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萎黄没光泽,怕冷易疲劳,年纪轻轻就被称为“黄脸婆”了,这种人如果去看病,在西医多被诊断是“亚健康”,中医则认为这是气血虚导致的“阿胶体质”。 人的体质各异,几乎没有谁的体质是毫无偏颇的,因此有血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等等。药物不仅治疗疾病,更能纠正体质,这些药物也就为这些疾病或体质命了名,比如有的人被中医叫做“桂枝茯苓丸人”,这种“丸人”面色暗红,小腿的皮肤粗如鱼鳞,脾气急躁,如果是女性则有痛经,甚至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活血化瘀的“桂枝茯苓丸”,不仅能将病状解除,还能降低瘀血状态,改善她们的体质。 文章最前面说的那种“黄脸婆”的体质状态,之所以用阿胶命名,因为阿胶是历代医学典籍中记载的“补血圣药”,非此力度,不能纠正血虚的病理体质。 皮肤和头发,和我们身体的器官都是蛋白质组成, 因此,中医称之为“血之余”,顾名思义,只有在气血充盛甚至有富余的时候,才能润泽到皮肤和头发,也就是说,女人的美貌只有在健康时才能呈现。如果气血不足,生命为了自救,就会将气血集中保证给最关键的器官脏腑, 皮肤头发这样的“血之余”的营养,就要被忽略。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一旦有了“黄脸婆”的征兆,那就预示着,你的身体早就先于你的样貌,被气血不足困扰了。 怕冷、疲劳的原因同理:我们体温、机能的维护,靠的就是充足的血液供应,一旦缺血,体温就要降低,贫血的人,或者是女性月经之后怕冷,都是因为她们缺血了。一旦缺血,身体的供氧也就跟不上了,肌肉就要无力,脏腑功能就要下降,人自然要疲劳。 但是,这样体质的人如果去化验血色素,可能血色素并不低,血细胞也是正常,她们不是缺血,而是缺乏用血的能力,看似正常的血细胞,并不是个顶个的能干活儿,能负荷氧气,所以属于中医的“血虚”,这种虚损状态可能一直是她们的体质。 既然是血虚,就要补血,很多人马上想到了大枣,桂圆,菠菜。从现代医学角度讲,这些植物性的铁被人体吸收过程中,利用率不到10%,不夸张地说,如果想通过吃大枣补血,就算吃成了糖尿病,血也未必能补上。 所以,即便是西医,推荐的补血食物也多是动物性的,比如瘦肉,猪肝等。而中医,更是早就有这个意识,用“血肉有情之品”来补血,比如同仁堂的“清水胶”,是由驴皮熬制而成,从中医角度讲,阿胶入肾经, 中医说的“肾”,不是参与泌尿的西医说的肾脏,而是身体的基础,生命的根基,只有入肾经的药物,才能补到身体的根本,虚损的最深层。 而所谓体质,就是一种相对稳定甚至与生俱来的身体状态,是决定健康和疾病的根基,因此,只有阿胶这样入肾经的药物,才能纠正这种气血虚损已经累及根基的状态,才能纠正早早就“黄脸婆”的“阿胶体质”。 |
|
来自: qweasdzxcrty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