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证不治病5-11

 钟家台 2022-05-10 发布于湖北省

痰瘀蒙窍、心神受阻的异常,有的为突变,可能瞬间发生,有的为渐变,有一定的过程,与肝血的濡养和肝气的疏泄等的因应调节密切相关。肝和心是母子关系,如果肝的调节作用能够消除心的这种异常变化,恢复心神的因应协调性,舌头发硬的情况就会消失,反之,肝之气血奔逆上窜,中风就发生了。形态医学需要有形态学的证据,形态学的证据一般都是“病”已成之后才显现出来,自我感应的舌头发硬,在形态改变之前出现了,是内风欲作的表现,此时如果能够柔肝养血祛风,就能够阻断痰瘀蒙窍、传变心神的发生。等到仪器看见了,“病”已成了,不亦晚乎!

舌象现在很容易失真,口香糖、含片、零食,还有病人养成的刮苔习惯,把苔色、苔质都改变了,舌质也受到很大影响。舌苔是胃气上潮的反应,刮苔日久,损伤味蕾,胃气对饮食五味感应性差,吃什么东西都没有味道了。还有不少病人,习惯吃含片,喜欢喝饮料,舌苔不是红的,就是黑的,或者黄的。特别有些药片糖衣的颜色,半天都下不去,总有那么一片染色。

现实条件对面色、脉、舌、音声等干扰很大。卡拉OK会声嘶,饮料会染舌,熬夜会伤神,化妆美容会易色,四诊特别要注意去伪存真。“观其脉证”的“无失气宜”,要了解病人就诊前的情况,熬夜没有,喝饮料没有,卡拉OK没有,化妆没有。卡拉OK了,声嘶可能就与用声过度相关,抹了口红唇色艳红,饮料可能改变苔色。望诊、闻诊、切诊,结合问诊,从“气宜”中去辨别真假。

中医的望诊、闻诊、切诊,贵在疾病现象之真,病人找中医看病,最好不化妆,素面朝天,本色就诊,在就诊前,能够平心静气地休息一段时间,四诊获得的资料,生命可靠性就高一些。2014-6-13

四、症状

目录

1.疾病现象与症状

2.书面症状与临床症状

3.症状的四个属性

四、症状

疾病现象对于中医和西医没有两样,都属于感应感知的对象,在没有进入医生的理性思维之前,都属于自然自在的客观。疾病现象的自然自在,经过某种文化理性感知、感应后,就转化为带有一定理论色彩的症状,然后才进入本质化的思维加工过程,被赋予某种本质内涵。

1.疾病现象与症状

疾病现象是患者反应出来的异常的生命现象,既有有形反应如各种体征、实验室结果,也有无形反应如不适感、性格异常;既可能表现为非正常的音、声、气味,也可表现为可见可触的疹、块、影像;既可以是他觉的,也可以是自觉的。

疾病现象转化为症状后,就不再自然客观,带有主观意识,是理论逻辑作用自然客观后的结果。在没有本质化之前,这种结果-症状,还属于疾病现象范畴,症状名是疾病现象的文字反映,不同的是,疾病现象是自在的,症状是理论确定的文字反映。

症状在古代文献主要指病人的异常感觉,多脉症并称,现在“习惯上,将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通称为症状”。(2001年版《中医基础理论》)它是对病人的异常感觉和临床非正常状态(包括体征和各种检验、影像结果的异常,本书的症状含义即此)的泛称,是机体非正常状态的外在客观现象的一般概念。

疾病现象多种多样,有的是生命感应的,如面色、舌象、脉象等,仪器无法确定,只有通过描述、形容、比喻等文字化的方法,来反映客观的疾病现象。对疾病现象的描述、形容、比喻等,也是一种规范,是将某一个具体的疾病现象与其他疾病现象区别开来的一种文化手段。

症状来自疾病现象,是疾病现象的理论反映。疾病现象是本,症状是标。不同的是,临床症状产生于就诊病人的疾病现象,自然客观性是基本属性;书面症状是理论确定的,大多时候具有本质化的特征,即症状是具有特定本质的症状,是证明某种疾病本质的证据。

2.书面症状与临床症状

症状属于疾病现象范畴,是主体认识疾病现象的结果,既是临床医学的事实基础,在书面成为说明病情的证据,是理论构成;又是“辨症求机”的入手处,在临床为疾病各种现象,是自然客观。临床存在的症状是医学的客体,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书面存在的症状是医学的主体理论,从一般意义反映了某种疾病性质。

书面症状,是对疾病现象进行界定、规范形成的概念,是理论文字的、彼此区别的,在一定的书面语言环境,具有一定的证据价值。临床症状,是生命实际的、相互联系的,本于就诊病人的疾病现象,是医生遵循症状的理论规范,客观地收集和确认的结果,在没有“辨症求机”之前是客观的,没有任何的证据意义,只有“辨症求机”之后,才能上升为疾病本质的临床证据。

临床症状,不以医生意志为转移,医生只有运用理论工具去认识它,不能自以为是地规定它,它的真实性取决于医生的客观态度和四诊水平。书面症状就不同了,它属于医学理论,概念是确定的,与疾病现象的对应关系是确定的,不能随意改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