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高考地理解题能力指导——过程类

 hjh2004 2022-05-11


【重点梳理】

地理过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分为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过程主要指地球表层各自然地理系统和其他组成部分的形成与演变,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过程、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等。人文地理过程是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变化的,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发展、工业的集聚和扩散等。地理学研究的目标不仅在于解释过去,更重要的在于服务现在、预测未来。依据地理过程的时空尺度将其分为四类:地理循环过程、地理演变过程、地理波动性过程和地理扩散过程。

1.【确定考题类型】

(1)地理过程类考题经常以“推测/简析/说明/描述……的形成/变化/演变过程”等字眼设题。

过程性类试题考查方向主要为:

①有限时段内的变化规律。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尽可能详尽地记录地理现象的发展过程,从中发现地理事实变化规律,以便推测该时段之前或之后的变化状况;

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地理行为进行模拟和预测;

③研究地理过程与地理分布之间的耦合关系,从而把地理学的规律统一于时间与空间的共同基础之上。一般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图文材料为载体根据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过程。

2.【解题思考(步骤)】

第一步,确定区域位置;第二步,调用相关原理;第三步,按照时间维或因果链,用地理语言叙述其过程。
答题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1)时间性:答题过程要遵循发生、发展、演变的先后顺序。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能写成d→c→b→a,要注意过程的时间性。(2)因果性: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有时间先后顺序,而且一般有明确的因果联系,答题过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保证答题过程的逻辑性。(3)完整性:过程性分析型综合题一般是按点给分,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因果关系用地理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不要遗漏其中的过程。如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a→b→c→d,不要跳跃式写成a→c→d。(4)精细化:答题过程要精细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就要把每个过程都逐一写下来,切忌一个过程一句话就概括完毕。

3.地理过程类综合题常见的解题方法有逻辑推理法、图示法、对比分析法、因果联系法等。

逻辑推理法:所谓推理,就是人们在已有知识形成判断的基础上,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科学思维过程,已知的知识就是前提,未知的知识就是结论.逻辑推理法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因果联系法:因果联系是指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因果联系由两个因素组成,其一是先行后续,即原因在先,结果在后(简称先因后果),其二是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的关系属于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因果链条的某一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有着明确的界限,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地理过程类的综合题的命题形式主要为“结合材料,描述(说明)……形成或变化过程”,试题已经告诉我们最终的结果,解题时要根据材料找出与这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形成或变化相关的已知条件,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原因与最终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链条,再逐一搭建原因与最终结果之间的一系列桥梁。

                                     【对点训练】

一、综合题

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图片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2.(202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图片

图片

(1)请绘制图中河漫滩阶段AB剖面线处的弯道环流示意图。(提示:在下图中的适当位置标注A、B,并用箭头绘出河流剖面上的水流方向。)

图片

(2)双分汊型河道是指平面上分成若干汊道的河道,各汊道间为江心洲所分隔,故亦称江心洲型河道。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岛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据此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

(3)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2022·湖北武汉·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布泊(约90°18′E,40°25′N)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这里气候极端干旱,植被覆盖稀少,春秋季东北风强劲。湖底地层上部主要为相对疏松的砂质粉砂层,下部主要为相对坚硬的黏土粉砂层。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控制,罗布泊地区发育了分布广泛且形态多样的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种典型风力侵蚀地貌。研究表明,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下左图示意罗布泊地区雅丹空间相邻关系实景,下右图示意罗布泊地区雅丹演化过程。

图片

(1)从外力作用和岩性等方面,指出罗布泊地区雅丹的形成条件。

(2)结合右图,简述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①~④的演化过程。

(3)根据罗布泊所在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有人推测罗布泊雅丹未来的发展变化可能会出现下列两种情况,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情况阐述理由。

