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对身边的卫士多好?出钱办学,过问婚事,唯独不能容忍这个

 江山携手 2022-05-08 发布于江苏省

晚年毛泽东,曾动情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讲:“我和我的孩子,一年见不上几次面,只有和你们是朝夕相处,你们比我的孩子还要亲啊!”既然这么亲近,毛主席对卫士们有多好呢?

毛主席的卫士,住在中南海丰泽园颐年堂前的东西厢房,紧靠着主席住的菊香书屋。卫士们分内的事情不多也不少,毛主席居住地的安全、卫生、勤务等,由他们负责;毛主席举行会议时,他们是内部警卫。

毛主席去全国各地视察,他们也跟着一起。到了地方,他们身上还肩负着“巡视调查”的任务,作为毛主席的眼睛,去看看更细致、更真实的新中国。可以说,毛主席在的地方,卫士们一定也在,他们形影不离24小时,时刻保卫着主席的人身安全。

对待工作,卫士们称得上是兢兢业业,没有辜负毛主席的培养和厚待。

考虑到卫士们出身于旧社会的贫苦农家,没有上学的条件,打小就没摸过笔,最多写过几个轱辘字,文化水平低。于是在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亲自作出指示,要求他们工作之余学习文化知识。从小学学起,直到学完初中、高中的课程。

毛主席并不是简单地作完指示,便不管了的那种人。中南海干部文化学校顺势成立,卫士们可以系统地学习知识了。学校一经成立,卫士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十分珍惜,全都报名参加学习了。

见卫士们高兴地入学教育,毛主席也感到由衷地开心,便提了个建议:“以后啊,你们就不要叫什么队了,就叫文化学校吧,你们就叫学员。我呢,自任名誉校长,再请一位副校长来负责具体事务。你们在这里安心学上七八载,达到个高中毕业或大学毕业就行。我也不奢望你们能深造出什么个结果,就想你们有文化傍身,到哪里都不吃亏,做什么都事半功倍。”

毛主席还列举出从自己身边,学到文化出去工作的卫士,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学习好的到怎样的大学深造去了的例子,以此鼓励新入学的卫士,尽可能让他们对“学习大有可为”的理念有个更直观的认识。

文化学校开学后,毛主席自掏腰包,用自己多年攒下来的稿费,给每位卫士买好书包、课本、作业本、钢笔等学习上用的到东西。他经常过问卫士,功课情况,学习情况,有没有跟不上、听不懂的问题。有时候处理完国家大事,他也会亲自走上讲台讲课,毕竟主席他也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有层“教员”的身份。

文化学校名誉校长的职务,让毛主席有些乐此不疲,感到一种不一样的满足感,就像重回青春一样。为了让卫士的知识面拓展开,跟得上时代,他亲自看书目,安排阅读书籍。

1960年,毛主席给秘书林克去信一封:“冯契著《怎样认识世界》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印行,1957年出版,我想找四、五、六、七、八本,送给同我接近的青年同志阅读。请你找一找。如找到此书,则找找其他青年人能够阅读的哲学书,要薄本小册子,不要大部头。”可见毛主席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他是真的把对卫士的教育放在了心上、付出了行动。

毛主席经常与卫士们开“座谈会”,也是考察他们的知识,晚上散步时问:“你们知道天上有多少星座?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呢?”巡视广州又问:“广州天气这么热是为什么?你们说天气热有什么利?”在北戴河时又问:“水的成分是什么?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人在水中为什么会浮着?”

这些问题,毛主席时不时会提出,考考随行的卫士,帮助他们对科学产生兴趣,给他们补充一些生活上的知识。

1960年的时候,大部分卫士们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顺利通过解放军政治部安排的统一考试,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拿到高中毕业证。同年10月,应毛主席的指示,中央警卫团干部大队一中队,开办了业余文化大学。高中毕业的卫士,又选择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学习新的知识。

能够边工作边上大学,这是卫士们非常欢喜的一件大好事,大学生那可是个稀罕物啊。因此,全体学员都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述自己的激动心情,表示自己一定会刻苦努力,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更有用的革命军人。

卫士们的学习,毛主席关心;卫士们的婚姻大事,毛主席也有过问,还帮着他们解决情感问题呢。有一位卫士,在中南海的交际舞会上,认识了一位十分漂亮的文工团团员,两人相处了一段时间,最后姑娘死活不同意结婚。

那名卫士失恋,整天闷闷不乐,毛主席经过询问其他卫士知道后,主动找他谈话:“找老婆又不是找花瓶,不是摆出来好看就行。讨老婆怎么能光看长相呢?还是找温柔贤惠的好,能促进彼此双方进步,那该多好啊?家庭和睦,出去工作才有干劲嘛。”

