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个使用心得,帮你高效“搜韵”!

 东方亮LE 2022-05-13
图片

读诗文时,多查搜韵

积累构建你的“知识图谱”

很多人都觉得,搜韵网(https:///)是个“写诗”的工具,甚至表达过“没有搜韵我都不会写诗”之类的感喟。

但这样过度依赖的状态,难免会让人惶惶而没有安全感。

要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依然是用搜韵。只不过,是在阅读时,多用搜韵。而不是写作时再来求助。

比如,读诗时,诗人用了一个典故

如果是一些名家的笺注本,当然都会注出这个典故的出处、始末。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就不需要“搜韵”了呢?注家都已经说明了呀。

当然未必。

笺注固然说明了典故的来源,但不会进一步教人典故的用法

一个“事典”,事件的前后首尾记载可能会很长。如何在凝练的诗里,调用几个字来点出,还要切合诗意、理顺语法,也是需要技巧的。

搜韵的“典故词汇”里,对许多典故在诗里的具体化用方法,都有列举。并且给出了前人诗句作为例句参考

图片

图片来源:搜韵“典故词汇”

例如《庄子》中这个鹓鶵与腐鼠的故事。假设读李商隐的诗读到“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便可以来搜韵查一下这个典故的更多用法、例诗,拓展思维。

如此一来,笺注家帮你注出这个典故、读懂诗意,自己再利用搜韵多学一些典故的用法,便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从了解知道到能运用,才算是真正学会了一个典故。

这样的知识积累多了,写诗时当然会更轻松熟练一点。

图片

点击体验“搜韵”

用好对仗词汇查询

还得多分析

搜韵对仗词汇查询的基本原则是,利用律诗中二联必须对仗的创作要求,分析筛选归纳前人的用例,以为参考。

但是近体诗中的“对仗”,并不一定等于上下联同位置词汇之间的对仗。除了这种最简单基础的对仗形式之外,还会有一些灵活错综的对仗方法,会打破这种同位置互相对应的刻板形式。

电脑的学习能力毕竟尚未及人,对于一些人刻意而为的、人所偏爱的灵活对仗规则,理解分析不那么到位。所以,电脑从诗句中割取的对仗结果,未必都合用。

此外,对语链可以像对仗接龙一样拓展出更多的查询结果。但是,古人对于文字对仗的理解、词性的要求非常灵活,而且一首诗中,对仗的宽严要求,也不是每个局部都按统一标准的。

因此,对语链延伸越长,与初始查询的词汇,词性门类的距离可能会越远,对得上的可能性也会相对较低。

面对这些查询结果,还是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且,与典故的积累一样,对仗词汇的查询,也应该是个读书时多用而写作时少用的工具。

比如读前人律诗,看见某处对仗比较巧妙,激赏玩味之余,可以查一查这组词汇,各自还能与什么词对仗,前人还写过哪些?

像古人诗中常用一些叠字,利用搜韵的对仗词汇功能,便能很好地查找、积累这些叠字。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搜韵“对仗词汇”

如杜甫诗“霏霏云气重,闪闪浪花翻”,诗中有两处叠字了,以此二词为起点,各用对仗词汇查一下,便可以拓展出更多词语,而且平仄不同。再结合例句,看看这些都能形容什么情况,就是一个很好的积累过程。

临写诗时再来查,手忙脚乱,急于成篇,到底还是为时晚矣。

图片

点击图片,学写诗!

锻炼句读能力

可以利用更多资源

在搜韵,除了可以检索诗词库,还可以检索古籍库。而且在查看诗词的自动注释时,也会打通两个数据库,以便互相参考印证。

图片

图片来源:搜韵“自动笺注”

不过很多人觉得古籍库使用不便,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没有标点,甚至只有影印图片,不方便阅读。

现在习用的标点符号是近代引入的新事物,古人读书已经习惯了无标点、自己断句的阅读训练方式。这种阅读方式除了稍费时间、要多耗点耐心,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锻炼来说,还是大有裨益的。刻意放慢阅读速度,会给文本的理解带来充足的余裕。

既然要学古人作诗,当然也要在学习方法上更接近古人,多锻炼点句读的能力。

更幸运的是,搜韵也可以辅助锻炼这项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搜韵“古籍检索”

搜韵的古籍检索中,既有二十四史的标点本,也有二十四史的影印本。所以完全可以用影印本加标点,再取标点本来印证自己的对错,以此作为阅读训练。

甚至都不用读完廿四史,能以此方法通读一遍《史记》《汉书》,都能提升不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