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学书 | ​古梅国及梅氏主要族群历代迁徙考略

 荆楚文史哲 2022-05-10 发布于广西


本平台将于2022年6月出版文集。请在“黄梅文史哲”“鄂东文史哲”(含被屏蔽的公众号“黄梅文史哲”)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与小编联系,以便定稿!👉鄂东文史哲文集(卷一)·序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古梅国及梅氏主要族群历代迁徙考略

梅学书
(湖北省政研学会、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中国历史上的商周时期,曾存在四个古梅国,即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安徽亳州西南梅城集、湖北黄梅西北部黄梅山、固始县北梅家古堆。古梅国是商王文丁之弟梅伯的封地。商朝末年,纣王继位,荒淫无道,苛政暴烈,梅伯直言劝谏,遭纣王所醢,梅国灭。周武王灭商,重封梅国,后裔以国为氏。楚国再灭梅国,梅姓人迫迁黄梅,皆成楚民。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乱、灾荒,都会导致一次大的移民迁徙浪潮。而每一次移民迁徙,梅姓人都是参与者。无数次的移民迁徙,梅姓散布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梅姓人的移民迁徙,从一个小姓的族群视角,诠释了中国历史上历次移民迁徙活动的时代背景、移民迁徙方式、移民迁徙过程、移民迁徙的特点,以及对中国文明发展的贡献,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移民迁徙史。 

[关键词]古梅国;梅氏迁徙散布;文明贡献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2021-12-16

[作者简介]梅学书(1956—),男,湖北黄梅人,湖北省政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三农”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农耕历史文化研究。

 
梅姓是中华古姓。以国为氏,得姓始祖梅伯。梅国的存亡,历史上梅姓人无数次的迁徙,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华民族移民史。本文就历史上的古梅国、梅姓主要族群迁徙、梅姓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试作初步探考,以请教各位方家。

一、历史上的古梅国

历史上的古梅国,存在于商周时期。目前学术界认为商周时期存在四个古梅国,商朝两个,周朝两个。商朝第一个梅国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一带,第二个梅国在安徽亳州西南梅城集一带。周朝第一个梅国在湖北黄梅西北部与武穴、蕲春三县交界处的黄梅山一带,第二个梅国在河南的汝南、新蔡、固始县一带。

商朝末年的古梅国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一带。陕西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杨东晨先生在《先秦时期安徽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考察》一文中提出,“梅伯,子姓,商王后裔,封国名梅(今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 ),称梅伯国。”何光岳先生在《梅国的来源和迁徙》一文中提出,“梅国的所在地,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是否是古梅国,史料佐证较少,今存疑较多。

商朝末年的古梅国在今安徽省亳州西南梅城集一带。一是《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载:“梅城集,隋置,故城在今安徽亳州市南,故梅伯国,今名梅城集。”二是《亳州志》载: “梅城,故梅伯国,今名梅城集”。三是《黄梅县姓氏志》中关于梅姓的起源载:“殷商的第九代君王名文丁,文丁封其弟于梅(今安徽亳州南梅城集),为伯爵,世称梅伯。商末,殷商第十一世帝王帝辛,名纣王,荒淫无道,苛政暴烈,百姓抱怨,诸侯多叛,百官视不敢言,梅国君数次直言劝谏,遭纣王所醢,灭梅国。”四是黄梅《梅氏族谱》中始祖伯公传载:“梅伯之国在亳州南二十里处,即今安徽亳县梅城集。”杨东晨先生也认为亳州梅城集是商代的古梅国,但是是第二个梅国。他在《先秦时期安徽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考察》一文中提出:“殷末纣王杀梅伯后 ,迫其国迁于今安徽亳州市南四十里的梅城。”何光岳先生,也在《梅国的来源和迁徙》一文中认为,在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的梅国,“梅伯被纣王杀害后,其国被迫东迁于今安徽亳州市南四十里梅城。故梅伯国,今名梅城集”。今安徽省亳州西南梅城集的古梅国,史料佐证较多,史学家们没有什么争议。

