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如何才能在大赛中取得好的名次?中书协副主席张继给出了答案

 书法古今 2022-05-09 发布于陕西省

当代人为了衡量书法水平的高低,往往都是以举办展览的形式进行比赛,评出各类奖项,从而得出书法作品的优劣和书写者水平的高低。但是这种评选机制近些年来也进行了多次改革,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公正之原则。尽管如此,问题也来了,那就是评选的标准问题,有时候观者往往也会感到,那些获得最高奖项的人的作品,并不是心目当中最好的感受,甚至是丑书作品。这是为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张继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大赛展览上的作品应当是一个“技法加创新”的比赛,而不是让你原原本本地把古人字帖中的字照抄一遍就去参加书法大赛,这是绝对不行的。因为书法大赛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学古能力,也就是技法水平,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学了古人以后,是不是消化了,是不是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才是根本原因。

对于张继的这种观点,很多人都是持赞同观点的,觉得书法要在继承中创新,如果都是写古人,展览上的作品千篇一律,也是没有办法去评审的,更看不出来每个人的学习水平和创作能力。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张继的这个观点并不全面,如果大家都去创新,更容易让丑书作品上展,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以从以往大赛中获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

书法大赛中为什么会有丑书作品上来?难道是评委的眼光有问题,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第一,所谓的丑书作品上展,其根本原因是书法的本质决定的。说起书法的本质,它也是书法创新的源头。王羲之当年就对书法的本质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点画之间皆有意”,意思是说,书法要在书写和作品的意趣上表现出应有的特点。后来北宋苏东坡、黄庭坚等人也对书法的意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就是要求书法创新要以“意”取胜。当代书法创新时,皆从“意”上表现得更多一些。

第二,丑书是笔墨大胆使用的结果。当代书法由于物资极大丰富,人们在创作书法作品时,往往投入大尺幅、大笔墨的方法,使得作品从形式感上表现得更加狂放,这就使得作品出现了轻重、大小、缓急、黑白、疏密等各种矛盾关系十分明显,如此一来,作品在整体感和视觉冲击力方面就更胜古人一筹。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迎合评委口味,或是吸引评委眼光。

第三,对古人的背离才能给丑书找到创新的借口。人们在书法创新时,总是会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绝对不要写得和古人一模一样,只要找到基本的笔意,或某个点画相似就可以了。例如某届书展上一位颜体书法创作者,从整体上看的确是写颜体的,但仔细看却与颜真卿楷书差得很远,其实这位作者很聪明,他知道评委想要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也没有违背古人的一些观点,如米芾所说“古人书各个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所以这一点也是当代书法评审和价值取向的一个标准。

总的来说,张继作为书协领导和评审团成员,他的观点并不是代表着他一个人的,而是对当代书法展览的评审要求所作出的一个归纳,只有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创作作品参加展览,才有可能在书法大赛中取得一定成绩。

对于张继的观点,你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发表留言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