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湿热下利证 | 白头翁汤证——附思维导图

 道之中 2022-05-11 发布于四川省



371、373

条   


   

   

   

   

原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371)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373)

这段主讲:辨湿热下利证。

讲解:

本证成因: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或大肠湿热下注。

主症和病机:下重即里急后重,这是由于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或大肠湿热下注所致。火性急,暴注下迫,故里急;湿性缓,重浊黏滞,故后重。因此里急后重是典型的湿热下利的临床特征。后世的医学家称,有一分里急就有一分热;有一分后重,就有一分湿。湿热腐破血络,大便中往往夹有红白黏液或脓血。因此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便是本证最主要的两个症状。欲饮水,是由于湿热互结,津液不化,以及下利伤津,热盛伤津,致使津液不足所致。证属湿热内盛,因而常伴有发热、腹痛、舌红、苔黄腻等临床特征,治用白头翁汤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鉴别:白头翁汤证与桃花汤证,皆可见有下利便脓血。但桃花汤证为肾虚关门不固,脾虚不能摄血,因此见下利滑脱,大便脓血,所下脓血颜色晦黯不泽,腥冷不臭,绝无里急后重之感。治宜温中祛寒,涩肠止利。白头翁汤证为大肠湿热或肝经湿热下迫大肠,因此见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脓血鲜红夹有白色黏液,伴口渴,腹痛,治宜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注家一般把白头翁汤证看成是厥阴湿热下利的代表证候,这就需要注意和太阴下利、少阴下利相鉴别。太阴下利以太阴脏虚寒证为代表,其特点是大便稀溏,自利不渴,其病机是脾阳脾气虚衰,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少阴下利以少阴阳衰阴盛证为代表,其特点是下利清谷,完谷不化,自利而渴。其病机是肾阳虚裘,火不暖土,腐熟无权。厥阴下利,以厥阴湿热下利为代表,其特点是里急后重,便脓血,渴欲饮水,腹中痛。其病机是肝经湿热下迫大肠,或是大肠湿热。

治法

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方剂

白头翁汤。

方义

白头翁苦寒,善清肠热而治毒痢,又能疏肝凉血,是治疗热毒赤痢之要药。秦皮苦寒,能清肝胆及大肠湿热,与白头翁配伍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坚阴厚肠。四药相合,共奏清热燥湿,凉肝解毒,坚阴止利之功,也是清利大肠湿热的良方,为临床治疗热利下重的重要方剂。

现代临床用其治急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皆有可靠疗效,既可作汤剂口服,也可用煎液保留灌肠,笔者在临床应用时,常加较大剂量的马齿苋等,疗效颇佳。就临床所见,痢疾多属大肠湿热下注所致,在一般情况下,不一定有肝经的湿热。但白头翁汤也确实有清利肝经和肝胆湿热的作用,有报道称,将其加减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颈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带状疱疹、泌尿系感染、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等,都可获得疗效,这些病证的病位,皆为肝经所过,如果辨证属肝或肝经湿热者,即可应用。由此可见本方清利肝胆或肝经湿热的功能,应当是客观存在的。


   

   

   

   

配图

01

思维导图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特意做了张思维导图供大家学习和理解。


       

       

       

高清导图加小编微信进社群获取

02

漫画说伤寒论


       

       

点击此动图进入漫画版伤寒论


       

03

漫画说金匮要略


       

       

点击此动图领取《图说金匮要略》PDF高清原版


       

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