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来重建莱阳72牌坊?

 文豪学者 2022-05-10 发布于山东省

牌坊是中华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和忠孝节义所立的门洞式建筑物,具有纪念作用,也有祭祖的功能。

明清时期,莱阳呈现出经济繁荣,文风阜盛,科第连绵的盛明景象。这一时期,莱阳仅进士就考取了122名,居全省第三位。

清朝,为表彰功勋,宣扬礼数,莱阳盛行立牌坊之风。到清朝中期,莱阳城里的大小牌坊有七十二座,遍布大街小巷,成为县城的一道风景,这在整个北方极为罕见。

据《莱阳世家科名》附载,72座牌坊分布大致如下:西门里11座,东门里东西街2座,南门里2座,东关南北各1座,城隍庙东十字路口16座,丁字街1座,蚂蜡腿街3座,小集街南头7座,草市街5座,游仙宫4座,大寺街东19座

文章图片1

明代中后期,莱阳大理石被发现并开始使用,因质地细膩,条纹华丽,被视为宝物,称为“文石”。清代中后期,莱阳大理石逐渐为外界所知,在北方享有盛誉,并多次被朝廷征用。这期间,大理石制作的牌坊雕镂精好,形势巍峨。

文章图片2

民国初年后,牌坊部分被拆除。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代理县长孙乐山又强令大规模拆除。后经战乱、社会动乱,剩下的十几座牌坊,“文革”后已荡然无存。

虽然七十二牌坊早已踪影全无,但其中多数,其名称、匾额、题记、位置等,史料留有较详细记载,甚至残存到60年代的几座牌坊,一些古稀老人还留有记忆。

72牌坊是莱阳辉煌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留在莱阳人民心中的美好回忆。我们应该更好地挖掘,并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目前原地重建已不现实,可考虑以主题公园的形式,集中重建。

期待政府根据城市发展,做出统一规划,可采取招商引资,或吸纳社会资金的方式,为莱阳增添一处独特的文化景观,彰显莱阳辉煌的历史,造福子孙后代。

文章图片3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