毛主席没有许诺给他们相亲安排对象什么的,但遇到合适的,还是会帮忙提的。有一次,毛主席接见时任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爱人时,笑着说:“水静啊,你看看我身边的几个小伙子,怎么样。我看你那边老表挺多的嘛,帮忙找一个吧。”最后,在毛主席的关照下,那个失恋的卫士找到了一位合适的伴侣,还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那名卫士结婚的时候,还专程请毛主席赏脸做个证婚人。毛主席去了,吃了喜糖,祝福他们:“好啊,甜甜蜜蜜。”临走前,毛主席叮嘱两人:“你们结婚以后,要相互扶持,要互相关心,爱护彼此,家里要和和睦睦,两人一定要白头到老。”这对新婚夫妻听到这话很感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毛主席是真的将自己身边的卫士当亲人看待啊,对待亲人怎样,对待卫士大概也怎样。亲人家中有困难,毛主席从来都是慷慨解囊的,当得知卫士家中有困难了,也是如此。毛主席的工资开销表,专门有一项关于“资助金”的开支:谁家有难事,他就会安排身边的工作人员,从中取点钱,给他家里寄过去。

关于这一做法,毛主席多次解释过为什么:“他们帮过我的忙,我不能忘记他们。”会有不知毛主席的生平为人的阴谋者,言这是作秀,这是想让卫士归心好好保护自己。可下面的一个故事,给了那些内心阴暗的人狠狠一巴掌。

一名陕北籍的警卫员,退伍回乡后,生活上遇到了很多困难,自己解决不了,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给毛主席去信一封,述说自己的难处。若是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或是蒋介石之辈,恐怕根本不会看这种信,或者说不会有送信的渠道,可在新中国,这就是可以轻松办到的。毛主席看完信后,立即挥手招来卫士长,请他从自己的存款里,寄几百元去给这位有困难的老卫士。

吩咐完后,毛主席皱着眉头思索,这是不是普遍的情况,地方上的人民群众有这么困难吗?这位老卫士可以写信向自己求助,那其他人呢?这一夜,他失眠了,脑海里反复出现从心中幻想出的景象,思考着解决之道。

之后,又有一位卸甲归田的老卫士,得了高血压病,医药费高昂,承担不起,便写信说明情况,找一些昔日同胞借钱,多少都可以,表示一下心意。毛主席从其他卫士口中得知此事后,写信先是说他怎么不找自己帮忙,之后又安慰他:“高血压病得慢慢治,才能好,不要着急。治病的药,我已经托人帮忙找了,如果能找到,立即送到你处。如果没有这种药,你可以退而求其次,用别的药治治看。”

李银桥,担任毛主席卫士长多年,两人形影不离十余年,当离职中央警卫后,来到天津工作。天津离北京不远,因此李银桥常上北京探望毛主席,看看那些卫士有没有做好最后一道防线的警务工作。毛主席对李银桥的近况也是问询得多,两人交流就跟长辈与晚辈一样。

有一年,李银桥的老家遭了大水灾,毛主席亲自过问灾情如何,当得知情况有些严重后,他一边指示有关部门进行赈灾救济,一边安排秘书从自己的存款中拿出一部分,寄给李银桥,帮助李家度过困难。

毛主席与卫士是真情实感,这也符合主席重感情的为人,卫士的生活时刻关心,卫士的困难想办法解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毛主席是百依百顺,什么都允许,什么都纵容的。涉及到原则和纪律方面,没有半点折扣能打,因此他很注意对卫士们的思想教育。贪污腐败特殊化,坚决抵制,一经发现,直接踢出警卫队伍。

毛主席注意到有这方面的趋势后,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卫士们:“你们躲过敌人的炮弹,活了下来。可千万不要被糖衣炮弹击中,你们在我身边工作,更要注意这方面的事,要经得住考验,扛得住腐化。”为了尽可能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毛主席放出狠话:“我们的感情确实很深,可是若是你们被腐蚀了,那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人了。”

毛主席告诉身边的卫士,不要特殊化,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形容他们要“夹着尾巴做人”。既然有言在先,那么谁违背了这条画下的红线,毛主席会完全不留情面地批评,绝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无事发生。

毛主席视察全国各地,卫士们也跟着一起巡视,有部分卫士接受过地方领导送出的“礼物”,不是钱,是地方特色、当时买不到的好东西。例如龙井茶、熊猫香烟、麻糖、高粱饴等东西,在那时候算得上贵重一说吧。毛主席偶然间发现后,大发雷霆,表现得非常愤怒,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糖衣炮弹”,还是有卫士被击中。

于是,毛主席组织全体卫士重新学习纪律,整顿作风。为了将这一行为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他派出专门的人到全国各地退赔,能退的退了,不能退的赔钱,相关费用全是毛主席多年稿费存下来的钱支出的。与此同时,一些违反纪律的卫士,被调离中南海,不再作为毛主席的卫士。

这件事让毛主席身边的卫士们大为震撼,受到了毕生难忘的思想教育。从此以后,毛主席身边的卫士再没出现过这种收取地方特产的行为。毛主席的雷霆手段,狠狠震慑了一批牛鬼蛇神,官场当时的风气为之一清。

对身边的卫士好,那是私;对他们的严厉,那是公。公与私,毛主席分得清清楚楚。正因为如此,在毛主席身边待过的卫士,都是一等一的好人,起着很好的社会带头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