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宣传粟裕不能贬低陈毅

 村头月夜夏忠联 2022-05-10 发布于安徽省

鞠开

1927年,陈毅、粟裕相遇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1929年1月,粟裕参加了由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暴动,随同上了井冈山。中央红军长征后,陈毅在赣粤边,粟裕在浙闽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战期间,陈毅、粟裕一直战斗在大江南北:新四军组建后不久,陈毅选中粟裕率领先遣支队赴敌后进行侦察;1939年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后,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1940年10月,陈毅、粟裕共同指挥了黄桥战役……

陈毅粟裕是一对好搭档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是在解放战争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形成的。1946年10月1日,陈毅给军委发报建议说,“华野、山野统一指挥”,“在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粟裕战争回忆录》下简称《粟回》,407页)。10月15日,毛泽东回电:“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负责,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粟裕看到毛泽东、陈毅电报后说:“现在中央、陈毅同志要我担负这个重责,我决心竭尽全力地挑起这副担子,当好陈毅同志的助手,使陈毅同志用更多的力量抓全局。”(《粟回》407页)

毛泽东做出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根椐陈毅的建议,同时,毛泽东也欣赏粟裕的军事才华,故两人一拍即合。我想,毛泽东主要是要利用陈、粟两人各自的优势。陈毅的优势是,善于统筹全局,资格老、威望高,说话有人听。粟裕的优势是指挥艺术高明,擅长打歼灭战、运动战、攻坚战,打仗是行家里手。两人的优势互补,如虎添翼,势不可挡。事实也正是如此,陈、粟在一起后,仗越打越好,歼灭的敌人越来越多。“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提法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他们二人合作后的第一仗:宿北战役。毛泽东来电特别指出,第一仗必须打胜。事关全局,陈、粟两人商量好后,粟裕精心组织,旗开得胜,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六十九师2.1万多人,师长戴子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毛泽东1946年12月18日来电祝贺:“宿沭前线大胜利,望对一切有功将士传令嘉奖。”22日又来电指出“歼敌两万以上,于大局有利,甚好甚慰”(《粟回》第423页)。陈毅赋《宿北大捷》诗以祝贺。

第二仗:鲁南战役。宿北战役结束不到半个月,陈、粟二人乘胜追击,精心组织了鲁南战役,全歼了国民党军整编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3万余人。紧接着又用三天时间,全歼国民党军整编五十一师2万多人,师长周毓英被俘。此役共歼敌5万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坦克、大炮和200多辆汽车,还有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陈毅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赋《鲁南大捷》诗一首。

第三仗:莱芜战役。鲁南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想和我军在临沂地区决战的心不死。陈、粟运筹帷幄,两人商量:这一仗我们决不上蒋的当,要反其道而行之,“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精心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莱芜战役。三天消灭了国民党军一个“绥靖区”前方指挥所、两个军部、7个师,共5.6万余人,还活捉了“绥靖区”中将副司令李仙洲。陈毅喜上眉梢,挥笔写了《莱芜大捷》一诗。

陈毅对粟裕的指挥才能很欣赏,不仅写诗祝贺,还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粟裕将军战役指挥高明,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他还进一步说:“粟裕同志可算为理论与实践兼有的人,战役指挥很高明,他常在实践中锻炼,华东军事指挥主要靠他。”

第四仗:孟良崮战役。蒋介石不甘心全面进攻的失败,集中24个整编师,60多个旅,45万人的兵力,继续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陈、粟二人研究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部队往返行程1000多公里,用放长线钓大鱼和耍龙灯办法,逗引敌军,创造战机,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精心组织了更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孟良崮战役。集中优势兵力,虎口拔牙,仅用三天的时间,就将国民党军中王牌的王牌七十四师3.2万多人全部、干净、彻底消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陈毅赋《孟良崮战役》诗一首,抒发胜利豪情。

孟良崮战役失败,蒋介石撤了汤恩伯第一兵团司令的职。蒋介石痛心疾首地说:“孟良崮的失败,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真是空前的大损失,怎不令人哀痛”。王耀武表示”对七十四之失,有如丧父之痛”。(《粟回》第504页)七十四师消灭后,陈、粟二人松了一口气。粟裕说,从此以后,蒋介石的任何精锐之师,都不在我军的话下了。类似的话,过去粟裕是不轻易说的,今天他说了,其高兴之心情可想而知。粟裕又说:“蒋介石之哀鸣,说明了此役给敌人打击之惨重……经过孟良崮战役,敌人虽仍未放弃对山东实施重点进攻的计划,但其进攻的势头已经被打掉了,并且从上到下真正地被我们打怕了。”(《粟回》504—505页)