①成为“水上雅丹”。

②雅丹完全消失。

4.(2021·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开始由向东流转为向南流,一直到与渭河交汇的地方——潼关,流域内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此河段中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被称为大北干流。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小北干流属于淤积性游荡型河道,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出龙门镇后河道骤然放宽,两岸分布有大量滩地,经小北干流在潼关河道收缩,折向东流。下图为小北干流位置图。

图片

(1)说出小北干流大量滩地的形成过程。

(2)分析小北干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的原因。

(3)小北干流宽阔的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此处湿地的作用。

5.(2019·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漫滩是指河道两侧在平常时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没的地区。河道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往往会引起河流裁弯取直,原来弯曲的河道就废弃了,这就是河道的演变。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年龄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树龄等值线分布图,见下图。

图片

结合河道的演变简要说明图示区域陡坎的形成过程。

6.(202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经流水作用形成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下图为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演化过程图,该地丹霞地貌顶托的黄土和气候环境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图片

(1)据图描述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顶托的黄土和当地气候环境对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的保护作用。

7.(2022·河南洛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及其化合物在很多行业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主要是从锆英石砂矿中提取。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卡普阿斯河流域有大量的锆英石砂矿分布,该地锆石品位较高。矿石均来源于河流上游的玄武岩、花岗岩等岩石的副矿物,经过传统手工方式淘洗之后,锆石品位有很大提高。下图为锆英石砂矿分布示意图。

图片

(1)结合流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皓英石砂矿商集于河流沿岸的过程。

(2)分析该区域发展锆石开采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请你就如何将该国的皓石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8.(2022·湖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海(湖泊)是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多,有“水下草原”的美誉。据考证,草海地区石灰岩广布,构造运动剧烈、历史时期,草海一度变为无水盆地,后在1857年经历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草海得以恢复。下左图、下右图分别示意草海地区位置及地质构造剖面。

图片图片

(1)推测草海砂土层和黏土层形成时的地壳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2)地质历史时期,草海经历了积水--干涸---再积水的演变过程,分析草海(湖)水的三个演变阶段形成原因。

(3)说出草海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9.(2022·福建福州·高三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雅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喀什河中游沟口处西北岸的河流阶地上,海拔高度约1260m,是青铜时代中晚期到商代的大型聚落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了黍、小麦等炭化种子。下图示意吉仁台沟口遗址位置及遗址区附近河谷剖面图。T1、T2、T3是不同时期河谷价地序号。坡积物是经外力作用形成的风化物。

图片

图片

(1)与甲地相比,分析乙地(遗址区)存在降水差异的原因。

(2)说明T3阶地沉积物分层结构的形成过程。

(3)推测遗址区古代聚落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10.(2022·安徽·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玛旁雍错(下图)湖面海拔约4500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68.3mm和2197.4mm。历史上玛旁雍错与拉昂错同属一外流湖,第四纪时气候变暖,二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现今,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目前,拉昂错已为咸水湖,被称为“鬼湖”,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被称为“圣湖”。

图片

(1)分析玛旁雍错蒸发量大的原因。

(2)从气候和地貌变化角度,描述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由合到分的演变过程。

(3)分析当前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的原因。

(4)推测玛旁雍错未来的盐度变化,并说明你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

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的甲图为伊犁河部分流域图,图中M处河段的河道是由许多汊流构成的水流交错、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状水系。乙图是甲图所示流域内山区、平原分别在暖季(5~9月)、冷季(10月~次年4月)一天中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图。

图片图片

(1)归纳图示流域冷、暖季山区与平原一天中的降水差异。

(2)据乙图可知,甲图所示流域冷、暖季一天中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简析其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图中M河段辫状水系的形成过程

022年高考地理解题能力指导——过程类参考答案

                                     【对点训练】

一、综合题

1.【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解析】(1)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

(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由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使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2.【答案】(1)

