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快与慢》读书分享

 西一里2l6sluho 2022-05-13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这本书跟其他工具类的书不同,是一本偏原理介绍的书,内容稍微晦涩难懂一下,当你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共鸣点,作者也解开了我在生活中的许多疑惑。我们人总是生活在不理性当中但是我们并不自知,作者带我们理解到底我们为什么会进入这样的状态,并且我们常常会陷入哪些不理性当中。

一、大脑有两个系统

作者提出我们的大脑有两套工作系统,暂且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

1、系统1就是我们的自动反应,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下的无意识反应,比如挤牙膏、穿衣服等等,它可以概括为我们人的自动驾驶模式,作者称它为快思考;

2、系统2是用来处理一些复杂的事情,系统1无法马上处理的事情,就会交给系统2处理,作者称它为慢思考;

3、系统1跟系统2的合作,系统1是24小时在线的,而系统2是懒惰的,只有当系统1遇到复杂的问题,才会开启系统2,而且系统2经常会自动通过系统1的决策,从而不用麻烦开启自己,也就是说当系统2处于忙碌的时候,很多其他事情基本都由系统1控制,这就让我们会产生很多无意识的非理性行为。

二、大脑思考机制引发的心理学效应

根据系统1和系统2的运作模式,导致我们经常就是跟着直觉走,这个直觉思维导致了我们非常多的非理性现象:

1、曝光效应,当一个人或者事经常出现在你的面前时,你会更容易判定他是可信的;

2、启动效应,行为和情感不知不觉地被他物启动的现象,比如当你听到一首歌里面有“月亮”这个歌词,你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都会更容易注意到“月亮”这个词;

3、常态理论,当我们已经遭遇某种小概率事件后,类似的小概率事件再发生时,我们会不以为然,觉得是常态化;

4、因果关系错觉,我们常常习惯将持续发生的事件联想为因果关系,将前一件事情解释为后一件事发生的原因;

5、确认偏误,先有猜想或者观点,然后人们就会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偏好或者猜想的现象,比如当有人问你“山姆友好吗”,你马上回搜索山姆的行为,但当有人问你“山姆不友好吗”,你马上搜索的是山姆的不友好行为,去得出山姆不友好的结论。

6、光环效应,当你对一个人初次见面印象比较好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什么都好;

7、框架效应,本质含义一样,表述方式不一样,导致人们的感受不同,认为有差别的现象,比如同样概念的两句话,A:手术后一个月内存活率为90%,B:手术后一个月内死亡率为10%,但是人们更愿意接受A话语;

三、大脑思考机制带来的直觉缺陷

1、启发法,意思是当系统1遇到一些复杂的难题时会自动使用另一个简单的问题来代替前面的难题,然后做出一个简单的解答。作者还举了生活中许多陷入启发法之中的小概念;

2、前景理论,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要更敏感得多;

3、禀赋效应,当你拥有某件物品时,你会觉得该物品价值比拥有之前有大大提升;

四、应对直觉缺陷的一些方法

生活中要完全避免这些直觉错误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多加小心,尽可能地去减少本可以避免的错误。

1、假设任一重要谈判中数字都对自己有锚定效应,从而有意识地去调动系统2进行分析和判断;

2、有意识地排除无效信息,采用回归均值的眼光进行预测,防止盲目冒险;

3、善用框架效应,营造更容易获得肯定的情境;

4、努力养成参考、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而不只是依赖个人的内部意见;

5、事前验尸,预设事情失败,分析失败的原因,以此来抑制乐观偏见。

这就是本书的一些关于我们大脑的运行概念,给我们介绍了大脑双系统运作的概念和原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我们无意识的非理性行为,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原理后,对于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就能及时的规避一些低级错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