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生活文化”的“文化生活”活动教学

 三平斋 2022-05-11 发布于广东省

    摘要:一线教师常感觉《文化生活》教学味同嚼蜡、淡如白水,不能较好地实现学科价值和课程目标。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教学理论,可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师生参与的基于“生活文化”的活动来实施文化生活活动教学,以生活为起点、主题为支撑点、活动为生成点、实践为原点和终点,注重学生兴趣、着眼学生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关键词:生活文化;文化生活;活动教学
    作者简介:陈式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高级教师

    文化一词最早出自《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文化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回归生活,文化观乎人文、教化于人、默化于心、贯之于行。现行《文化生活》模块涉及知识相对简单,理论观点教育内容较多,许多一线教师感觉该模块教学味同嚼蜡、淡如白水,不能较好地实现学科价值和课程目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味文化、品味文化、甄别文化、选择文化、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教学理论(即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师生参与的基于生活文化的活动来实施“文化生活”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品”文化,在文化中“享”生活,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一、“文化生活”活动教学内涵
    “文化生活”活动教学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以生活文化现象为教学的情景和契机,把文化生活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文化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让学生在体验、参与生活文化活动及自身的感知、感悟、反思、思考等思维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理论的旨趣、学习的价值、行动的力量,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生活文化处处有
    生活文化处处有,人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礼尚往来皆文化。吃饭有饮食文化、喝茶有茶文化、饮酒有酒文化、穿衣有服饰文化、住房有建筑文化、交往有礼仪文化、过节有节日文化、祭拜有祭祀文化等。对于一个人来说,生活文化主要是从自我的姓名、语言、饮食、阅读、才艺、德行等文化因子开始,不断扩展到家庭、学校、家乡、社会、世界等文化分子,共同构成人的基本生活文化生态。
    三、基于“生活文化”的“文化生活”活动教学
    下面以《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为例来探讨文化生活活动教学。本单元活动教学由师生共叙“说名解姓”活动开始,体味生活处处是文化,开启一段文化之旅;围绕“共建书香门第”主题活动,共营育人文化环境,同创文明之家;开展“铭铭(座右铭、格言)我心,励我前行”实践活动,感悟文化力量,共享文化之能;举办“感动接力,向经典致敬”文化作品推介活动,齐思文化魅力,共赏文化之美。 
    (一)活动一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花朵” ——“说名解姓”谈文化
    生活是活动教学的起点,姓名是一个人文化的开始。中国人的姓名作为个人社会化的符号,不仅是个称谓,更有许多文化寓意和美好期待。姓名寓意源远流长,是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是社会、时代人文的一种缩影,更寄托着长辈对下代的人生期待。了解中华文化隽永之美、品尝中国姓名寓意之味,就从最熟悉的名字开始。 
    活动目的:1.了解中国百家姓,知道自己姓氏的起源和历史;2.知道自己名字的含义和父母的美好期待;3.了解汉字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从而理解中华文化魅力和丰富内涵,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觉;4.加深同学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5.以名励志。 
    活动内容:1.了解。每个同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父母交流等方式,了解自己姓名的深刻含义、父母起名的美好寓意。2.分享。在班级和同学一起分享“姓的由来、名的寓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名字的特殊内涵、父母的美好祝福。3.寻找同名人。上网搜查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名人,以其经历激励自己。4.以名励志。把父母的美好期待转为行动的目标和方向,不断激励自己。 
    活动时机:高二上学期第一课第一框《体味文化》。
    实践反思:立足于生活文化的“说名解姓”活动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是文化,促使他们善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寻觅生活中的真、善、美。可见,
    生活是活动教学的起点,文化生活活动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兴趣,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文化经验,把学科知识还原于具体的生活文化情景和真实的生活文化中,注重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规律,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让学生想学、能学、爱学。
    (二)活动二 “书香校园、文韵学堂”——我的“书香门第”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来实现。通过“书香校园、文韵学堂——我的书香门第”主题活动开展,为师生构建一个书香氛围、物质载体、读书活动、读书组织,实现文化育人功能。
    活动目的:1.创设书香环境,实现文化育人。2.在活动中提高自己文化选择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活动内容:1.书香校园建设。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校园文化氛围;创设校园阅读,开放学生阅览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校园书架,进一步完善校内各场所的书架、读报栏,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2.文韵教室建设。每班集思广益,建设有班级特色的书香氛围、学习园地、黑板报、班刊、番号、班名等等,要求主题鲜明、题材新颖、内容有创意;完善班级图书角。3.书香方寸建设。每个同学的书桌要求有文化特色,要求整齐干净美观,有文化底蕴。4.营造书香班级氛围。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制定相应的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督促、激励学生积极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5.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让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言名句、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6.学期末进行“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评选活动,并进行表彰。 
