异国他乡,还不忘向中国运送物资,并且积极参加爱国活动

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即便是在美国度过童年生活的唐闻生,也始终深爱和牵挂着母国。

那时的唐闻生虽然还是个站起来,只能达到父母腰那里的小女孩,但却早早立志要为祖国做出一番贡献。

文章图片4

唐明照、张希先支援抗日

更令所有人都感到惊喜的是,小小年纪的唐闻生不仅善良懂事,而且聪慧好学。

回国之前,唐闻生所居住的纽约曼哈顿格林威治村小楼看似是个平平无奇的旧房子,但这里图书资源丰富,而且在这里居住的人大多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人物

少时的唐闻生不仅接受到了较为先进的教育资源,而且一有空就钻进阁楼里看书,并且喜欢和楼内的各类精英待在一起,听他们谈笑风生,畅聊文史。

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还不满十岁的唐闻生已然满腹书香气,看起来温和大方,谦和有礼。

文章图片5

纽约曼哈顿格林威治村

回国后的唐闻生,在学校里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后在1962年就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在入学之后,同学们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个眉清目秀,同时说着一口流利英文的漂亮女孩。

试问,谁会不喜欢这样一个温文尔雅、长相出众同时成绩优异的女孩儿呢?

一时间,唐闻生便成了校园内的风云人物她的倾慕者也不在少数

文章图片6

北京外国语大学

然而此时的唐闻生根本就无心恋爱,而是一头扎在了学业上,她整日认真求学,硬是把五年的课程,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读完了

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孩子就这样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顺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属于她的绚烂人生其实不过才刚刚开始

那么唐闻生究竟是如何完成了从学霸到一名美女翻译官的转变呢?

文章图片7

二、周恩来总理的鼓励

1965年,唐闻生遇上了自己命中的伯乐,这个人就是她的师傅——冀朝铸。

当时的冀朝铸是跟随在周恩来总理身边的一名英语翻译员。

在当时新中国积极开展各项外交工作的时代背景之下,周恩来总理深感目前新中国翻译官稀缺的这一现状,便命冀朝铸前往北京外国语学院寻找高级翻译人才

冀朝铸明白,现在自己所要找的翻译人才不仅需要翻译能力过硬,而且在某些场合,翻译官代表着新中国的面貌和形象,所以这项任务非同小可,马虎不得。

在北京外国语学校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冀朝铸也对唐闻生,这个成绩优秀女学霸的事迹有所耳闻。

文章图片8

冀朝铸

而在见到年轻貌美、气质端庄的唐闻生后,冀朝铸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唐闻生就是他要找的人!

接下来的事情简直是出人意料般地顺利,唐闻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冀朝铸的徒弟,而她也在1965年成为了教育司翻译处英文组的一员,此时的唐闻生不过22岁

冀朝铸对于唐闻生这个徒弟可谓是非常器重,只要有机会让唐闻生崭露头角,冀朝铸都会将唐闻生推在前头。

也正是因为冀朝铸的引荐,唐闻生在进入教育司不久后,就见到了周总理。

文章图片9

周恩来

那是在芬兰大使举办的一场宴会上,周恩来一下子就注意到,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甘野陶身后跟着的女翻译,是个陌生的面孔。

这个女翻译看起来年纪尚轻,又好像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外事场合,不免显得有些紧张。

此时的周恩来一方面对她有些好奇,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她的紧张,不由问她:

“你叫什么名字?看起来倒是面生。”

被问到的女翻译正是唐闻生,一时间被总理问话,显得更紧张了。

原本这种大型的外事场合,她是没有资格来的,但是阴差阳错地缺了一名翻译,冀朝铸才抓住这个机会,调了她过来参会。

在周恩来总理宽和的目光中,唐闻生很快恢复了平静,落落大方地向总理介绍了自己的名讳。

文章图片10

周恩来与唐闻生

这时的周恩来才惊觉,她就是冀朝铸之前在自己耳朵边儿反复提起的唐闻生。

现在见到真人一看,小姑娘虽然年轻,但是看起来气质非凡,想来以后必定是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

随即,周恩来爽朗地笑出声来,并且鼓励唐闻生说:

“好好干,用两年时间赶上你的师傅!”