周朝的古梅国在今黄梅、武穴、蕲春交界的黄梅境内黄梅山一带。对于周朝时黄梅的古梅国,有很多史料记载。一是宋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梅姓出汝南,出自子姓。梅伯为纣所醢,武王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二是明初宋廉的《梅府君墓志铭》载:“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伐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世居郑楚间,后避新世之乱,散不中。”三是《黄梅县姓氏志》中关于梅姓的起源载,“周武王灭商建国后,追谥梅伯诸孙为侯,重建新梅国(邑地在今湖北黄梅县),后人以封国名梅为氏,称梅姓,尊梅伯为梅姓始祖”。

我个人认为,周朝古梅国在今河南新蔡、汝南一带也重建过,国都在固始县北(现属安徽省霍邱县临水镇)。周武王灭纣后,为笼络人心,将梅伯的后世子孙所居之地黄梅山一带分封为梅国。周朝初年,黄梅属荒蛮之地,生存环境恶劣,中原战乱结束,梅伯后裔又从黄梅山返迁中原。由于原有的封国亳州梅城集,在纣王时就已取消另封他人,梅伯后裔即在亳州梅城集古梅国的西南,今河南新蔡、汝南、固始县一带落籍定居。从目前这一区域梅姓族群的庞大人口数量,地理位置,固始县北部梅家古堆,以及梅家古堆台地浮露的商周陶碎片分析,我个人认为有可能是周朝初年返迁的梅国,只有大部分梅姓聚居河南新蔡、汝南、固始一带,才能解释明初宋廉的《梅府君墓志铭》记载。“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世居郑楚间,后避新世之乱,散不中。”固始县东北四十五公里处的梅家古堆(今属安徽省霍邱县临水镇),可能是商初被武王封为梅国的黄梅梅伯后裔族群,返迁中原后重建的梅国国都,楚国伐郑时,被楚所灭,成为现今的梅家古堆,其族群被楚国迫迁黄梅。梅家古堆作为梅国国都,只是作者的推测,目前还无更多的史料佐证,只有待梅家古堆发掘后才能作出定论。

综上所述,亳州梅城集应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梅国,黄梅是第二个梅国,新蔡一带是第三个梅国,河南新郑县西北梅山一带的梅国存疑。一是梅伯是商末文丁的弟弟,文丁继位后,分封梅伯领地在汤商最早建都的亳州,让其守护和记住商朝是从此开始比较符合人之常理。二是梅伯被纣杀害后,其封国自然不存在,封地会再分封给纣王的儿子、兄弟或其他贵族,梅伯族群不可能从新郑县西北梅山迁至亳州梅城集后,再建新梅国。三是史料记载,周武王灭纣后,为笼络殷商遗民,采取了安抚殷商贵族遗民的措施,对殷商贵族原封地和现居地再次分封,只是派出“三监”,对商畿内陆实行间接统治,对原有的封地没有重新调整。只有亳州梅城集的梅国不存在,才有可能赐封梅伯诸孙(有的文献资料为“玄孙”“元孙”)于黄梅。四是梅伯后裔虽有封地,但黄梅仍处于原始状况,难以生存,中原战乱平息后,他们重返中原。但原亳州梅城集的封地,在梅伯被纣王杀害后,早已另封他人,不复存在。新蔡、汝南、固始处于黄梅之北,亳州梅城集之南的中间地带,梅伯后裔在重返中原过程中,也只能在新县、汝南、固始一带落籍,重建的梅国治所定在梅家古堆,直至被楚所灭,后裔被楚迫迁回武王分封的黄梅领地,符合情理,也与宋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梅府君墓志铭》等有关历史典籍记载,还有杨东晨先生“春秋初年为楚所迫,迁于湖北黄梅县”的研究结论相符。
二、梅氏主要族群历代迁徙与散布
 
