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哲学系列21】墨家和儒家思想,有什么根本的差异?

 小播读书 2022-05-13

我们继续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墨子·贵义》这一篇内容,“贵义”,就是“以义为贵”,墨子说“万事莫贵于义”,这一篇讲的是“义”的重要性。

“义”在儒家、墨家、法家思想中都有很多论述,尤其是儒家思想,那这个字到底怎么理解呢?

在《说文解字》里“义”,义的繁体字由上面一个“羊“字,下面一个“我”字构成,原本的意思是我方军队的威仪,有自我牺牲和利他的意思。

01

真正有义的人,就是约束自己的内心

“义”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道德范畴,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义廉耻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义”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范畴,儒家中“仁义礼智”是四种重要的道德品质,它们是“天之德”,也就是天意,本体的意思,是上天规定的,人必须要遵守的。

朱熹说:“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意思是说,真正仁爱的人,内心有善良的品德,懂得爱人的道理。

真正有义的人,就是约束自己的内心,使事情合宜。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是区别小人和君子的一种重要道德品质,儒家看重义,而轻视利。

02

仁是爱人,义就是施利于他人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由羞耻心,发展出了“义”这种道德品质。

孟子还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意思是说,“仁”是人心的本质,仁者爱人;“义”是人的必由之路,也就是人应该走的正道。孟子说,放弃了这条正路而不走,丧失了人的善心而不去找回,就太可悲了!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之情,而“义”是一种人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相较于“义”,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和儒家思想不太一样,墨家思想更看重“义”的意义和价值。

墨子说,仁是爱人,义就是施利于他人,就是利他,是一种对他人普遍的仁爱,所以,从“义”可以扩展到“兼爱”。

如果说“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核心,那么,“义”就是“兼爱”思想背后的核心和基础。

03

墨子说:“万事莫贵于义”

天底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东西了。墨子还进行论证,假如现在对别人说:给你帽子和鞋子,但是要砍断你的手、脚,你愿意吗?

那人一定不愿意。为什么呢?

因为帽、鞋不如手、脚珍贵。又有人说:给你天下,但要杀死你,你愿意吗?那人一定也不愿意。为什么呢?因为天下不如自己的生命珍贵。但墨子说,我们常常因为争辩一句话而互相残杀,是因为把义看得比自身珍贵。所以墨子说,万事没有比义更珍贵的了。

墨子还讲了一个故事,墨子推荐一个人到卫国做官,这个人到卫国后却回来了。墨子问他:“为什么回来呢?”

那人回答说:“卫国国君与我说话不算话。说'给你千盆的俸禄’,实际只给了我五百盆,所以我离开了卫国。”

墨子又问:“如果给你的俸禄超过千盆,你还离开吗?”那人回答说:“不离开。”墨子说:“ 既然这样,那么你不是因为卫国说话不算话,而是因为俸禄太少。”

墨子意思是说,看起来这个人是看重名声,但实际上他更看重的是利益。

04

墨家思想更看重“义”

墨子说:世俗的君子,看待行义之人还不如一个背米的人。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背着米在路边休息,想站起来却起不来了。

真正的君子见了,不管他是少、长、贵、贱,一定会帮助他站起来,这就是道义。现在行义的君子奉行先王的道义,来告诫世俗的君子,世俗的君子不喜欢、不实行就算了,还又加以非议和诋毁。墨子说,世俗的君子看待行义之士,还不如一个背米的人了。

相较于儒家思想更看重“仁”,一种发自内心的仁爱,墨家思想更看重“义”,这里的义是一张发自内心的,一种纯粹利他的精神,相对于儒家思想,墨家思想的更看重具体行为的实际意义,对他人带来的实际利益。墨子尤其批判了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却没有落实到实际行为的人。

05

盲人不知白色和黑色

墨子说:有一个盲人,他知道银是白色的,黔是黑色的,但是把白色的和黑色的东西放在一块儿,让盲人分辨,他就无法知道了。

所以我说,盲人不知白色和黑色,不是因为他不知道它们的名称,而是因为他无法在实践中做出选择。

墨子说:商人到四方去,买进和卖出的价钱相差一倍或数倍,即使有重重关卡,还会有碰到盗贼的危险,但他们也一定去做买卖。

现在士人坐谈道义,没有重重关卡的艰难,没有遇到盗贼的危险,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去做。

06

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

这两个故事墨子批判的是,那些看起来拥有很多知识,但是没有勇气在现实中践行的人。

我们常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没办法过好这一生”就是这样的人。

相较于懂得很多道理,墨子显然认为,去实践和践行自己的理念更重要,尤其是在实践中践行“仁义”,给他人带来实际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墨子批判那些,思想的巨人和行动的矮子,不能将真正的“仁义”付诸于实践的人,墨子说,这样的人,不能算真正的懂得仁义。

一 End 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