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弱者道之用”:农业起源的人类主观因素分析

 昵称37581541 2022-05-11 发布于江苏省

【摘  要】关于农业起源的环境变化说、人口压力说、技术进步说,都未能就农业的起源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在前农业时代,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人类很可能是以整个生物界中相对弱者的身份或地位出现的。生存劣势迫使人类积极探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生存能力与生存空间,此或是原始农业起源的契机之一。在满足基本饮食需求以维持生命的问题上,人类被迫接受“广谱采猎”模式,起初只是对不稳定的食物资源的一种动态适应而已。人类选择生存环境不太严酷的中纬度地区,在资源的供给与胁迫交互作用下,迫使人类在采集渔猎之外谋求新的生存途径与方式。“弱者道之用”,人类的农业活动是基于自身的弱质性而被迫采取的应对外在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方式,是权衡利弊得失之后自我选择之结果。

【关键词】体能弱质;生存劣势;广谱采猎;善假于物;农业起源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起源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农业何以起源的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长久关注。截至目前为止,虽然关于农业起源的问题形成了诸多学说与见解,客观地说都未能就农业的起源形成令人信服的结论。在距今大约10000年前后,世界各地在合宜的地理条件下,几乎同时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它表明农业起源可能是人类发展到某一时间节点上出现的产物,否则难以解释何以在这一时期农业起源,而不在于此前或此后。当然作为人类的产业活动,最应关注的恐怕还是人的主观因素在农业起源中的作用与影响,而此前往往过分强调了客观环境的作用而恰恰忽略了人类自身。

在农业起源进程中,人类自身的主观因素与作用有必要厘清,也就是说必须对人类在当时自然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类应对自然与维系生存的能力,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在前农业时代,人类的自然生存能力与当今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不可相提并论,而在很长的历史时段里人类很可能是以整个生物界中相对弱者的身份或地位出现的。知不足而后进,生存劣势迫使人类积极探寻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生存能力与生存空间,此或是原始农业起源的契机之一。本文试图在对现有的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诸多解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人类主观因素在农业起源中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对农业起源问题提出一些有别于既有观点的认识与看法。

一、农业起源理论的质疑与思考

学术界对于农业何以起源已经有了很多种较为流行的理论成果,摘其要者,大体有如下几种:

(一)环境变化说。主张环境变化说的学者认为,农业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而伴随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转变的外在客观环境是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农业正是在这样一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下,伴随人类采集食物和狩猎动物能力的加强而出现。这一观点固然对全球各地大体在相同的时期产生农业的客观现象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但气候变暖带来的重要变化是动植物资源的进一步丰富与充足,一个很可能的客观结果是人类更进一步有赖于采集渔猎,而不一定要通过艰苦的农业活动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农业的起源很可能是环境供给与胁迫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过于丰饶的自然反倒不利于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二)人口压力说。主张人口压力说的学者认为,农业是伴随早期人类数量的急剧上升,为解决食物的不足的现实情况而产生的。然而目前对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即农业起源阶段人口总数的量化估计,学术界尚难给出比较客观、准确的结论。过分强调人口压力,意味在人类的初始时代简单的采集渔猎活动就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再生、自补能力,这样的说法显然有夸大人力作用之嫌。在这一前提之下,人口压力的因素或不宜被过分夸大,食物资源短缺的现象是否在人类早期历史中出现过亦值得进一步讨论。

(三)技术进步说。主张技术进步说的学者认为,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掌握了诸多利于维生的技术,例如对火的利用,制造简单石器的技术等,进入新石器时代,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可以狩猎采集的动植物种类得以增加,农业正是在人类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之中得以产生的。固然技术进步说或是农业起源的契机之一,但是人类何以没有依赖技术进步提升采集渔猎能力而选择了对自己来说相对陌生或比较艰苦的农业生产活动?如果不能比较圆满地解释这一问题,技术进步导致农业起源说则难以自立。

