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1影1世界 脑水肿的分类 及影像表现 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的含水量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 脑水肿严重时,可致颅内压升高,继发性损伤脑组织,神经功能障碍。 一般肉眼看不见,所以危害很大。临床表现主要是高颅压和神经功能障碍两大类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头晕、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或癫痫、瘫痪、失语、肢体活动障碍等。 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缺氧、中毒、全身性疾病等,都会引起脑水肿。 脑水肿,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如头部CT、MRI检查。不仅能发现脑水肿,更能明确引起脑水肿的病因,以及脑水肿所引起的继发改变和并发症。 脑水肿的分类 根据脑水肿形成的病理基础,进行分类,其病因不同,表现不同,转归不同,也有利于临床施治。 CT上一般表现为片状、指套样低密度,但不能区分脑水肿类型。 MRI可发现脑水肿区域、范围,借助DWI也能区分不同类型脑水肿。 1.血管源性脑水肿: 由于血脑屏障受损、破坏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渗出增多,积存于血管周围及细胞间质所致。此时,一些蛋白物质随水分经血管壁通透到细胞外液中,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管壁渗出增多,致使脑水肿继续发展。 典型疾病如肿瘤、脓肿、脑炎。 由于水分子多聚集于细胞外间隙组织间,所以扩散受限不明显,在DWI可能表现为高信号,但是在ADC图上也为高信号。
FLAIR序列肿瘤为稍高信号,肿瘤周围白质内见不规则形高信号水肿,勾勒出局部脑白质形态,水肿呈指套样伸向白质。 增强扫描可以看到肿瘤实体呈花环状强化,而周围水肿无强化。 CT和MRI无明确显示右顶叶大片状水肿,指套样伸向皮质,增扫及增强后均可见均匀厚薄的环形病灶。 脑脓肿及周围的大面积脑水肿,增强无变化。
2.细胞性脑水肿: 即细胞毒性脑水肿,为致病因素使脑组织缺氧、神经细胞代谢障碍所致。由于缺氧细胞膜钠钾泵功能障碍,水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移动,造成细胞水肿,细胞内水分增加,水分子在细胞内扩散受限。 所以,细胞毒性脑水肿,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在CT/MRI常规图像上可以没有表现。
3.渗透压性脑水肿: 在病理状态下,如脑损伤影响于下丘脑下部-垂体轴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多,则血液渗透压降低,引起渗透性脑水肿。为细胞内、外液及血液中电解质与渗透压改变引起的细胞内水肿。 影像上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
4.间质性性脑水肿: 即脑积水性脑水肿,常见于梗阻性脑积水,脑室系统压力升高,产生脑室内-脑组织内压力梯度,这种压力梯度的显著差别,使脑室内液体可以透过脑室室管膜到脑室周围脑组织中,形成脑室周围白质脑水肿。 随着阻塞性脑积水的缓解,间质性脑水肿可逐渐消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