据《中国姓氏·三百大姓》及有关典籍所载,梅姓源流有七个以上,子姓是梅氏得姓的主要源流。梅姓现有人口130余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左右,主要散布在湖北、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浙江、广东、江苏等省。梅伯后裔族群大部散布在今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安徽西南部一带,是中国梅姓族群两个主要聚居区域。以湖北黄梅为中心的区域梅姓族群人口超过11万,其中黄梅2010年续修宗谱统计8.13万。以河南新蔡为中心的区域梅姓族群估计10万左右,其中新蔡县4万余。两个梅姓主要聚集区人口,占全国梅姓总人口的16%以上。

历史上的古梅国在安徽亳州、河南新蔡和湖北黄梅都存在过,大别山南北区域的梅姓族群,均属梅伯后裔。河南的新蔡郡侨置过湖北黄梅,而且时间不短,历史上两个区域梅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遇大的战乱或灾荒,都会进行一次大的迁徙。而且每一次迁徙,都向周边散播一次。在迁徙中,往返大别山南北之间的次数最多。这种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是梅氏族群有着遗传基因记忆的密码,让他们无数次往返迁徙于先辈曾经聚居之地,还是地理环境的使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移民迁徙浪潮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和地方史志及梅姓族宗有关资料,以湖北黄冈沿江县、市和河南新蔡、汝南一带县、市两大梅姓聚集区域为重点,分析中国历史上梅氏族群的迁徙与散布。

商朝末年,纣王荒诞无道,梅氏得姓始祖梅伯,屡次直谏不纳,被纣王杀害,梅伯分封的土地被收回,安徽亳州东南梅城集的古梅国不复存在,族人作鸟兽散。他们从北方逃往南方,越过大别山后,面对彭蠡古泽,停止了向南的脚步,在大别山南现今的蕲黄广交界处——黄梅县境内的黄梅山一带垦荒定居。徐继素、陈君慧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夏商周第二章“武王伐纣”和“周公东征”中载,武王伐纣之战的胜利,是小国对大国的胜利,这当然不容易,而以'小邦周’实现对'大邦殷’的统治就更困难。大批商遗民痛恨商纣,但灭其国也会引起他们的仇恨。为搞好对殷商的统治,周武王和周公旦也确实用了一番心思。周公旦给武王建议不能杀戮,只能采用安抚的办法,武王采纳。首先宣布封纣的儿子武庚(名叫禄父)为商侯,继续留在商都管理商的遗民。封梅伯后裔为忠侯,居地黄梅北部黄梅山一带为梅国。黄梅《梅氏宗谱》也证实了这一点,梅伯被纣王杀害后,其后裔逃到大别山南麓黄梅山定居,为笼络殷商民心,念梅伯忠贞,诸孙被武王封为忠侯,赐封黄梅境内的黄梅山一带为梅国。由于地区环境恶劣,中原战乱平息后,梅氏族群大部分返迁中原,在新蔡一带聚居,重建梅国,国都有可能就是现今固始县北部的梅家古堆。

公元前608—前598年,楚国11次伐郑,顺道灭了梅国,梅国并入楚国版图,梅伯后裔再次迫迁湖北黄梅北部黄梅山。杨东晨先生在其《先秦时期安徽地区的民族和文化考察》中认为,“殷子姓国梅伯后裔的梅国(今安徽亳州市南的梅城 ),春秋初年为楚所迫,迁于湖北黄梅县 ”一说,从今安徽亳州市南的梅城集迫迁湖北黄梅不合情理,应该是从现今的新蔡、汝南一带迫迁较为准确(具体原因以下另述)。不论何种说法,在中原地区的梅伯后裔,又迫迁回武王分封之地黄梅,但此时黄梅境内属楚,梅国已不复存在,迫迁的梅姓人皆成楚民。
东周时期,黄梅地域人烟稀少,自然灾害频发,梅姓人一部分又重返中原,回到祖先曾经生活过的河南新蔡、汝南、上蔡、商城、固始、安徽寿县一带;一部分走下黄梅山,迁至黄梅白花畈;还有一部分越过雷池,向南迁徙,到达现黄梅下乡的蔡山梅城、柴池湖等地定居。《黄梅县姓氏志》和黄梅《梅氏宗谱》均载,“周敬王时(公元前519—前476年),黄梅连年干旱,居黄梅山的梅姓人,分迁至现大河镇百花畈,蔡山梅城,新开柴垏上,孔垄东垏等靠近水源的江边、湖边居住。”秦末汉初,九江王英布看中蔡山东麓梅姓村落所在地,在此新筑一座城池,定名九江王城,作为九江王的治所,后称梅城。西晋永兴元年,梅城又成为寻阳郡(公元304-318年)的治所,东晋(公元318-378年)又成新蔡侨郡治所。

