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方剂 | 中医内科 气血津液—— 血症 便血

 康安诊所 2022-05-13

图片
诊断

临床表现

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血不循经,溢入胃肠,随大便而下,或大便色黑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若病位在胃,因其远离肛门, 血色变黑,又称远血;若病位在肠,出血色多鲜红,则称近血。

图片

关西医疾病:

胃肠的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疾病引起的便血,亦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图片
高频证型

....肠道湿热证....

临床表现:血色红黏稠,伴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图片

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

用药:地榆2、黄连1、玄参1、茜草炭1、黄芩1、栀子1、槐角1(炒槐花1)、当归1、防风1、麸炒枳壳1  

加减:

若腹部胀疼兼压痛感者,加炒川楝子1、醋延胡索1

若大便有脓血者,加白头翁1、秦皮1

若有瘀血者加丹参1、炒赤芍1、

若少气懒言者,加党参1、黄芪1

....热灼胃络证....

临床表现:便色如柏油,或稀或稠,常有饮食伤胃史,伴胃脘疼痛,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清胃止血。

图片

代表方: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用药:大黄1、黄连2、黄芩1、大蓟1、侧柏叶1、荷叶1、茜草炭1、焦栀子1、白茅根1

加减:

若出血较多者,加仙鹤草1、地榆炭1

若咽干者,加生地炭1

....气虚不固证....

临床表现:便血淡红或紫暗不稠,伴倦怠食少,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淡,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

用药:黄芪2、党参1、白术1、茯苓1、当归1、炒酸枣仁1、制远志1、肉桂1、木香1、炙甘草1

图片

加减:

若中气下陷,神疲气短、肛坠,加升麻1,醋柴胡1,黄芪用3

若血多者加茜草2

....脾胃虚寒证....

临床表现:便血紫暗,甚则色黑,伴脘腹隐痛,素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图片

代表方:黄土汤加减

用药:白术1、附片1、地黄1、黄芩1、甘草1

加减:

若阳虚较甚,畏寒肢冷者,去黄芩1、地黄1,艾叶1

若少气懒言,乏力者,加党参1、黄芪2

病案举例

封某,男,24岁,农民。2018年6月,以腹痛,大便下血4-5天为主述前来治疗,该患形体瘦弱,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萎黄,双下肢内侧见密集片瘀斑,脘腹部疼痛,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血便混杂量多如柏油状,口渴喜热饮,舌如图,脉细缓无力。

图片

治法:益气摄血

方剂:归脾汤加减

黄芪2、党参1、白术1、茯苓1、当归1、炒酸枣仁1、茜草1、

肉桂1、木香1、炙甘草1

14付  回访

服药3剂则血止,诸症明显改善,后以丸药巩固疗效。

便血总结

近血鲜红远血黑,肠道湿热苔黄腻

地榆散合槐角丸,气虚不固有归脾

脾胃虚寒黄土汤,热灼胃络泻心汤

说明:
1:以上医学观点为专家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江药业立场。
2:上述方剂剂量为天江中药配方颗粒剂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