    活动时机:在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的影响》一课教学使用。
    实践反思:通过营造文化之“家”主题参与活动,让学生真实参与,切身体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实现了活动育人,以文化人。可见,主题是活动教学的支撑点,文化生活活动教学需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围绕教育目标,巧设各种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亲身体验、深刻感悟、养成能力、习得素养。在“文化生活”第一单元中,要感悟生活处处有文化,可以开展“寻找身边的文化”调查活动;围绕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可以进行“从电影票房看文化的经济价值”研究性活动;要感受文化作用,可以举行共听一首歌(例如义勇军进行曲、马赛曲、莉莉玛丽)分享活动等等。
    (三)活动三“感动接力,向经典致敬”——我喜欢的       (书、画、歌、作家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教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开展“感动接力,向经典致敬”活动。
    活动目的:1.通过阅读、欣赏经典的一本书、一幅画、一首歌、一个作家、外国文艺、中国文艺、建筑,了解和理解其内涵,深入思考其为什么能成为经典。2.感受文化的力量、欣赏文化的魅力,体味文化对人的作用。
    活动内容:1.感动接力。师生向大家推荐一本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书(画、歌、作家、建筑等),写上感动理由,推荐的意义,然后把这书画捐给学校,学校做一个长廊,陈列这些书画, 任何老师、学生都可以任意取架子上的书阅读。2.最佳推荐奖:根据推荐分享表现,评出最佳推荐奖。
    活动时机:适合在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一课教学使用。
    实践反思:本活动通过引领学生经历“自读的感(读、写、思活动)——分享的悟(感悟、感想、感思活动)——推荐的理(阐述、分析、行动等活动)——成长的乐(思维成熟、素养习得)”四个活动环节。学生在读书、荐书、享书的行为活动和自身思维活动中感思文化魅力,共赏文化之美,培育文化素养,引领文化生活。可见,活动是活动教学的亮点和生成点,文化生活活动教学需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体验社会生活及自身的思维活动中理解知识的内涵、理论的旨趣、学习的价值、行动的力量。正是因为活动,让学生有了思考的自主、行动的自觉、探究的自发、参与的自为。活动既包括课堂的听、说、读、写、思、做等活动,也包括课外思、探、行、写、做等活动;既有个体自我活动,也有师生互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等群体活动;既有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社会活动,也有在社会活动基础上经历感知、感悟、感想、反思、辨析、质疑、推理、提炼、抽象、概况、总结等思维活动。
   (四)活动四  “铭铭(座右铭、格言)我心,励我前行” ——我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座右铭。例如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数学家苏步青的座右铭是“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去做”等等。通过班级座右铭分享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活动目的:1.感悟文化对人的影响;2.通过座右铭激励自己成长。
    活动内容:1.选定。座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1)自题;(2)选择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3)请人题。2.分享。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选定该座右铭的理由和期待达到的效果。3.行动。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例如笔记本扉页上,或贴桌上、或贴在教室的公开栏中)以便激励自己;同时邀请同学、老师、家长监督自己。4.感悟。一周后、一个月后、一学期后进行总结,反思、感悟。5.评定。对激励效果明显的同学在班级公开表扬和鼓励,并且在班级进行分享。
    活动时机:适合在第二课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一课教学使用。
    实践反思:开展“座右铭”活动教学,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感悟文化的力量,而是借助这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储备文化能量,以铭励志,伴己前行。文化生活的活动教学,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以生活为起点,以主题为支撑点,以活动为生成点,以实践是为原点和终点。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文化内涵、习得文化素养、育得文化教养,并以此润泽生活、服务社会、建设国家、发展文明。这就是基于生活文化的活动教学最大的价值。
    总之,最美的教育永远在路上,活动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形式,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有趣的外显行为活动与高效的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以体验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生动、开放、生机、鲜活、生成的课堂,重视认知活动与情意活动、感性活动与思维活动、教师主导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学生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的协调。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学生活动的乐园,通过巧设各种基于生活文化、生动有意义的参与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参观、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愿地投入各种文化活动中,在活动中“品”文化,在文化中“享”生活。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教育亦如此。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策略研究”(2013YQJK294)的研究成果]
    (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第8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