西晋末年,发生永嘉之乱(公元307-324年),加上大旱和蝗灾,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又称“永嘉南渡”。“如石勒攻至汝南,汝南王逃往建业(今南京),随迁的人不少。”汝南郡是梅姓人的主要聚居地,不少梅姓大户望族随迁建业。为避战乱和天灾,中原大量汉人向南流亡迁徙。为使侨流人口免于漂泊无归,减少社会内部的动乱,东晋初年及时设置侨州郡县。侨州郡县集中设置的地区,有皖南傍江一带、晋陵郡境、寻阳地区(今黄梅县)、邗沟沿线、南郡周围、江夏一带等处。大量北方人口,特别是名门望族迁徙南方,使南方得到较快开发,中国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步从北向南转移。《黄梅县志》《新蔡县志》均载,东晋初,为避战乱和天灾,大量河南新蔡、汝南一带的流民进入黄梅、蕲春、广济,而这部分流民中,有大部分是周朝从黄梅山返迁中原的梅姓,现在他们又再次迁回黄梅,只是迁回的是黄梅南部蔡山一带和黄梅西南(今武穴)一带的湖区沼泽地。广济《梅氏宗谱》载,东晋先祖荆公迁居黄泥湖西横一带。蕲春县《梅氏宗谱》载,“未有蕲阳邑,先有橦梓梅”,中国民间用立月旦形式倡导扬善贬恶第一人梅陶,也在这一时期迁入蕲春。公元318年,黄梅北部隶属蕲阳,南部设置侨郡县,即新蔡郡(公元318-378年)、南新蔡郡、苞信(公元378-557年)新蔡(公元557-589年)郡县;黄梅西南侨置安丰郡。周敬王时梅姓人定居的梅氏古村落,被九江王英布定为王城的梅城村,再次成为侨郡新蔡郡、县治所达271年。在此期间,南豫州汝南郡(今上蔡、息县、汝南)侨郡宛陵,即今宣城,宛陵始有梅氏。

到了隋朝,中原再次统一,天灾减少,社会稳定,南方侨置的郡县治所又纷纷迁回北方原籍,迁徙南方的人口也大部重回原籍。《黄梅县志》载,侨置黄梅南部的新蔡治所撤消,黄梅下乡又恢复寻阳县旧建制,蔡山梅城仍为治所。侨迁黄梅下乡的中原人口大部迁回原籍,从新蔡、汝南、固始一带迁往黄梅的梅姓人,也大部迁回河南新蔡、汝南一带原籍。