二、体能弱质与广谱采猎

在极为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人们尽管初步掌握了对火的利用技术,也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石器加以利用,然而依然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其生命过程与野兽没有根本区别。在农业产生以前,尚不具备“人猿相揖别”的主客观环境与条件。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早期人类在相当程度上虽然具有动物的共有属性,但是在猎食动物与采食植物的能力方面人类与动物相比又往往显得优势不足。当时居于食物链最高端的肉食猛兽,猛兽者虎豹熊罴之属也,它们凭借凶猛的性情、强健的体魄、尖利的牙齿,可以猎食到任何它们所钟爱的食物。植食性动物如牛羊马鹿兔等,虽然与肉食性动物相比属于弱者,但是它们通过臼齿磨食、复胃反刍,对纤维素具有更强的消化能力。自然界中广泛生长的、产出量较大的草类植物,提供了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来源。唯有人类介乎二者之间,在狩猎动物方面,早期人类对于大型猛兽一般是避而远之,即便偶有捕猎活动也往往需要采取群体行为加以围猎而不能独立完成,并且经常伴随着不可预料的意外与危险。所以人类早期的狩猎活动,更多地侧重于捕食一些较为温顺的、宜于获取的中、小型草食动物。在采食植物方面,或与人类自身的体质结构相关,一般无法直接食用植物茎叶,而仅仅能够食用植物某些特定的籽实、块根等。由于受到植物生长、成熟周期的影响,籽实、块根类食物的供给往往呈现出明显的断续性特征,并不是每时每刻即可获取的。据此而言,在历史早期人类维持生存的能力与其他动物相比便体现出了自身固有的弱质性。

在满足基本饮食需求以维持生命的问题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空间是相对狭小的。人类不可能像肉食或草食动物一样选择某种相对单纯的觅食对象(或肉食或草食),而被迫接受“广谱采猎”模式。所谓的广谱采猎,实际上就是有什么吃什么,包括采集植物果实、根茎、籽粒,河湖中的鱼蚌水产,陆地上的畜禽动物等。具体情形可以多种多样,依各地的自然条件而定。广谱采猎,其中所蕴含的困难与危险是显而易见的,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淮南子·修务训》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令人有“哀民生之多艰”之叹。

这种广谱采猎形式,起初只是对不稳定的食物资源的一种无奈的动态适应而已。但人类缘此而接触与认识了多样的自然界,而没有像其他动物那样“单科独进”,多了进化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复杂的采集渔猎对象、不稳定的食物来源,迫使人类强化了对某些动植物资源的特别关照与培育,并由此迈出了走向农业起源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步。

三、生存弱势与中纬度选择

在农业历史研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世界各地的早期农业文明基本都产生在中纬度地区。何以如此?或与早期人类的地理环境选择有关。

《礼记·礼运》讲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未有宫室、未有火化、茹毛饮血,较多地反映的是原始人类的社会发展水平,唯有“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揭示了人类原生性的生理与体质制约。兽有毛、禽有羽,覆于身而护于体,给了它们较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人类的生存与活动范围则受到了诸多限制。一方面,人类个体的孩提时代相对于大部分动物显得更为漫长一些,婴儿在较长的时间里无法自理生活,需要成人的更多照料;另一方面,人类迁徙移动的能力或亦与动物存在差距,人类无法像走兽一般轻易地穿越丛林,不能像所有飞鸟那样翻越山岭,不能似鱼鳖那样游弋江湖。因此在采集渔猎时代,人类除非以某种不可抗拒的原因而被迫迁徙外,一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居住与生活区域。

无论是海拔还是纬度因素形成的高寒地区,相对严酷的地理环境条件构成人类生存活动的重大制约因素,所以在人类早期除了个别特殊的狩猎部族以外往往是人迹罕至之地。低纬度地区湿热资源丰沛、植被茂盛,草木之食不艺而用,蛤之肉不贾而足。过于丰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之手,仿佛儿童离不开引绳一般。采猎资源的相对充裕,反倒在客观上推迟或延缓了农业发生或进步的历史过程。最为关键的是低纬度地区的蛇蝎猛兽、霉腐蚊蝇、瘴疠疫疾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故至秦汉唐宋仍有谪戍江南以为惩戒者

在未有麻丝之前,人类不可能皆“衣其(兽禽)羽皮”而用之,所以他们比较着意于选择不太严酷的生存环境,中纬度地区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乃其首选。相形之下,中纬度地带的生物多样性介乎高纬度与低纬度之间,既能提供人类生存的某些基本条件又存在着某些明显的制约因素。资源的供给与胁迫交互作用,迫使人类在采集渔猎之外另外谋求维持生存的途径与方式。中纬度地区四季相分,动植物的蛰兴荣枯周期显明,人类在这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对于生物的生命过程的观察易于细化、深入,从而也更能深刻地了解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为农业在中纬度地区的产生提供了观念认知上的前提,这或是此后世界各地早期农业文明基本产生与中纬度地区的契机之一。