(2)流速变化:慢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3)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解析】(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A位于河流凸岸,水速较慢,水深较浅;B位于河流凹岸,水速较快,侵蚀能力较强,水深较深。绘制图中河漫滩阶段AB剖面线处的弯道环流示意图时,注意A位于河流北侧的凸岸,要标注在左侧河岸;B位于河流的凹岸,要标注在右侧河岸。绘制弯道环流示意图时,表层水流由凸岸流向凹岸,在凹岸侧向侵蚀,在底层水流向凸岸流动,形成河曲弯道环流。

(2)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关系。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主要从流水速度的变化,导致侵蚀、堆积作用的差异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由此推断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慢-快-慢(或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早期,该河流现关洲岛位置为河漫滩,此时无岛,河道为单一型河道,由于南岸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车阳河与长江之间的河漫滩逐渐消失,长江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水下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流水侵蚀使得南岸南迁,河道变宽,水下浅滩处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水下浅滩处,逐渐抬高,从而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江心洲把长江该河段分隔为南、北两个河道,使得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3)由于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水位上升时,河面宽度增长迅速,流量大,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枯水期因较深河水容易经该河道向下流动,而洪水期水位上升,河面宽度增长较小,过洪水量增长不大。

3.【答案】(1)持续强劲的风力侵蚀作用和偶尔的流水侵蚀作用;地层上部和下部岩性差异显著(地层上部岩性相对疏松,易被侵蚀,下部岩性相对坚硬,不易被侵蚀)。

(2)早期:罗布泊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风天气多;罗布泊干涸,湖底地面出现裂隙;初成期:盛行风(东北风)沿裂隙侵蚀偏软岩层,风蚀沟槽形成,槽间出现圆丘状地貌;青年期:随着风蚀作用增强,沟槽持续加深展宽,槽间形成流线状垄地;成熟期:风蚀作用持续增强,流线状转变为长垄状,形成典型雅丹地貌。

(3)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新疆罗布泊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随着冰川融水和降水日益增多,地表径流汇集;罗布泊蓄水后可能会再次变为湖泊;风蚀残丘部分出露在湖泊之中,成为水上雅丹随着气候暖湿化发展,罗布泊地区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将会不断增强;导致风蚀残丘体积变小,最终消失。

【解析】(1)根据材料罗布泊(约90°18′E40°25′N)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历史上曾为大型湖泊。这里气候极端干旱,植被覆盖稀少,春秋季东北风强劲可知,罗布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风力强劲,持续强劲的风力侵蚀作用和偶尔的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根据材料湖底地层上部主要为相对疏松的砂质粉砂层,下部主要为相对坚硬的黏土粉砂层可知,地层上部和下部岩性差异显著,地层上部岩性相对疏松,易被侵蚀,下部岩性相对坚硬,不易被侵蚀。

(2)根据材料受地层岩性和外力作用等因素控制,罗布泊地区发育了分布广泛且形态多样的雅丹地貌。雅丹是一种典型风力侵蚀地貌可知,罗布泊曾为大型湖泊,湖底形成下部相对坚硬的黏土粉砂层,上部分布为相对疏松的砂质粉砂层。由材料这里气候极端干早,植被覆盖稀少,春秋季东北风强劲可知,罗布泊早期在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大风天气多条件下,罗布泊干涸。并在大风条件下,干燥的湖底地面出现裂隙;在强劲的风力持续吹蚀作用下,盛行风(东北风)沿裂隙侵蚀偏软岩层,形成风蚀沟槽,并在槽间出现圆丘状地貌;在持续风力侵蚀作用下,青年期时期随着风蚀作用增强,沟槽持续加深展宽,槽间形成流线状垄地;最后在成熟期:风蚀作用持续增强,上部软岩层被大幅度风力侵蚀,流线状转变为长垄状,形成典型雅丹地貌。

