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所说的五种不祥的事

 清茶999 2022-05-12

在《孔子家语·正论解第四十一》上记载这样一个典故:

有一天,鲁国的国君鲁哀公向孔子请教,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不吉祥的事情,有没有这回事?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祥的事,而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那么孔子所说的五种不祥的事是什么呢?

“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

1.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损人利己,会给自身招致不吉祥。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干损人利己之事,早晚会得到报应。同时佛家也认为万事万物皆有因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不报,时未到。所以,人千万不要做损人利己之事,会给自己招来不吉祥。

2.弃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轻视对老年人的赡养,把所有的关爱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这个家庭就不吉祥了。

有人把父母和儿女的关系用一棵大树来比喻,这棵树的果实是孩子,树的树干是孩子的父母,而树的树根是孩子的祖父母等等。如果我们希望这棵树长得硕果累累,很繁茂,应该把水、养分浇在哪里呢?我们应该把水和养分浇在根上。可是现在,我们大部分家长所做的事是把这个水和养分直接浇在了果实上,结果这个果实接受不了这些营养,都腐烂了。这就是现在儿女教育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3.释贤而用不肖,国之不祥也——把贤德的人都放任了,任用不肖之徒,这国家就会不吉祥。

远小人,亲贤臣,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做国之栋梁。反之,国家一定出问题。

4.老者不教,幼者不学,俗之不祥也——老年人不愿意教年轻人了,幼年人也很傲慢,不愿意向老年人去请教,这是风俗的不吉祥。

要尊老爱幼。老人要有个老人的样子,年轻人要有个年轻人的样子。老者,不可倚老卖老,为老不尊,要为年轻人做表率,慈祥的教导年轻人;年轻人,更要爱老敬老,向尊长请教,学习他们有益的经验,不可自以为是。

5.圣人伏匿,愚者擅权,天下不祥也——圣贤的人,都隐居起来了。愚蠢的人却把权力给夺取了,居于高位,那就是天下的不吉祥。

德才兼备的人才不被重用,不被重视,他们的谏言也不被采用。这些人只好不说话,不出来做事了。愚蠢的人擅权是国家的不幸。

本典故中鲁哀公本来向孔子问的“风水”问题,而孔子从个人修养,家庭伦理,国家治理,社会风尚,天下大势五个层面来回答的。可见孔子所具有的大思想家的水平,孔子提出的五不祥也可以为当代提供借鉴。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是一部重要的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这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其次书中的内容大都具有较强的叙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另外书中的许多故事和孔子的许多充满哲理的语言对我们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自宋代以来,《孔子家语》被疑为是王肃(三国时期经学大师,声称自己从孔子的后人那里获得这部古籍,并为它作了批注。因此,它的来历便开始遭到世人质疑)的伪作。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孔子家语》相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和《孔子家语》有关。这些考古的发现,确信《孔子家语》为先秦古籍,其真实性与文献价值越来越为学界所重视。该书对于全面研究和准确把握早期儒学更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该书完全可以当得上“儒学第一书”的地位。

(孔子简介见 苏格拉底与孔子之比较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