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便秘五法:泻、润、补、疏、温

 个人图书馆宜华 2022-05-09 发布于山东省
便秘常见,临床多发,主要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干结、排便周期延长;或者周期不长,但大便干硬,排便困难;或大便不硬结,但是排便费力、不爽等。便秘给人们带了不少烦恼。
下面介绍5种中医治疗便秘方法。
一、泻法:这在中医中也叫作行法,有大行和小行之别。主要是应用具有通泻作用的药物促进患者排便,比较常用的药物有巴豆、大黄、牵牛子、番泻叶。在临床应用中,常用大黄、番泻叶等,对巴豆一类药物说得多,但用得相对较少。方子常用承气汤系列,如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牡丹皮汤等,这类药方对实热引起的大便干结或粪便如羊粪、兔屎样,同时伴有腹满胀痛、苔黄、口臭等症状,效果较好。泻法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也成了中医医师治疗便秘的常用手段。
二、润法:润者乃湿润之意。对大便干燥、津液缺乏的患者,治疗时如果单纯依靠泻法则容易造成伤津耗液,特别是一些热病后期、失水脱水出血多的或者老年人大便干结不能够承受泻法治疗的,主要使用一些蜂蜜、油脂成分进行导泻。药物主要有麻子仁、郁李仁、蜂蜜等;西药中的开塞露也有导泻的功效。临床常用的药方有麻子润肠仁丸等,或用补液、补水的方法,增液行舟。

三、补法:应用这种治法的患者多有慢性疾病,其本身体质比较差或者大便蠕动传导无力、久蹲怒责、汗出、懒言、舌淡、脉弱,常见于各类气虚、血虚等。患者可以通过培补正气,提升机体功能,从而促进大便畅通。比如,慢性虚劳患者可以使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等。

四、疏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容易生气的患者,其症状特点为生气之后则大便不畅,或是特别畅快,一泻千里,时干时稀,或头干后稀,多与情志不遂有关。在治疗这类便秘时不能一通了之,而应治病求本,疏肝解郁。患者可以应用逍遥丸、四磨汤等,同时结合一些通导药物,效果较好。
五、温法:这类方法主要用于虚寒,特别是脾肾阳虚的患者。症状主要为怕冷、弱不禁风或者腰膝酸软、肚腹冷痛等。治疗该类患者就需要补之以火,这时火神派的治疗方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通过温热药物的使用,能够培补人体阳气,阳气旺盛,就如春季的阳光可除寒冰,著名的药方有四逆汤、附子理中丸、肾气丸、半硫丸等。
对于便秘的治疗中医还有很多方法,比如,按摩、针灸、灌肠等,本文中主要介绍的是方剂的治疗方法。便秘临床表现多样,有些轻微的便秘只需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便可以自愈。比如,小孩子吃了火龙果或青菜后,大便通了。但也有一些患者病情严重,且痛苦不堪,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上看,便秘的发生主要是肠道传导出现了问题,一般认为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因素。器质性因素主要包括肠道发育障碍或者一些疾病,比如肿瘤、肠梗阻、肛门括约肌等;功能性的由多种因素组成,和饮食结构、作息排便习惯、药物使用、精神因素等有关。
患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特别是小孩子和老人,通过有规律的排便行为训练也能够很好地治愈便秘;
平时多吃含纤维多的食物,多吃粗粮、少吃精细食物,也有助于排便;对于可能因为慢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便秘,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肛门肿瘤、肛裂等要及时就诊,早做治疗;
有些患者是因对坐式马桶不习惯造成的便秘,国外有人专门发明了马桶垫脚装置,类似于中国传统的蹲式厕所,可以很好地增强腹压以刺激排便。实际上,蹲法也是治疗便秘很好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