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公交出行:从车票到羊城通

 铭记心间 2022-05-13

车票曾是公共汽车的通行证。这些窄小的票据,不仅记录了人们的出行习惯,更铭刻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道道履痕。

上世纪80年代,广州公交车实施“分段收费”,坐三个站收取4分钱,六个站7分钱,八个站9分钱,十二个站以上1毛3分。在那个人均收入仅二三十元的年代,4分钱相当于一份不错的早餐。因此在大多数人眼里,坐公交算得上一个比较奢侈的活动。


图片

上世纪60年代的车票。(图源:严艺文、王文杰)

“一般走路能到的地方都不会坐公交。”颖宁是一个地道的“西关小姐,曾在逢源住了近二十年。在她印象中,自己儿时几乎没享受过坐公交的便利,直到有了工作和经济来源,公交才逐渐成为她的出行选择。那时,她会在闲暇时坐3路车到越秀看电影、听相声,要是攒够了一个星期的早餐钱,还能到书店挑本喜欢的书籍。


当时的公交以购票为主,“通道车”标配三个乘务员,除了卖票验票外,还负责维持车上秩序。千禧年后,公交车开始采用无人售票方式。车辆全部配置了几十厘米高的钱箱,由于乘客众多,往往一趟车还未结束,钱箱就已经被塞得满满当当,需要用压板将纸币压下去。

图片

上世纪60年代的月票。(图源:严艺文、王文杰)

随着公交车日益兴盛,月票应需而生。有别于以往单次付费的形式,月票采取“包干制”,只要购买了当月月票,就能无限次乘坐公交车。这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因此月票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


公交月票大小如同邮票一般,顶部标注了价格及使用期限,白底上印着漂亮的图案。图案每期一换,各不相同,既有岭南水果,也有漂亮的珍禽以及威风凛凛的公交车。

图片
图片

月票。(图源:陈文峰)


“那时很多人钟意收藏月票,每个月一开售,就去售票点排队抢购。”“80后”陈文峰曾经也是排队的一员。在他记忆中,月票和公交车曾是最佳“CP”,贯穿了他整个初中生涯。

虽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月票价格从最初的4元不断上涨至45元,但人们对它的喜爱始终不减。直到“羊城通”横空出世,月票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时光荏苒,在交通工具日趋多元的当下,公交已成为最亲民的出行方式之一。只需要两元,车辆就能带你走遍大半个城市。不知在车轮滚滚前进时,人们是否还会想起那些因为坐了一次公交、买到一张月票而欢呼的岁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