唐朝发生移民潮可分为四个阶段,梅姓也是主要移民姓氏之一。第一阶段是发生在唐代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由于战乱,北方人口特别是黄河流域,出现大规模南迁。江淮一带迁徙江南宣、歙两州。居住中原汝南、新蔡一带的梅姓人也加入到南迁的大军。唐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北方,这一时期的大别山以南经济社会还算相对安定。河南中南部大量人口翻越大别山后,到达长江以北的蕲州、黄州、鄂州,基本停止南迁脚步,越过长江的人并不多。北方八年战乱结束,南迁者大部分重返北方故土,只有少部分人定居南方。特别是那些为名所累之人,为了应举,为了当官,甚至战争还未结束便返回北方,北方人口此间恢复较快。第二阶段是藩镇割据时期,梅姓也在移民之列。虽然安史之乱最终得以平定,但后唐进入藩镇各据时期,历史上又形成一种新的移民方式。唐代平定安史之乱,是以靠军事进攻和招纳叛军将领的方法实现的。易帜后的将领,只要表示效忠唐朝,可以继续保持权力和辖下的土地和民户,这样又引起蕃镇之间的人口和土地争夺。如蕲州刺史李良安,为避淮宁节度史李希列,遂领老幼2万余口渡江迁入江西,依附于江西节度使李皋。大别山南麓的蕲黄两州,在唐末是梅姓族群的主要聚居地,梅氏此时基本尽迁江西。第三阶段是唐末黄巢之乱,军阀混战。战火燃遍黄河、淮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地区,北方移民的南迁规模和人数超过安史之乱,南迁的梅姓散布江南、江西和福建,一些原来忠于朝廷的士大夫彻底失望,南迁避乱后,再也不愿返回北方,长期定居新迁之地。大量汝南梅氏望族迁徙吴兴,再迁宣城置业定居。黄冈县民国三十四年续修的《梅氏宗谱》序载,“晋有梅氏从汝南迁金陵(今南京),金陵梅氏所自始。唐天宝时,讳驈者避安史之乱,卜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此吴兴梅氏所自始。又七世及远为宣城掾,遂居此,宣城梅氏所自始,”也证实了这种说法。期间,迁徙黄梅的梅氏,大部分又是来自河南新蔡一带的梅氏。第四阶段是后唐和五代十国,北方人为躲避战乱、赋税,大量移民南方。河南新蔡一带的梅姓无疑应在移民之列,移民多少,落籍南方何处,长江以北,大别山之南,有没有河南新蔡、汝南一带的梅氏移民?还需更多史料佐证。
宋代的大移民,大别山南北两大聚居区的梅姓参与了二次。第一次大移民是北宋的中后期。湖北和淮南都位居我国南北地域的过渡地带,每当我国南北对峙时,这一区域经常沦为南北交兵地带,受战乱影响,人口数量严重下降,经济残破。由于人口较稀,北宋中后期成为江西、福建等路移民的迁入地之一。《黄梅县姓氏志》记载的125个姓氏迁徙黄梅始祖,北宋有8个,均从江西和福建迁入。黄梅梅姓五大支系之一的君卿支系,始祖君卿公是在北宋建中元年,从江西武宁迁黄梅百花畈。黄梅君卿支系《梅氏宗谱》作了详细记载。第二次大移民是靖康之乱和南宋期间。“两淮之民,自虏骑入境,迁移渡江,散处浙西、江东诸郡”(隆兴二年臣僚言)。南宋年间,由于黄梅这一期间无战乱,是战乱区移民重要迁入之地。《黄梅县姓氏志》记载的125个姓氏迁徙黄梅始祖,有29个姓氏是在这个时间段迁入。其中江西20个,福建3个,河南2个,四川1个,广济(今武穴)和蕲春迁入3个。广济梅氏明代续修的宗谱序载,“邑人三百户耳,梅氏其著姓也。梅氏由江右迁广济,显于宋季。”黄梅、蕲春《梅氏宗谱》载,其始祖璘公,于北宋宣和年间,从江南复迁原籍广济黄泥湖西横。广济梅氏乾隆四十一年谱序载,“吾西横经南北五季,暨宋元之交,亦迁者大半,今又不知几矣。”是对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动荡,导致广济、黄梅、蕲春这一带梅氏族人不断迁徙的哀叹。

