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赊小鸡儿》作者/曹瑞文 ​||诵读:苡子

 沐兰1018 2022-05-12



赊小鸡儿

/曹瑞文||诵读:苡子

版式设计:沐兰  编辑:花开半夏

春柳吐绿,枯草冒芽的季节,总有一些怀念来把记忆唤醒,回到过去。上世纪70/80年代我村是当地有名孵化村,大集体的时候人员和技术就已经成熟,以至于有“盖家庄,小潍坊”的美誉!后来“单干”,聪明肯干的父辈一代人,继承了传统,并逐渐形成规模,300人口的小村,有小20家是搞孵化的,也有固定几户是孵化扁嘴和小鹅的,俗称“赊小鸡的”。(所谓的赊小鸡就是春天先赊着,秋后再算账)
那个年代,总听娘说“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言,煎饼是细粮,鸡腚眼是银行”之类的话。庄户人家养几只鸡,攒几个蛋,没有几个是舍得自己吃的,都拿到集市上去换零钱,补贴家用,农村的苦,真是苦,没有经历,想象不到。


苦菜花冒芽的时候,就是“孵化大军”,倾巢出动的时候,大金鹿、永久驮着木质的蛋箱子,里面垫上麦糠,走村串巷买种蛋。老主户们远远望见,早端着瓢等着了,种蛋的价格要远比普通蛋价格高,至于理由吗?就是“公鸡踩过的母鸡下的蛋”成本自然高!偶有不靠谱的,家里没有公鸡的,也推介自己的鸡蛋,这个时候往往就需要多个心眼,用铅笔划上记号,以备进入孵化箱区分和查验。经过温室保育,诸如翻蛋、头照、二照等一系列工序,挑选出“慌蛋”还有已经成型,胎死腹中的“毛蛋”,一定周期后小鸡从内啄破蛋壳,一个新生命就诞生了,孵化的过程,负责照看的人很是辛苦,但迎接着新生命又满怀希冀。
甜面酱蘸蒜苗子的时候,村里赊小鸡的又一次倾巢出动,这一次是满载着鸡笼(苇席和竹子结构编的椭圆形的笼子,里面放着小鸡)带上喂小鸡的米袋子,各自奔赴自己熟悉的村庄,到了村头或固定地点就托着长腔,赊~~小~鸡了(liao)!这个时候有意向赊小鸡的就会聚拢过来,也有看热闹的孩子,里三层外三层的捧个人场,一般是农村的妇女赊小鸡的多,嘴里唤着嬤~嬤~,看着精神的抓,像模像样的,用手握一握选着健康结实中意的小鸡崽儿。也有不懂的年轻小媳妇让赊小鸡的给帮忙,也不忘搭上一句,死了算你的哈,要母鸡!说着,相互哈哈一声,开着玩笑也办着真事儿!选好了小鸡后就是记好账,那个年代没有门牌号,也没有电话,甚至姓名就是某某他娘,白纸黑字,点头就认,农村人的淳朴,满大街都是!


傍晚时候,赊小鸡的男人们都陆续的回来了,路口的小桥头,院子里的白杨树下,见面一般都是讨论今天的“收成”,遇到的人和事等等,家里的老婆也早准备好了几个炒菜,高兴了再开瓶啤酒,打发一天的疲惫。
地里麦子冒出一扎多高的时候,霜冻就来了,要“鸡钱”的也出去了,大金鹿、黑皮包,演草本子,圆珠笔是标配,翻着卷边的账本,走进熟悉的村庄和住户。痛快的人家,早早的就把赊小鸡的钱算好,放在了抽屉里,好像是怕你不来。也有困难的人家,块钱、毛钱的凑起来,属实不易,诚意满满。但也总有难缠的几个,诸如;小鸡死了,媳妇跑了,主事的没在家,就这一堆一块的你看着办吧?各种推脱,没办法来年再去看看。但是绝大多数还是好的,朴实的庄户人,虽然不懂大的道理,但是欠债还钱,忠厚传家的处世逻辑,影响着一代代。


寒假里我串门子最多的就是小姑家,因为有一块14英寸的珠光牌黑白电视。那时候最羡慕的是小姑父要账回来的“黑提包”,一股脑的倒出来,盘点账款,有块钱、毛钱、分钱,反正是一兜子钱,我也曾回家和娘说,咱们为什么不“报鸡”?娘说,这个买卖不是想谁干就谁干?得有技术。
 后来,村里搞孵化的条件逐渐越来越好,脚蹬车子也换成了幸福250,k90,嘉陵70摩托车,吆喝也成了录音喇叭循环播放。
现在,“赊小鸡”的时代已经远去,但是温暖的记忆不会褪色,从事商业工作,我也在想,这就是最早的“铺货”模式,生意人的初心和本质是创新经营,诚信为本!

作者简介

曹瑞文,年龄39岁,中共党员,职务:潍坊百货集团中百佳乐家超市/运营管理。

诵读者简介

PART

1

关于投稿


1.投稿作品一定要保证原创首发,投稿前请认真修改定稿,尽量不出现错别字。
2.平台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0日推送的优秀作品,即有机会参与沐兰之香丛书的出版。沐兰之香丛书具有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书号,由四川党建期刊、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季《沐兰之香.香音果》已经正式出版,它装帧优美,内容丰富,得到广大文友认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