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老照片,李鸿章坐步辇暮气沉沉,袁世凯个头不高却英俊勇武

 古稀老人赵 2022-05-10 发布于北京

自1839年摄影术在西方诞生以来,就改变了人们认知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仅仅几年后,它就随着鸦片战争来到中国。最初的时候,从黎民百姓到王公大臣对此都是“退避三舍”,站在面前无不瑟瑟发抖,担心灯光一闪,就会把自己的魂给招了去。后来西学东渐,那些“奇巧淫技”也就褪去神秘的光环,世人才开始慢慢地接受。可面对镜头,那充满好奇的眼神无不显示当时国人的闭塞。

一对乞丐父子,满眼里都是绝望的神情,人生的至暗时刻莫过于此。“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清末社会纷争不断,面对洋人的巨额赔款,清廷将其转嫁到百姓身上,国库亏空,民不聊生。很多人除了背井离乡别无他途,疲弱之民遍野,苟且营生成为常态。

清末京城街头的马戏团,一只熊在场地表演节目,招来很多人围观。熊虽然是易怒的动物,可经过驯化还是性情大变。那时候人们是没点防护措施,一旦真有险情也是避之不及吧。

大户人家的女子,正躺着休憩。床榻上摆着大烟管,还有精致的烟灯,烟签子。清末鸦片已经自产自销,鸦片税更是成了大清五大税种之一。鸦片成了公子哥的喜好,也成了女子不离身的玩意。到底是大户之家,用着绣了豹子的地毯,难得一见。

大清末年的剃头匠,难得有空闲,翘着二郎腿。眼前是他的行头,剃头摊子。清初,清军入关后就开始“剃发易服”,理发匠也就应运而生。无论街头还是巷尾,都有人用扁担挑着理发工具吆喝摆摊。一条方凳,一个火罐,客人听闻而来。边理发,边家长里短!

坐步辇出门的李鸿章,已经是老态龙钟,暮气沉沉。他可以说是晚清最忠诚的汉臣,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他的洋务运动给大清续命半个世纪,每一次出场都是危难之际。尽管成为大清的“背锅侠”,可真正的决策权还是慈禧太后抓着。他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还在据理力争。签订《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泣血而亡。慈禧痛哭不止,失去了“再造玄黄之人”,在京师为他建祠堂,这在整个清史上,汉臣于京师建祠仅此一人。

拔牙的场景,一个敢治一个敢拔,连麻药都没用,医疗器材更是扔了一地。不是“艺高人胆大”,而是愚昧无知。

美丽惊艳的旗人女子,站在那里颇具风情,模样比影视剧里的格格还美几分。身穿袍服,头顶大拉翅,旗人贵妇的典型打扮。

将要被处决的义和团战士,跪在地上,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威风,一旁还有洋人在监斩。八国联军侵华,源自慈禧相信义和团能够“扶清灭洋”。可刀枪不入,神功护体最终还是干不过洋枪洋炮。大量的义和团战士被清兵和洋人俘虏,杀的杀,砍的砍,轰轰烈烈一阵风。明明是“杀鸡儆猴”,可围观的百姓却义愤填膺,该杀!麻木不仁,愚昧不堪,可悲可叹!

一位龟奴扛着一位妙龄女子出门陪客,身后人来人往,已经见怪不怪。女子出身低微,置于青楼,只能卖身求生。

坐轿子出行的慈禧太后,作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女人,走哪都是排场十足。太监宫女跟了一圈,右边就是李莲英,身材单薄,一脸麻子。左边是身高马大的崔玉贵。二人都是她宠信的太监,尤其是李莲英,官居二品!

身穿新军制服的袁世凯,目光如炬,他个子不高却英俊勇武。“庚子事变”后,慈禧回銮,领教了洋人的厉害。清廷也开始进行改革,“预备立宪”。虽然走马观花,可训练新军却走在了最前头。李鸿章临终前推荐了袁世凯,袁世凯受到重用,成为北洋新军的掌权者。别看他个子不高,却也是治世能臣,清政府花巨资组建的北洋新军,最后在袁世凯的主导下成了大清的掘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