(3)根据材料近年来新疆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可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新疆罗布泊地区气候暖湿化趋势明显。随着冰川融水和降水日益增多,地表径流汇集;罗布泊蓄水后可能会再次变为湖泊;风蚀残丘部分出露在湖泊之中,成为水上雅丹。读图b可知,在持续风力侵蚀作用下,长垄状风蚀残丘最后会变成破碎长垄状或柱状风蚀残丘,风蚀残丘体积变小。因此随着气候暖湿化发展,罗布泊地区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将会不断增强;导致风蚀残丘体积变小,最终雅丹地貌完全消失。

4.【答案】(1)大北干流段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众多支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干流位于峡谷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出龙门后的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比较严重,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河面较低,形成众多滩地。

2)小北干流河段地势平坦开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发育河曲,洪水期会促进河流截弯取直,使河道频繁变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3)调节气候,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淤积泥沙,减少了泥沙在三门峡水库的淤积;湿地面积广阔,在洪水期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用。

【解析】(1)滩地主要是泥沙淤积而成的,可从夏季上游来水来沙量大、小北干流泥沙淤积、枯水期河面较低等方面进行分析。大北干流段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众多支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干流位于峡谷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出龙门后的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比较严重,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河面较低,形成众多滩地。

2)结合材料可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主要是由于河流经常改道,可从泥沙淤积导致河曲发育、洪水期自然裁弯取直导致河道变迁角度进行分析。小北干流河段地势平坦开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发育河曲,洪水期会促进河流截弯取直,使河道频繁变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3)考查湿地的作用,可从保持生物多样性、截留泥沙、洪水期蓄洪等方面作答。调节气候,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淤积泥沙,减少了泥沙在三门峡水库的淤积;湿地面积广阔,在洪水期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用。

5.【答案】河流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进一步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陡坎是河流原有的河岸遗留见证。由于河流流动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沉积,使河道发生弯曲,洪水期间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原有河道废弃,成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补给,逐渐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为陡坎。

6.【答案】(1)坎布拉地区地壳相对下沉,碎屑物在该地不断沉积形成沉积岩;红层盆地构造抬升,裂隙发育;在裂隙处经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幼年期的丹霞地貌;地壳进一步抬升,流水继续下切侵蚀形成壮年期的丹霞地貌。

(2)黄土覆盖减少了降水对下部岩层的侵蚀;气候干冷,降水较少,减轻了流水对岩石的侵蚀。

【解析】(1)据图可知,丹霞地貌是由砂岩、砾岩等沉积岩层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应包括沉积岩形成、地壳抬升、流水侵蚀三个步骤。由红层堆积阶段可知,坎布拉地区经历了地壳下沉,形成低洼的内陆盆地,相红碎屑沉积;然后经历了地壳构造抬升,且形成众多裂隙,然后经长时间的流水侵蚀作用,丹霞地貌不断发育。

(2)黄土覆盖在丹霞地貌顶部,可以减缓地表径流对下部岩石的侵蚀;青海位于青藏高原北部,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少,减轻了对岩石的侵蚀作用。

7.【答案】(1)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喷出岩和侵入岩广布;纬度低气温高,岩石表层和内部因受热不均,形成大量风化碎屑物;热带雨林气候的山区,降水多且坡度大,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河流沿岸地势低平,碎屑物不断富集。

(2)锆英石砂矿丰富、品位高;印度尼西亚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锆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市场广阔;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传统的手工劳动等;保护好环境,减少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解析】(1)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广泛分布;位于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岩石风化作用强,形成大量碎屑物;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山地坡度大,流水速度快,侵蚀和搬运能力强;在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流速减缓,碎屑物沉积,富集成矿。

(2)由区域发展锆石开采产业的优势条件:材料显示,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卡普阿斯河流域有大量的锆英石砂矿分布,该地锆石品位较高,可知,该地锆英石砂矿产丰富,品味高;经过传统手工方式淘洗之后,锆石品位有很大提高可知,印度尼亚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据材料锆及其化合物在很多行业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可知,市场需求大;据图可知,该地沿岸有优良港口,交通运输条件好;政府大力支持。

