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知止

 渐华 2022-05-09 发布于山东省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谁更贤明呢?”

孔子回答:“子张太过,子夏还不够。”

子贡说:“那就是子张更好一些了吧?”

孔子说:“过和不够是一样的。”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做得不够,固然不行;但如果做得太过,不懂得在合适的地方停止,也会“费力不讨好。”

“知止”,是一种大智慧。

知止,不妄言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个人如果口无遮拦,那么,就很容易为自己招惹麻烦。

有的人,在面对谣言的时候,不去辨别其真假,就肆意地去传播、去议论。

结果,给他人带来了困扰,甚至扰乱了社会秩序,如此便严重了。

我们常说,“知人不评人。”

当我们了解了真相,未必要说出来。

为何呢?

因为有时候,真相是会伤人的。

克制住自己说话的欲望,为对方保守秘密,也是一份善良。

老子说:“大智若愚。”

有的人,看似沉默、愚钝,似乎一无所知,其实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

他们知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所以,他们宁可假装不知,保持沉默。

这份沉默,看似什么都没做,又似乎什么都做了。

知止,不贪婪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婪,是人的本性。

无知的人,会放纵自己的欲望,做欲望的奴隶。

结果,他们在追逐欲望的道路上,或者疲于奔命,或者铤而走险。

等到他们陷入绝境,“眼前无路想回头”之时,却已为时已晚。

而明智的人则不然。

明智的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做欲望的主人。

他们知晓,欲望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来奴役人的。

所以,他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不会再贪求。

最终,他们能够活得自在、坦然。

有人说:“当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就是贫穷。”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果不断地放纵欲望,那么,就只会让自己永远处于“贫穷”之中。

《道德经》中说:“知足者富。”

真正的富足,不是拥有多少外在的财富,而是懂得知足。

只有懂得知足,才能让自己享受现有所得;这山更望那山高,只会让自己在不断地追逐中,身心俱疲。

知止,不妄为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

这世间的一切,自有其运行规律,如果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急躁情绪,揠苗助长,那么,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从前有一位善于种树的人,因为驼背,乡里的人称他为“郭橐驼。”

有人问起他种树的秘诀,他回答:“我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快,只不过是顺应树木的本性罢了。

种树的方法,不过是使树根舒展,培土均匀,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捣土要结实。

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管它。栽种时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像丢弃它一样。

如此,树木的天性就可以保全了。

别人种树则不同,树根拳曲,又换上了新土。

即使不是如此,却是过分爱惜了。

早晨看过,晚上又去摸摸。甚至有的人,用指甲划破树皮,来观察树木是死是活;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

如此,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说是爱它,却是害了他。”

真正关心树木,就要把握好一个度,适当“置之不理”,让其发挥自己的天性;

同样,真正想要做成某件事,也要把握好一个度,让其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进行,不去过分干预。

如此,便能“无为而无不为。”

结语:

古语云:“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一个人最大的聪明,就是懂得在“花未全,开月未圆”之际,及时收手。

如此,方能滋味长、行路远。

与君共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