明代洪武年间的大移民,梅氏又是重要移民对象。明代移民形式有多种,仅涉及梅姓族群迁徙的两次移民分析,即明初洪武年间强制性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和元末明初、明末鄂东军事性移民。第一种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强制性移民。元代末年,天下群雄揭竿。大战期间,徐寿辉与陈友谅在黄州组织了自己的子弟兵,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长江沿线摆开战场,与朱元璋决一雌雄。据黄梅县有关史料记载,当战场移至紧临江西鄱阳湖的黄梅、广济时,陈友谅的大本营曾一度设在梅姓主要聚居区广济县梅川镇,朱元璋的大本营设在黄梅县濯港镇。黄州子弟多投入陈友谅军营,梅姓是其主要兵源。在这场生死厮杀的战争中,黄州区域内的梅姓人或逃亡他乡,或入伍战死沙场,或兵败被杀,或被朱元璋改编。朱元璋与陈友谅部在鄱阳湖地域大战期间吃过大亏,而陈友谅部战败后,还有大量败卒混迹民间,大明王朝建立后,成了不稳定的因素。洪武年间,朱元璋对这两个区域分而治之,实行报复性大移民,形成了历史上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朱元璋首先对陈友谅的根据地土著人口外迁,麻城的孝感乡和江西鄱阳瓦屑坝是大明洪武年间的移民集散地,最近的迁往德安府、最远迁川蜀云贵。到明洪武后期,湖北移民四川达80万,移民主要来自黄州府,仅麻城《孝感乡社区志》记载的梅姓户主就有207人,至今四川诸多地方,还保留有黄州祖籍的地名。在黄州府人口大量移民四川的同时,大量江西移民也在向黄州迁入,迁入黄州的江西移民氏族约占当地氏族总数的70%,迁入的民籍人口约30万人。《黄梅县姓氏志》载,有据可查的125个姓氏中,有41个姓氏是明朝前中期移民黄梅,其中从江西中北部移民姓氏33个,还有6个姓氏也是从江西移民黄州其他县而“过籍”黄梅。在41个移民姓氏中,有两支梅氏家族(受九公和荣四公)从江西湖口和安徽宣城迁徙黄梅,成为黄梅现有梅姓五大支系中的两大支系。而赣北移民黄州府的人,大部分应该是唐代藩镇割据期间,蕲州刺史李良安所迁江西2万余人的后裔。第二种是军事性移民。军事性移民有两次。一次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徐寿辉的大将明玉珍(随州人),奉徐寿辉令率部西征川蜀,入川将士大部分是黄州府人,得知徐寿辉被陈友谅杀害后,自立为帝、国号大夏。一些徐寿辉旧部入川投奔明氏,也吸引很多黄州、德安府人入川,军人和家属合计约40万人。黄州府是梅姓人的主要聚居地,迁入四川估计不少。明兵进入四川后,大夏国灭亡,明玉珍旧部被收编,就地安置。明军也就地驻守,家属随迁。在这种特殊的军事移民中,不少是黄州、德安府的梅氏家族。另一次军事性移民是明末。麻城因“奴变”原因,成为张献忠的根据地,特别是以梅、刘、田、李四大姓奴仆为主组成的“里仁会”5.7万人,被张献忠招纳后,别立一军,随其入川。张献忠败亡后,从黄州府随军入川的梅姓人大部分落籍四川,遍及云贵。

清代前中期,我国又出现新的一轮“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自明初湖广黄麻一带人口大量迁入,四川人口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明末清初,四川天灾频发,继之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社会动乱,各种性质的武装自立山头,各自称王,战争不断。张献忠数十万大军数次进入四川,各种武装的厮杀,明军的剿杀、清军与明军的对峙,四川人口大量死亡,土地荒芜。清朝统一后,放宽招民授官条件,延长垦荒起课年限(由三年延长至五年),携妻带子,准入其籍;入籍子弟,可一体参加科举;垦荒地亩,给为永业。湖广又大规模移民四川,占移民总数近60%,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黄州府又是重点移民区域,而梅姓又在移民之列。可惜缺少这方面的史料,没有具体迁徙数据。

1949年以后,新中国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改革开放前,主要是政府有组织的实施西北、东北等边疆开发性移民,大型工业项目、大型水电项目建设性移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推进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迈进,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市转移,向沿海转移。梅姓人与全国其他姓氏一样,纷纷走出乡村,先到南方沿海务工经商,再到中西部参与开发建设,继而出国“淘金”,走遍天下,散布海内外。

