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4月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主题为“整合资源 科学防癌”。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纲要”,提高全社会肿瘤安全用药意识,推进合理用药的发展进程,营造全民科学用药的良好氛围,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主办,乐问医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肿瘤用药科普论坛”,于2022年04月21日在北京成功举行。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肿瘤用药的真相,我们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专家科普内容,希望它们能成为您在健康之路上的有益参考。 中国肿瘤患者用药十大误区 05 化疗药毒性大,化疗=毒疗? 陈小兵教授:药物皆毒,这是我们业内的共识。是药三分毒,也是药物共识。在整个肿瘤内科的实践中,我们用到的药物主要有五类药物,其中前三类药是最关键的,后两类药物相对少见。我把前三类药物,重点提一下。分别是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这三类药物是抗癌的主流。但是这三类药物或多或少都有毒性,化疗的毒性就更大了。 化疗历史悠久,从上个世纪1940年代,1942年、45年就有了化疗药物的萌芽,从1950年代,化疗药物就开始进入到我们的临床实践中,一九六几年的时候,相比较常见的氟尿嘧啶类、铂类,已经在我国的肿瘤内科的临床实践上应用,但是这些药物,它的毒性,特别是有三大毒性,是令人谈之而色变的。这也是很多人得了肿瘤之后不愿意化疗的原因所在。 第一个不良反应就是恶心和呕吐,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恶心呕吐确实可怕。很多病人因为打了化疗针,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痛苦,就是解决一个问题,带来一系列问题;减轻一个痛苦,带来一堆痛苦。在那个年代,有效的止吐药也很少,就是第一代5-HT3受体拮抗剂,在当年基本上用胃复安用得多。但是在胃复安的使用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因为胃复安也有一些禁忌症是不能用的,比如乳腺癌病人我们都不建议用胃复安。那问题来了,不用胃复安,恶心呕吐那么严重,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就困扰着大家。曾经不好解决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最近几年得到有效的解决。当下的止吐药已经不再处于过去非常匮乏的年代,而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各种各样新兴的、新型的止吐药,可以说是风起云涌,令人眼花缭乱。有口服的,有打针的,有静脉的,有肌肉的。各种各样的止吐药物很多。现在恶心呕吐在临床上已经不是问题,你只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同时也相信自己,基本上可以说你的恶心呕吐,不要说治疗,可以基本上预防,就不让你恶心,呕吐。因为预防永远胜于治疗,还是那句话,爱来癌去。 恶心呕吐的防和治要结合,但是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不让一恶心呕吐,那是上策;出现了恶心呕吐再去治疗,其实已经是下策了。现在很多啊,这里边举例子我都不举了。比如说帕洛诺司琼,比如说现在更新的两个药的耦合。不仅仅是我们过去所谓的5-HT3受体拮抗剂,现在还有NK-1抑制剂。不仅仅能抑制中枢的呕吐,还能抑制外周的呕吐。中枢和外周结合起来,这样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解决急性呕吐,还可以解决慢性呕吐,效果是非常好的。 第二大毒性,同样令人谈之色变,就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下降,叫骨髓抑制。什么叫抑制?遏制住骨髓的生长,它的增殖受到了严重的压制,导致白细胞的数量减少,红细胞的数量减少,血小板的数量减少。白细胞减少会导致感染,感染是导致肿瘤死亡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为了防止感染,我们就要积极地去处理、去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而在过去面对白细胞减少,我们曾经也是一度束手无策,没有任何办法。可是现在,我们有短效的升白针,有长效的升白针,还有我们祖国医学口服的升白治疗。各种各样升白药物太多了,比如升白口服液等,这是关于白细胞。 那么红细胞也一样,除了输血之外,那是不得已的办法,我们还有升高红细胞的药物,比如EPO药物等,当然还有传统的祖国医学的,各种各样的口服的升红药物,还有铁剂,硫酸亚铁口服液等等。关于血小板减少,医学上最大的突破就是最近几年,升高血小板的治疗越来越多了。过去我们只有用祖国医学的药物,国际上没有进展,后来国际上有了药物白细胞介素-11,很快发现白细胞介素-11毒性太大,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于是我们就开始改变,除了对它的结构进行改造之外,又增加了新的品种。比如说最近又有了很好的升高血小板的药物,这个叫特比澳。 在这里边,我重点给大家讲,有一类药物,在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大放光彩,填补了这个空白,就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内自主研发,当然国际上也有更多升高血小板的药物、它有一代、二代、三代,可以说在慢慢地解决着临床医生的痛点,也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当然它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价格比较贵,这也是个问题。我们也觉得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有一些科研难关,攻克之后,我相信会更安全,更有效也同时更便宜,这是第二大问题。关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最后一个问题需要简单提一下,也是最近几年大家新发现的一个毒副作用。 这个毒副作用,也实在是困扰着大家,就是神经毒性。有很多药物会有神经毒性,就是手脚麻木。打完药之后留下一个后遗症,提不起笔,拿不起东西,这种情况怎么办?告诉大家,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比如奥沙利铂它的神经毒性,我们一定要听医生的话,严格的避冷。预防胜于治疗,你千万不要挑战——唉,我就摸一下怎么了。他就用凉水洗个手、洗个澡,结果出现了严重的神经毒性,这个病是可防难治。预防很简单,但是治疗却太难了。到现在为止,神经毒性没有被有效地破解。没有找到特别神奇的药物。尽管我们在摸索各种方法,但实际上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还是那句话,要预防为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其他的毒副作用。 关于化疗药物,肝毒性,肾毒性,心脏毒性,肺毒性都有,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替代的办法,比如说A药有毒性,但是B药可能没有毒性,比如说氟尿嘧啶、卡培他滨,它有心脏毒性,但是雷替曲塞它就没有任何心脏毒性。遇到心脏不好的病人,我们就不要用氟尿嘧啶,不要用卡培他滨,换成雷替曲塞解决就行了。这个也是一种解决之道,就是换药。 来源:CACA肿瘤用药科普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