这句话的语调听起来,就像是家中的长辈和自己话家常。

但是在那时,正是这句话给了唐闻生莫大的鼓励,更坚定了自己要当一个优秀的女翻译官的决心。

然而,纵使是能力过硬的唐闻生,在真正开始自己的外交翻译职业生涯时,也遭受了重重波折。

文章图片11

三、化茧为蝶之路的重重挑战

其实,在一开始进行教育司翻译所的工作时,唐闻生就遇到了困难。

在当时那个年代,电脑可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想要进行英文翻译的誊抄和保留工作,只能借助英文打字机来完成

这里可能会有人疑惑了,英文打字有什么难的,不就是26个英文字母打出来就可以了?

其实难的不是打字,而是英文打字机的修改。

当时的英文打字机每打错一个字母,就要手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重新开始打。

文章图片12

老打字机

这可是个磨练人心性的工作,但是唐闻生不怕吃苦,更不怕重头再来。

她坚信英文打字就是一项熟能生巧的工作,只要自己下苦功夫就肯定能练出来。

于是唐闻生就开始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打字速度,最终达到了10分钟打出一页纸,而且一张纸只能有一个橡皮印的要求。

随后,在出色地完成教育司的工作任务,并陪同不少重要人物出席国际会议,顺利完成随行翻译工作之后,唐闻生很快就得到了众人的赏识,自然而然地被调到了外交部工作。

可让唐闻生没想到的是,前面的技术难关还好过,但是接下来她要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克服心理压力。

文章图片13

唐闻生参加会议

要问当时翻译官的最高殊荣是什么?

那肯定是给毛泽东主席做随同翻译。

在外交部工作一年的唐闻生,每每见到给毛主席担任过翻译的翻译官时,总会羡慕不已。

但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这项工作竟落在了她的头上。

1966年的夏天,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北京落下帷幕,会后毛泽东主席想要和参会代表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便叫这些代表前往武汉见他,这时自然少不了翻译官要随行左右。

可偏巧此时毛主席常用的翻译官并不在身边,于是,当时会场上英文翻译的工作就落在了唐闻生这个外交部新人的头上。

在得知自己要给毛主席担任翻译官的消息时,唐闻生的反应并不是惊喜和愉悦,相反随之而来的是害怕和畏缩。

尽管在会前,齐宗华等人已经反复跟她说:“主席的湖南话听不懂?没关系,廖承志、刘宁一都在场,可以给你提词……”

但是唐闻生还是紧张,她从来都没有在这样大的场合接受过这样重大的任务,她生怕理解错主席的意思,没有翻译完整或者出现翻译错误,那可不是丢人这样的小事。

纵使有这么一群人陪在她身边,她依然惊惧不已,甚至在会议现场昏厥过去

昏迷之际,唐闻生一直听见有人喊她的名字,虽然当时她的神智已经不清明了。

但是心底的声音一直在告诉她,她是在场唯一的英文翻译官,她不能倒下。

最终,唐闻生凭借强大的心理暗示清醒过来,准备开始自己的翻译工作。

但是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此时有消息传来,说主席取消了在大会上的发言,翻译工作不用再继续准备下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唐闻生并没有感觉松了一口气,反而通过这件事情知道了自己的心智还不足以强大,她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国翻译官,她必须不断磨砺,才能做得更好

这让她在之后的中美破冰之路中,成为了关键的一员!