综上所述,梅姓在中国虽是小姓,但在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次移民活动中都是参与者。梅姓历史上的迁徙,从氏族的视角,诠释了中国历史上历次移民活动的时代背景、移民方式、移民过程、移民的特点、对中华文明的促进和发展,是一部浓缩了的中国移民迁徙史。 
 
三、梅氏族群迁徙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

历史上的梅姓族群迁徙,与其他移民一道,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是促进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人类社会早期,人口数量不多,聚居地范围有限,广大地域无人居住,或居住人口较少,生产力极其低下。依靠土著人口自然增长,形成区域一定程度的大范围开发,显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在很多地方,由于人口稀少,难以抗御自然灾害或外来的袭击,不仅得不到发展,而且人口面临灭绝的危险。移民能在短期内,使迁入地的人口快速增加,达到开发的需要。人口的快速增长,村落集镇的建成,加速了迁入区域的开发。笔者根据《黄梅县地名志》行政聚落区类地名篇,结合本人撰写《黄梅梅氏》实地调研统计,也给予了充分证明。黄梅13个乡镇有梅姓居住的自然村落256个,以梅姓始祖命名的古村落有90个,梅姓始居而以地势方位命名的村落也近80个。从商末梅姓人从中原迁徙黄梅北部开发开始,到宋明清大量梅氏迁居黄梅,开发黄梅中南部的湖区和沿江冲积平原,断断续续历时三千余年。他们从中原迁徙南方黄梅,带来了北方的旱作农业种植技术;从江南迁徙黄梅,带来了江南的水稻种植技术和抗御洪涝自然灾害的经验,为黄梅全域开发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二是促进了迁入地区的文化发展。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由人类创造的,也是依附人类而存在。人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在古代社会,信息交流主要依靠人工传播。而文化的传播一般是借助人的迁移和流动来实现。从文化水准较高的地区向较低地区移民,对迁入地的影响不会立即产生效果,但若干代后,迁入地文化水准会总体得到提高。有些移民虽是普通百姓,但因迁自较先进的地区,会对迁入地产生影响;迁出地有读书的风气,会对迁入地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移民的迁入,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为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每一次移民都会带来文化的传播、文化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产生新的人文气象。中国历史上战乱和灾害不断,中华文化没有中断,应该说也是靠移民得已保留。如迁徙南方的宣城梅氏士族,置业定居,耕读传家,唐末宋初成为大族,形成“上江人文首宣城,宣城旧族首梅氏”“宣城梅花遍地开”的独特宛陵梅氏文化现象,到宋明清时,在诗词、文赋、戏曲、书画、数学、天文、字汇编纂等方面,梅氏文化达到顶峰,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迁徙到黄冈地区的南北移民,既带来了中原技术和文化,也带来了南方技术和文化,在加速黄冈沿江大开发的同时,也促进了黄州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出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批文学大家、创立了以“二程”(程颢、程颐)“天理”为核心的学说,掀起了以李贽为首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出现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技术,李时珍、万密斋等名医大家。通过宋代的大移民,黄州府八属明代有进士321人,是宋朝的4.3倍,占湖北地区总数的28.8%。历史上黄冈梅氏也出现了不少文化世家,如麻城的梅国桢家族,继弘治十二年(1499年)梅吉举进士,梅国桢与二弟梅国楼和姊丈陈楚产,又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一门同榜三进士。仅隔21年,梅之焕又举进士。明代麻城文科进士10人,其中梅姓4人;武科进士4 人,皆为梅姓。文科举人21人,其中梅姓8人;武科举人2人,皆为梅姓。明代广济进士11人,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梅应春与弟梅应申参加科举,一门同榜两进士,其中梅应春累官礼部尚书。梅姓人在历史上的移民过程中,为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三是促进了迁入地区的民族融合。移民不仅开发了疆土,加快迁入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我国历史早期中原华夏汉族人口较多,移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中原为中心,通过移民呈散射状向周边非汉族地区扩展,将新移民区的原有非汉族居民融合到汉族;或将迁入汉族地区的非汉族移民,通过融合汉化,形成了今天以汉族人口为主的56个民族。在中原移民迁徙过程中,中原的梅姓人,是最早的参与者。如梅姓人在大别山南北无数次的迁徙,再向南迁徙越过长江,后又从长江以南迁徙长江之北,融合了所迁徙区域的少数民族,使之逐步汉化。如黄冈沿江地区,原属南蛮之地,只有少数土著蛮夷人,中原多次迁入移民,长期聚居一地,通过相互接触、相互通婚融合,逐步汉化。再后来江南少数民族因战乱,移迁江北,又被汉族区域同化,成为汉族的一份子。如明代期间的黄梅下乡开发,梅姓人是较大的族群。从江西迁入的移民,有非本姓人,入赘梅门,后代改为梅姓;也有在开发过程中,为免受欺负,依傍区域内人口较多的梅姓而改姓梅,为了让后代不忘根本,改姓梅氏的移民,在黄梅《梅氏宗谱》记载中,仍多多少少留有痕迹。

