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繫辞下传《《易》之爲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山海关前观山海 2022-05-10 发布于河北省

周易·繫辭下傳·《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文不當,故吉凶生焉。

【译文】《周易》这部书,道理广大周备:含有天的道理,人的道理,地的道理。兼合(三画的八卦符号中)天地人的象徵而每两卦相重,就出现了六画的卦;六画,没有别的意思,正是象徵天地人的道理。《周易》的道理在于变化运动,倣效变动的情状就叫六爻;六爻各有上下等次,就叫作物象;阴阳物象相互错杂,就叫作文理;文理有的适当、有的不适当,所以吉凶就产生了。

【注释】①兼三才而两之,故六——三才,即上文所称“天、地、人”;两之,将三画的八卦两两相重;六,指六画。这两句说明三画的八卦含有“三才”的象徵(初画象地,中画象人,上画象天);重成六画的六十四卦之后,各卦也含有“三才”的象徵(初、二象地,三、四象人,五、上象天),故下文云:“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集解》引崔憬曰:“言重卦六爻,亦兼天、地、人道。两爻爲一才,六爻爲三才,则是'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即三才之道也。”《纂疏》:“初、二爲地道,三、四爲人道,五、上爲天道。”案,“才”字,阮刻作“材”,《校勘记》“闽、监、毛本'材’作'才’,石经初刻作'才’”,今据改。下文同。②道有变动,故曰爻——指六爻倣效变动之道。《集解》引陆续曰:“天道有昼夜日月之变,地道有刚柔燥湿之变,人道有行止动静、吉凶善恶之变。圣人设爻以效三者之变动,故谓之'爻’也。” ③爻有等,故曰物——等,上下等次;物,物象。这两句说明阴阳物象拟议六爻上下贵贱的等次,以象万物。《正义》:“言爻有阴阳贵贱等级,以象万物之类。” ④物相杂,故曰文——指阴阳相杂而成文。就具体爻位分析,六爻奇位爲阳、耦位爲阴,故初至上均阴阳位交错,遂呈文理。《本义》:“相杂,谓刚柔之位相间。”《周易玩辞》:“物相杂者,初、三、五与二、四、上,阴阳相间也。” ⑤文不当,故吉凶生焉——指“物象”所成之文理或当、或不当,当则吉,不当则凶。如阳居奇位、阴居耦位则当,反之则不当,故生吉凶。《本义》:“不当,谓爻不当位。”《学易记》:“物有九、六,杂居刚柔之位,则成文;交错之际,有当、不当,吉凶由是而生焉。”案,《折中》引吴曰慎曰:“以时义之得爲当,时义之失爲不当,不以位论。”于义亦通。

【说明】以上第十章。

本章从爻位角度,论述《周易》的象徵广备“天、地、人”之道。

文中所云“物相杂,故曰文”,与《国语·郑语》引史伯“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的说法,颇可相通,在美学意义上似乎均隐含着古人以辩证的观点总结出的审美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