文章图片14

四、站在中美关系转变当口的美女翻译

1970年,美国人斯诺访华,而这次访华期间,唐闻生全程担任翻译工作。

此时的唐闻生在经过出席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参加多次重大外事的历练之后,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见到主席就晕倒的青涩小姑娘。

反而成为了毛主席以及周总理,身后一名干练貌美的出色翻译官

当毛主席于中南海的住所向斯诺说,自己这叫“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时。

一旁的唐闻生听后,不仅向面前的斯诺清楚地直译了主席借用的这句俗语,并且还向斯诺说明了,主席这里的“无法无天”是无所畏惧的意思。

可以说,这里唐闻生对于毛主席言语意思的领会,是非常清楚的。

文章图片15

而在宴会期间,毛主席也不忘照顾唐闻生,甚至拿她的处境跟斯诺开玩笑。

毛主席在席间指着唐闻生,对斯诺说道:“我看你说了半天woman解放的人,就是不尊重woman,你都不跟她们碰杯。”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放声大笑。

唐闻生静坐一旁,看着这位伟人在席间谈笑风生,幽默洒脱。

身处伟人身后接受熏陶,这对于唐闻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宝贵的学习?

时间来到1971年,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项简单的乒乓球运动,竟然推动了中美关系的破冰。

而作为翻译官的唐闻生,自然也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文章图片16

1971年4月10日,新中国迎来了建国之后的第一批美国客人——美国乒乓球代表队。

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向美国乒乓球队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而此时站在总理身后的唐闻生,也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地推进着自己的翻译重任,接连几天向美国乒乓球队运动员清晰准确地传递总理的热情话语

宴会上,唐闻生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向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说:

“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就是这次美国乒乓球代表队的来访,打破了长达几十年的中美僵局,是中美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时的唐闻生也是众人眼中的闪耀之星。

文章图片17

美国乒乓球代表队访华留影

甚至在之后的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形貌靓丽、口齿流利而又不失风趣幽默的唐闻生也给基辛格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短短一日的见面时间,基辛格已然能够和唐闻生在席间谈笑风生,还赞她“完全可以去竞选美国总统”,足以看出基辛格对于唐闻生的赏识。

文章图片18

在基辛格访华后的第二年,美国尼克松总统亲自访华。

周总理在机场等待着尼克松总统的到来,当二人在机场亲切握手之际,闪光灯频起,世界哗然。

而在镜头之外的不远处,唐闻生就身处翻译团之中,脸上仍然是春风拂面般的温暖笑容。

沧桑巨变,尽在一瞬之间,然而目睹过这一切的唐闻生此时不过才29岁。

文章图片19

尼克松总统访华

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此后的唐闻生在70年代后期就淡出了外交部

在此之后的唐闻生一直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各项工作之中,并且终身未嫁。

一个时时跟随在主席、总理身后的美女翻译,一个闪耀在各大国际会议的出色翻译官,怎么可能会没有人向其抛出充满爱意的橄榄枝?

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唐闻生终生未嫁呢?

文章图片20

尾声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书时的唐闻生,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历程会和数量如此之多的外交要事联系在一起。

然而,命运有时候就是一张已然编织好的大网,只等你自行坠入其中,而且不知为何。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然而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历练之下,唐闻生已然褪去了往日的局促与青涩。

并且在自身的努力之下,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位列外交部“五朵金花”之中。

唐闻生在其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遇到的都是最为璀璨的英才豪杰。

她随着这些人出席会议,奔赴宴席,看着他们谈笑风生,牵制势力,为新中国的平稳发展做出诸多贡献。

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唐闻生又怎能不生出敬佩之情。

文章图片21

唐闻生

轮到自己考虑姻缘大事的时候,唐闻生不过是想找一个真正懂她的心灵伴侣,在看过许多之后,依然碰不上那个合适的人

也许是看过诸多绚烂璀璨之后,什么都入不了眼;也或许是在历经世事之后,明白情爱不过是虚妄之物,反而在事业之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才是人生的真谛

总之,唐闻生一辈子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所有,但却终生未嫁,独身一人。

此时的唐闻生已然是一位即将80岁的老人。

昔日美女翻译的峥嵘岁月,已然随着历史滚滚车轮悄然离去。

但是纵使时光过去,我们也不会忘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翻译家,在外交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数年,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