四是提升了中国的人口素质。移民不仅加速迁入区的开发、促进文化的发展,促进民族的融合,更重要的是促进人口素质的提升。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在身体素质方面,移民有利于避免近亲、同族间通婚,或在同一小区域间通婚。大量事实说明,移民的过程是一次痛苦的过程,也是一次优胜劣汰的过程。特别是早期战乱、灾荒中的人口迁徙,能够到达终点并且能生存繁衍下去的,往往是体力和智力的强者。每经过一次移民,人口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移民也能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无论原来的文化程度是高是低,为了要在新的地方生存和发展,移民不仅要保持发挥原有的文化优势,还必须吸收迁入地先进文化中的有利因素。因此,在迁入地定居的移民,文化水准、生产技能,一般都会比迁出地时高。由于接受多种文化的影响,移民和移民后裔中出现更多的人才并非偶然,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参考文献]
[1]《中国通史》徐继素、陈君慧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
[2]《中国移民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黄州府志》(明清 点校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
[4]《黄冈市志》黄冈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崇文书局2004年出版。
[5]《蕲州志》(明—清全五册)蕲春县地方志办公室2009年重刊,
[6]麻城市《孝感乡社区志》王红灯、刘明西主编,新疆文化出版社2016年出版。
[7]《黄冈文化简史》黄冈市政协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
[8]《黄梅县志》清乾隆五十四年,2017年重刊点校本。
[9]《黄梅县志》黄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
[10]河南省《新蔡县志》清乾隆六十年修,民国22年重刊。
[11]黄梅县《梅氏宗谱》2010年续修。
[12]黄冈县《梅氏宗谱》民国三十四年续修。
[13]广济县《梅氏宗谱》民国十八年续修、2021年续修。
[14]蕲春县《梅氏宗谱》2010年续修。
[15]《黄梅县姓氏志》黄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海豚出版社2017年出版。
[16]《黄梅县地名志》黄梅县民政局、黄梅县史志研究中心、黄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海豚出版社2019年出版。

作者简介

梅学书,退休公务员,喜爱文学,著有散文集《俚语乡俗总关情》。他的散文通俗易懂,语言优美,深受读者喜爱。

【链接】王文静 | 四月

记忆中的苕藤爪

为何“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

挪步园惨案(二)

弘度绝美诗词十二首

魅力黄梅         这种鄂女!

王亚纯 | 东山问梅洗心尘

鄂东文史哲 编委会

顾问:周慧  刘光天

主编:李滨

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龙静、朱文霞、何国彩、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柳景钢、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蒋国雄、蔡群

执行副主编:龙静  柳景钢

联络部以姓氏笔画为序):文战华、王汶柱、石阳艳、李九华、李凤清、严凤琴、周向春、桂文林、涂向阳、梁文雄、黄赞煊、蔡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