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酸烧心的病理机制

 中医陈孝和 2022-05-08 发布于北京

前几天我们讲了败酱草的抗菌作用,临床上可以用于化脓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把败酱草作为“制酸药”使用,它能改善反酸烧心症状。

它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要想搞清楚这一点,首先要明白为什么会有“反酸烧心”这一症状。

接下来我会试图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会有些啰嗦。

现代医学认为反酸烧心归咎于胃酸过多,但恰恰不是。

之所以分泌胃酸是为了消化。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同时胃酸杀灭进入胃里的细菌。

一个吃的多,特别是含蛋白多的食物,胃酸分泌的就多。吃的少,吃的食物容易消化,胃酸分泌的就少。

胃不会傻到分泌大量的胃酸,把胃粘膜水解掉。

胃酸分泌的生理意义就是为了消化更多的食物。

如果反酸烧心是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患者胃口应该会很好,消化机能旺盛才会分泌更多胃酸嘛。

但恰恰相反,患者除了伴有反酸烧心以外,往往还有腹胀、食欲减退、上腹部嘈杂这些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

当胃的生理功能衰退,胃酸分泌会减少,这是造成胃炎、胃溃疡、反酸烧心的根本。

先讲胃溃疡。

胃粘膜溃破就是胃溃疡。

提到胃溃疡就不得不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是一种生活在幽门处的厌氧菌。正常情况下,胃里只有这一种细菌能寄生,其他进入到胃里的细菌都会被胃酸杀死。

这种细菌寄生在胃里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它真的是有害细菌的话,人体早就把它清除了,不会一直让它寄生。

这也就恰恰说明了,它在某些方面能对人体是有益的。

胃酸水平正常,幽门螺旋杆菌由于受到胃酸的抑制,不会大量繁殖造成胃粘膜炎症。如果胃的生理功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胃液的酸度下降,幽门螺旋杆菌就开始大量繁殖,钻到胃粘膜里去,导致胃粘膜溃疡。

胃粘膜溃破以后,接触到胃酸,胃神经受到刺激,就会产生强烈痛感,这也是为什么胃溃疡患者饭后腹痛的原因。进食刺激胃酸分泌了。

刚才讲了,胃酸分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会大量繁殖。现在为了让幽门螺旋杆菌数量减少,机体会让胃分泌更多的胃酸,通过胃酸来抑制幽门螺旋杆菌,让它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个时候胃酸过多是有益的,而溃疡也不是胃酸和胃蛋白水解胃粘膜造成的。

但是现在治疗胃溃疡呢?用制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减少了,对胃粘膜刺激也就减轻了,能缓解痛感,但幽门螺旋杆菌繁殖的会更快更多,导致溃疡进一步加重。

这个时候会用到抗生素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之后胃溃疡慢慢也会好起来。

但这个办法同样会带来问题。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只有胃酸分泌少的时候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现在把幽门螺旋杆菌杀灭了,有些功能也就彻底丧失了。

胃溃疡的患者,虽然饭后胃痛,但胃口正常,也不太会反酸嗳气腹胀。这正是因为有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再来理清一下,胃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大量繁殖——引发胃溃疡。

现在用制酸药和抗生素把幽门螺旋杆菌全部干掉,胃溃疡能恢复,但胃的生理功能还是没有恢复,此时胃酸分泌还是比正常水平低,胃液的酸度下降。

前面提到胃酸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杀灭进入到胃里的细菌,现在酸度不够了,细菌就不会被杀灭了,口腔里的细菌会混在食物中到达胃里,大肠里的细菌也会通过小肠进入到胃里,然后在胃里定植。

这个时候就开始出问题了。

胃酸分泌减少,胃的消化功能下降,食物就需要在胃里消化更长的时间才能变成乳糜状进入到小肠。

在胃里定植的细菌就有充足时间发酵腐败胃里的食物。

淀粉在细菌发酵下会产酸和二氧化碳。脂肪发酵会产酸和硫化氢,一种臭鸡蛋味儿的气体,这是造成口臭的重要原因。

而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腐败则会产生各种毒素,不产生气。

胃酸分泌减少,胃里有细菌定植,食物发酵产生气体,胃内压升高,就是腹胀的感觉,这个时候机体会收缩腹壁挤压胃部,把胃里的气体排出来,这个症状叫嗳气。

气通过食道返上来,此时胃和食道连接处——贲门平滑肌松弛,这样在挤压胃部的同时,也会把胃里的各种醋酸、乳酸、胃酸挤进食道,产生反酸烧心的感觉。

而正是因为胃酸减少,胃消化功能下降,患者才会表现出食欲减退,不想吃东西,吃一点儿就饱。同时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过长,大便性状也会发生变化,以排便困难为主。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是不是有这些症状。

这里讲清楚了,反酸烧心主要是胃酸分泌减少造成的。反的是胃酸和细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和醋酸。

但现代医学会用制酸药来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的各种拉唑、替丁,以及中和胃酸的碱性药。

用了管用吗,其实是管用的。

胃酸分泌减少和被中和掉以后,对食道刺激就会减轻,表现出来反酸烧心的症状就会缓解。

但刚才讲了,正是因为胃里有气,机体为了把胃里的气排出来,顺带着把胃酸挤压到食道里去了。

换句话说,胃里没有气,就不会反酸。

用制酸的药后果就是胃酸分泌更少,细菌定植繁殖的速度更快,产生更多的气体,病情反而加重了。患者的其他症状一点都不改善,只是反酸烧心感觉减轻了而已。

如果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没有被杀灭呢?

胃酸分泌减少,幽门螺旋杆菌大量繁殖引发胃溃疡,但幽门螺旋杆菌不会让其他细菌在胃里定植,这是它的地盘嘛,它会把所有进入到胃里的细菌杀死,发挥代替胃酸的杀菌作用。

没有细菌定植,胃里的食物就不会腐败发酵产酸产气,也就不会出现反酸烧心、口臭、腹胀、便秘等等这一系列症状。

这一切都得益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现在我们把它用抗生素杀死了,胃里成了细菌繁殖的天堂,这些细菌会沿着食道进入咽喉、气管、肺部,造成呼吸系统的炎症。

哮喘的发病机制就与此密切相关。

这一切的根源是胃生理机能衰退下降,胃酸分泌减少,而各种制酸药和抗生素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纯粹的对症治疗,往往看起来美好,但是祸害无穷。

接下来再讲到底有哪些病因会造成胃生理机能减退,以及如何治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