(3)本题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一般从技术措施、产业措施、基础设施措施、环境措施等方面加以分析。应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并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获取更丰富的矿产储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传统手工劳动,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开采过程中严格环境保护要求,防止开采矿石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等。

8.【答案】(1)地壳运动以垂直下降为主。砂土层和黏土层呈大面积水平分布(为水平岩层)。

(2)积水阶段:(因背斜成谷)地壳下降,地势低洼,接纳周边的地表径流,积水成湖。干涸阶段:该地区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活跃,多断层、裂隙发育,湖水易下渗流失;因湖底基岩为大面积的石灰岩,易被溶蚀而导致湖水沿溶洞或地下暗河渗漏。再积水阶段:因1857年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挟带大量树干、树根和沙泥、石块等物质在湖底沉积,堵塞了原有的漏水通道,导致该地再度积水成湖。

(3)净化水质;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及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1)地壳运动以垂直下降为主。读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可知,砂土层和黏土层呈大面积水平分布,岩层没有发生弯曲,是水平状态,说明没有受到明显挤压,因此没有地壳发生水平运动,以垂直下降为主。

(2)根据草海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可知,草海盆地是背斜谷,由于地壳下降,地势变低洼,有利于成为集水区,接纳周边的地表径流,积水成湖。由于草海地区石灰岩广布,构造运动剧烈,岩层容易发生断裂,多发育断层、裂隙,湖水易沿岩层裂隙下渗流失;且湖底基岩为大面积的石灰岩,易与水发生反应被溶蚀而导致湖水沿溶洞或地下暗河渗漏。因1857年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挟带大量树干、树根和沙泥、石块等物质在湖底沉积,堵塞了原有的漏水通道,导致该地再度积水成湖。

(3)草海中水生植物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吸附污染物、降解污染,净化水质;可以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及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等。

9.【答案】(1)与甲地相比,遗址区为山地(或海拔较高),山谷向西开口;盛行西风带来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频率较高,降水量较大,降雪比例较高。

(2)早期河流流速快,上游砾石被搬运到此处;中期河流落差减小,流速降低,河水搬运粉砂沉积在此处;后期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形成阶地;最后受坡面径流、重力作用,风化物堆积。

(3)靠近河流,有充足水源;海拔较高,利于排水防洪;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为温暖;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分布范围较广,有利于早期人类耕作;坡度较为平缓,有利于形成大型聚落;农业较为发达,人口多。

【解析】(1)由吉仁台沟口遗址位置图片可知,山谷向西开口,甲地位于河谷盆地,乙地位于河谷北部山地,海拔较高,盛行西风带来水汽,容易受地形抬升,降水频率较高,降水量较大,降雪比例较高。

(2)残留的沉积物粒径与流水速度呈正相关。沉积物越往下越老,先沉积。砾石层最先沉积,说明早期河流流速快,上游大颗粒的砾石被搬运到此处;往上是粉砂,粒径较小,说明中期河流落差减小,流速降低,河水搬运粉砂沉积在此处;然后地壳抬升形成新的阶地;最上层是坡积物,是由于外力作用堆积的风化碎屑物质。

(3)古代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靠近喀什河,水源充足;海拔较高,防止洪水淹没;位于河谷北岸山地,是冬季风的背风坡,有利于保暖;阶地上河漫滩流沉积的土层深厚,粉砂土质疏松,分布范围较广,有利于早期人类耕作;坡度较为平缓,有利于形成大型聚落;农业较为发达,人口多。

10.【答案】(1)①(与拉昂错相比,)水域面积较大,可蒸发水量较多;(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内陆地区,降水少,多晴天;高原地形,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速蒸发。

(2)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加之蒸发量大,湖泊面积缩小,使得两湖由合到分。

(3)①湖泊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支流多,汇水面积大,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有季节性水道连接拉昂错湖,起排盐作用;盐分累积时间有限。

(4)变化:逐渐变高。不同意。理由: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生态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意。理由: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带来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