有一次,粟裕在调动部队的时候,有位纵队司令员在电话里和粟裕大声嚷嚷,陈老总听后接过电话说:粟司令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我们研究过的,你们不要讲什么价钱了。对方马上就不敢大声嚷嚷了。可见,在那个非常时期,没有陈老总为粟裕压阵是不行的。1947年的7月分兵,毛泽东发电报给粟裕,要他率领一、四、六纵队加特纵主力去鲁西南,统一指挥三、八、十纵队。粟裕回电报毛泽东,建议陈毅跟他一块去。还有,毛泽东要将陈毅调到中原去,粟裕当毛泽东面说,华东不能没有陈老总。

有人说豫东战役、济南战役陈毅都不在,是粟裕独立指挥的,不是也打胜了吗?我们不要孤立地来看豫东战役和济南战役。豫东战役是在中原部队配合下进行的,中原有两个纵队直接参加战斗,其余的部队负责打援,阻击胡琏整十一师的来援。刘、陈、邓事先还给粟裕来电,要粟裕不必担心。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配合,豫东战役能不能取得胜利那就两说了。再来看济南战役,济南战役是在中原、华东战场夺取了战争主动权以后进行的,济南己经成为一座孤城,北、东、西三面都没有敌情。而且,粟裕有32万大军在手,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济南战役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毛泽东命令粟裕任围城打援的总指挥。粟裕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围城打援的问题上,他和许世友分工,许负责指挥6个半纵队14万人攻城,粟负责指挥8个半纵队18万人打援,解除了许世友后顾之忧。徐州敌人慑于粟裕阻援部队的强大压力没有敢来,许世友便一心一意啃起攻济南城这个硬骨头。有人想用这两个战例来说明粟裕没有陈毅在场,照样胜利,那就很不全面、很不实事求是了。endprint

要正确宣传粟裕和陈毅

这个问题我想谈两点意见:

一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着宣传粟裕贬低陈毅的现象。有人用张(鼎丞)、邓(子恢)、曾(山)1946年10月4日发给毛泽东的电报做依据,讲什么他们三人说陈毅不会打仗。我又将这份电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没有找到“陈毅不会打仗”这句话。电报的中心内容很清楚,陈毅主张打泗县的桂顽,张、邓、曾主张打蒋军。陈毅不接受他们三个人的意见,他们因而发电报给毛泽东告陈毅一状。我们不能因为战役指挥意见上的分歧,就说陈毅不会打仗啊!如果说陈毅不会打仗,那他怎么能当新四军代军长、军长?怎么能当华野司令员?后来怎么能称为军事家?怎么会授元帅?他和某些军事家相比,只不过在具体战役指挥方面不那么擅长罢了。华东战场没有陈毅,是打不了那么多胜仗的。所以,我们宣传粟裕,无论如何不能贬低陈毅。

二是陈、粟关系是好的。有人认为,1958年陈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批判了粟裕,就认为陈、粟关系不好了。这个认识是很片面的,也是不完全的。我认为:陈、粟关系,从历史全过程来看是好的。1938年6月,粟裕率领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在镇江西南和句容之间的韦岗伏击日本鬼子车队,击毁军车5辆,消灭日本鬼子少佐以下20余人。陈毅得悉这个消息后,马上写了《韦岗初战》一诗热烈祝贺,

1940年2月7日,陈毅写了一副对联,贴到粟裕的房门框上,把粟裕比成西晋时期的大军事家羊叔子,三国时期的大军事家诸葛亮。1947年底,党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著名的十二月会议,决定粟裕率一、四、六纵队下江南,陈毅还写诗祝贺,称粟裕为粟郎。到了1947年8月6日,陈毅给毛泽东发电报高度评价粟裕说:“我认为我党20多年来创造杰出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迈进。”(《陈毅传》382页)1958年陈毅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是批判了粟裕,那是彭德怀找陈毅谈了话,不批不行啊!但陈毅也保了他。对粟裕在会上的检讨发言,他鼓掌欢迎表示通过,才结束了事,否则还要没完没了呢。我是这次会议的见证人,说的都是真实情况。后来,陈毅还和粟裕做了儿女亲家呢!

从1927年10月下旬粟裕认识陈毅的那天起,到全国解放后,粟裕一贯把陈毅看成是他的上级,对陈毅是钦佩的。十年内战如此,八年抗战如此,三年解放战争更是如此。他说长期在陈毅领导下工作,心情是舒畅的。粟裕这里讲的长期,不是几个月十几个月的问题,而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陈、粟两人都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他们无私地奉献了一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作者为粟裕秘书)

(责任编辑 徐君华)endprin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