四、知不足与“善假于物”

人类最初或许并不是自然界生存或适应能力最强的动物,然而“弱者道之用”也,正是这些不足留给了人类更大的进化与发展空间。

在弱肉强食的洪荒时代,残酷的物竞天择规则往往使能者升华而不肖者瓦解。人类要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不断地弥补、提升、发展自己的应对与生存能力。“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为了弥补个体能力之不足,人类选择了聚处群居。通过社会群体协作以应对比较严酷的生存与自然环境,它使社会内部个体的生存能力远远超过脱离社会的个体的生存能力。人类奔走不及鹿兔、格斗难敌虎豹,然而合众围猎却可以做到以弱胜强、以慢胜快。《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美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于焚荒而猎、刀耕火种,则使“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用火甚至成为有效的攻防手段与生产方式。恩格斯在评价人类用火的成时就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荀子《劝学》曰:“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假于物,或是人类在生物界逐渐改变劣势而进一步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六畜除有肉食之用外,犬可狩猎、鸡可报时、牛马可役使,成为人类生活、交通甚至生产活动的好帮手。而武器、工具之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攻防与生产水平。

人类早期的渔猎活动虽然充满剌激与风险,但是它毕竟能给人类带来肉食的美味;人类早期的采集活动虽然乏味与单调,但是它毕竟能让人类享用一份难得的闲暇;而动物之繁育、作物之种植,往往需要人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漫长的时间等待,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人类是不会主动地选择农业活动的。人类的农业活动,也正是基于自身的弱质性而被迫采取的应对外在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方式,是权衡利弊得失之后自我选择之结果。

单凭采集渔猎的生活方式,把维系人类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对自然界的随机性利用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在自然界食品供应总量盈余的情况下,季节或周期性的食品短缺仍会给人类的生存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了保障食品的不间断与平衡性供给,促使人类根据自身的捕猎能力,有选择性地驯养较为温顺的狗、猪、牛、羊、鸡等畜禽动物。既能满足肉食美味的需求,又可规避在狩猎过程中遭受凶猛动物的攻击性伤害。选择性地关照、种植一些可供采食的植物资源,虽然没有单纯采集那样轻松愉快,但是毕竟缘此而减少了频繁的迁徙过程。正是在这一层次上,人类凭借特有的智慧使他们和其他动物相区别,跨出了由利用自然到改造自然的关键性一步并由此导致了农业的起源。

五、“弱者道之用”与农业起源

“弱者道之用”,柔弱之道在道家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思想的产生可能源于直观的自然现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则长生、长存、长久,柔弱即不争,“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长久”。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由此在人与万物间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受此思想认识与价值取向之影响,在人类发展历史的研究中,人类至上主义往往成了预设的前提与条件。其实人类初始阶段的弱质与劣势性勿庸讳言,“弱者道之用”或正是阐释农业起源问题之正解。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时代,弱者为了谋得生存,会想出很多的办法、做出许多应对性的设计,甚至不惜退而求其次。大概就是这等原因,人类才会一步步进化发展到今天,以至于以“柔弱胜刚强”。

当前学术界关于农业起源的流行观点,无论是环境变化说、人口压力说,还是技术进步说,都是基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忽视了人类主观因素所起的作用,因而具有局限性。农业起源的主观因素在于人类自身的弱质性特征。由于自身的弱质性特征,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空间相对狭小,且面对着复杂的采集渔猎对象和不稳定的食物来源,人类不得不强化了对某些动植物资源的特别关照与培育;同样,由于自身的弱质性特征,人类大多居于宜于生存的中纬度地区,这里四季相分、动植物的蛰兴荣枯周期显明,既有自然供给又有自然胁迫,利于农业的发生;此外,由于自身的弱质性特征,人类形成了“善假于物”的生存智慧,为保障食物的不间断与平衡性供给,有选择地驯育草木鸟兽,走向了农业生产的历程。“弱者道之用”,正是人类的弱质与劣势性特征,最终促成了农业的起源。

[收稿日期]2018-06-2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13JZD036)

[作者简介]樊志民(1957— ),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李伊波(199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专门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农业史。

原文刊登于《中国农史》2018年第5期,为适应微信风格,删除了注释,请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