【解析】(1)影响湖水蒸发的因素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裸露水面面积等因素。结合材料湖面海拔约4500m,流域平均年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168.3mm2197.4mm”可知:水域面积较大,可蒸发水量较多;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光照强;且内陆地区,降水少,湿度小,多晴天,湖水蒸发量大;高原地形,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加速蒸发。

(2)根据材料第四纪时气候变暖,二者被水下堆积物分隔开说明第四纪时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加快,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砾石等堆积物在湖区堆积,使湖区中间地势抬高;两湖北部仅有一季节性水道相连结合上题分析及材料可知,由于蒸发量大,湖水减少,湖泊面积缩小,使得两湖由合到分。

(3)仍为淡水湖的原因主要从来水多,去水少思考,结合图可知:玛旁雍错湖面积较大,储存淡水量较多;周围河流汇入多,且这些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淡水汇入多,对盐分起稀释作用;玛旁雍错湖北部有一季节性水道与拉昂错湖相连,起排盐作用;盐分累积时间有限,因此,玛旁雍错仍为淡水湖

(4)根据前面分析可知,玛旁雍错蒸发量大,湖水盐度会逐渐变高。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理由主要是从淡水湖的优点思考:青藏高原的湖泊众多,但大部分湖泊是咸水湖。维持玛旁雍错淡水湖现状,为当地农牧民提供淡水资源,利于农牧民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利于维持当地地理环境的稳定性,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淡水湖,可以维持该湖在宗教徒心目中的圣湖地位。不同意,通过工程措施保持盐度稳定主要是从工程难度、生态环境脆弱思考: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工程建设成本高,建设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同时,青藏高原生态脆弱,工程建设易造成植被破坏,干扰动物栖息,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

11.【答案】(1)差异:暖季:山区降水量大于平原;傍晚到前半夜降水更多。冷季:山区降水量小于平原;上午降水稍多。

(2)原因:暖季:由于河谷地区水汽充沛,加之午后气温骤升,气流上升,加上山区受地形抬升的影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凝结)易在傍晚及之后产生对流雨(关键是对流雨,1分)。冷季:日出前后该地区气温最低,来自大西洋的较暖湿气流向东移动过程中,上升到该地较冷的大气之上,形成锋面而降水,多锋面雨和气旋雨。

(3)过程:伊犁河流量不稳定,河谷中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交替进行,常常导致河流改道;当伊犁河谷地降水丰富时,洪峰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浅滩,形成多条河道;再来洪水时,在原有的浅滩上又形成新的堆积(或侵蚀形成新的河道),日积月累,便形成了辫状水系。

【解析】(1)由图乙可知,暖季山区降水量大于平原;傍晚到0点前降水增加且更多,0点一直到傍晚降水总体不断减少。冷季山区日降水量小于平原;上午7-11降水不断增加,11点后降水减少。

(2)暖季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河谷地区水汽充沛,加之午后气温上升快,气流上升,加上山区受地形抬升的影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水汽凝结)易在傍晚及之后产生对流雨。根据上题分析,冷季时上午7-11降水不断增加,11点后降水减少。因为冷季时日出较晚,上午的该地区气温最低,来自大西洋的较暖湿气流向东移动过程中,上升到该地较冷的大气之上,形成锋面而降水,多锋面雨和气旋雨,之后气温上升,降水减少。

(3)河流流量不稳定,河谷中侵蚀作用与堆积作用交替进行,河流易发生改道,才可能发育形成辫状水系。伊犁河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夏季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河谷中以侵蚀作用为主,枯水期以堆积作用主为,两者交替进行,常常导致河流改道;当伊犁河谷地降水丰富时,洪峰进入山前倾斜平原,流速减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浅滩,形成多条河道;再来洪水时,在原有的浅滩上又形成新的堆积(或侵蚀形成新的河道),日积月累,便形成了辫状水系。

说明:本文转自明泽地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