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 | 《白头翁汤》

 我是一瀛 2022-05-09 发布于北京


01


白头翁汤始见于《伤寒论·厥阴篇》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作为经方之一,白头翁汤主要是用来治疗热毒痢疾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工作劳作方式以及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体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终日处于急躁、焦虑、抑郁的状态,肝气郁结、化火生风等情况在普通人群中普遍存在;加上很多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肥甘厚味不离于口,作息不规律,饮食劳倦,脾胃内伤,肠道湿热蕴结,积滞不下。肝经郁热与胃肠湿热相互交结,虽然未必形成热利下重之病,但腹痛腹胀、大便黏不畅、排便不尽、大便次数增多等一系列症状蜂拥而至。


02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重就是想拉却拉不出来,肛门感觉重坠。这个方子的四味药都是根或皮类的苦寒药,擅长走下焦,祛肠道湿热。

白头翁最重要的是帮助肠壁祛除垢积《纲目拾遗》中提到白头翁能去肠垢,消积滞。这样肠壁之垢积排尽,各类病菌就没法肆无忌惮地生长作乱了。

白头翁,何以用此以治温疟寒热,齿痛、骨痛,鼻衄,秃疮,疝瘕等症?亦因邪结阳明,服此热解毒清,则肾不燥扰而骨固,胃不受邪而齿安,毒不上侵而止衄,热不内结而疝与瘕皆却,总皆清解热毒之力也。

“三黄”中的第三黄就是黄柏,与黄芩清上焦之热、黄连清中焦之热不同,黄柏的优势在于治疗下焦湿热。如果仅仅是过用心意识,导致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用黄连即可。如果是因为熬夜纵欲,导致顽固的口舌生疮,这还可以用黄柏。

秦皮是树皮,以皮走皮,它又苦寒,善于清除肠道湿热败浊,使肝胆毒浊从胱肠下窍排出。这样秦皮就从皮肤到肝胆,再到肠子,这一整条都能降本流末,使浊阴出下窍了。

秦皮兼有收涩的作用,白头翁兼有化癓祛瘀的作用。从组方来看,适合并不急迫的热利和缠绵不愈的痢疾,久痢之人必气血有亏,不宜用承气类的攻破药,这个方子解热毒而不攻下,正好合用。当然,临证的时候还是要灵活的运用,如果热结重还是要合大黄,有血证可合阿胶。


03



张仲景治疗热痢下重,肛门灼热,用的正是白头翁汤,自此以后历代医家,皆以白头翁治热毒血痢,疗效甚佳。

查了一下关于白头翁汤临床应用的文献,发现一个什么问题呢?有人用白头翁汤治疗目赤肿痛,你说目赤肿痛和湿热下利,那差到哪去了?治疗眼睛的病。有的人用它来治疗颈淋巴结核,或颈淋巴结炎,有的用它来治疗急性乳腺炎,有人用它来治疗肋软骨炎,还有人用它来治疗带状疱疹,也有人用它治疗肝炎,还有人用它治疗秘尿系感染,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

这是对白头翁汤临床的扩大应用,这些证候没有一个是里急后重,便脓血的。它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思路可以用到这些证候呢?

白头翁汤证病位在肝与大肠,病机为湿热蕴结,主要涉及脏腑为肝、大肠、脾胃,以肝郁生风化火和湿热壅滞大肠为主。程郊倩曰:“下重者,厥阴经邪热下入于大肠之间,肝性急速,邪热甚则气滞壅塞,其恶浊之物欲出而不得,故下重也。”所以,对于肝经湿热证之黄疸、胁痛、阴痒、带下,肠道湿热之痢疾、泄泻、便秘,胃肠湿热之口臭、痞满、口疮、牙痛,湿热蕴结于皮肤肌表造成的湿疮等都可用白头翁汤加减用之,而不必局限于肠道之热痢。

治疗这些病证的时候,比方说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那要适当的加上一些治疗眼科的专药;急性颈淋巴结炎,你也要适当的加上一些软坚散结的药,要适当的加减,这个思路是临床常用的扩大一个古方临床使用范围的一种思路和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