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清茶999 2022-05-12

2019年4月30日随着日本明仁天皇的退位,“平成”年号停止使用,5月1日起,正式使用新年号。继任德仁天皇将改元“令和”。日本官方说法:“令和”二字取自《万叶集.卷五》的梅花歌序:“初春令月,气淑风和”。

《万叶集》出于公元730年左右,是日本大伴旅人作梅花歌及其序。七世纪至十世纪初,中日间的往来频繁,日本广泛学习盛唐文化,大伴旅人,文言文造诣不俗。

在此之前,日本能确定出处的年号都出自中国古籍,如明治取自《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大正取自《易经》:“大亨以正,天之道也。”;昭和取自《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平成分别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的“内平外成”和《尚书》的“地平天成”等。

在这次新年号的评选阶段,有呼声认为应该站在日本传统文化的立场上,从日本古籍中选取。在公布“令和”新年号后,日本首相安倍发表“首相谈话”,解释了为何选择“令和”作为年号。安倍说,梅花是在经过寒冷冬天在温暖的春天绽放,希望年轻人像花一样绽放自己,发挥自己的力量,日本拥有悠久的历史、绚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希望能将日本这样的性格传承下去,所以选择了这个年号。意即要去“中国化”。

学者发现,大伴旅人写的这两句与东汉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归田赋》中的名句:“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十分雷同。东汉在唐朝之前数百年,张衡的文章传遍中国,大伴旅人应熟读《归田赋》,套用古圣先贤的字句,也不为过。现代日本学者、官方没读过张衡的归田赋,还是故意不提原始出处,把“令和”说成取自日本古典文学作品?

  《万叶集》中的诗歌明显受到中国诗歌影响以后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看到中日之间文化的渊源。但长期以来日本宣扬它的传统文化时,从来不提与汉唐文化的渊源;日本古代庙宇建筑、和服等都大量保有盛唐遗风;现代日本漆器餐饮用具,其色泽与东汉马王堆出土文物器皿的色调相同等,均非巧合,但他们就直截了当的说成日本传统文化。

在日本大量应用汉字,曾表演过上千儿童集体在大操场上匍匐写毛笔大字,写毕举起来。不知道教科书中是否说明过汉字起源。“去中国化”阉割了日本文化基本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