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辩证】殷克敬:脏腑经络辨证(肾与膀胱)在针灸临床的应用(五)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5-14

订阅话题 阅读精华

图片

专家简介

殷克敬: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曾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副主任,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陕西中心主任,中国孙思邈学术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优秀教师,全国第二、第五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立殷克敬教授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中医基础理论扎实,功底深厚,重视中医辨证施治特点,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时间医学与辨证论治巧妙的结合,临床用药施针独具匠心,疗效显著。


脏腑经络辨证(肾与膀胱)在针灸临床的应用

图片

殷克敬


01
(一)病机:
肾主藏精,包括先天之精(是繁衍后代的根本)与后天之精(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维持生命的营养物质),肾不藏精则见:妇人不孕、月经不调、阳萎、早泄、遗精、头昏目眩、失眠健忘,腰酸痛楚、神疲乏力等症。
肾又为水脏,而命门附于肾、主管人体水液代谢,水液的代谢虽然与肺、脾、肾、膀胱、三焦等脏腑有关、但其动力本于肾间动气,故人体水液代谢、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不藏精则导致人体的发育、衰老与生殖方面的病变,以及肾中所寄附的命门火衰,肾间动气不足、使肾主水液功能发生病变,出现水肿、停饮、五更泄等症。
另外,肾开窍于耳、肾之病变亦可证见:耳聋、耳鸣;肾之经脉上注于目,若肾之精气不足,不能上于目,则证见目昏不明,视物不清。肾为脏属阴、命门又附于肾,内寄相火属阳,膀胱为腑属阳,贮藏津液、两者因经脉络属互为表里,因而在生理上有密切的联系,在病理变化上、又互相影响,如肾中命门火不足,肾不化气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通;如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留而无出路,亦可影响肾的气化,使水液代谢发生障碍,泛滥为肿。
足少阴经脉病变,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脉而致,证候表现:股内后廉酸重,冷痛或足痿不能任地、足下热而痛等。
(二)证治:
1.脏病证治:
(1)阳虚证治:
①肾阳不足
症见:阳萎早泄、溲多遗溺、腰脊酸痛、足膝无力、不能久立,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脉沉细弱、舌质淡。
治疗:取背俞、督脉、足少阴经穴:肾俞、太溪、命门、气海(灸)。针用补法加灸,温补肾阳、纳气归肾。
②肾不摄纳
症见:气短喘息、动则尤甚、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自汗懒言、肢冷面青、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舌质淡。
治疗:取足少阴、背俞、任脉穴:太渊、太溪、肾俞、膻中、气海。针用补法加灸,以温补肾阳,纳气功肾。
③阳虚水泛
症见:心悸喘逆、面浮、肢体浮肿、下肢尤甚、按之凹陷不起,腹部胀满、大便溏泻、脉沉迟无力,舌淡苔滑润等。
治疗:取背俞、任脉、足少阴、足阳明经穴:复溜、水分、肾俞、足三里。针用平补平泻,加灸,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益火之原以消阴霾。
(2)肾阴虚证治:
①肾阴亏损
症见:腰酸遗精,咽干咽痛,两颧泛红,耳聋,两足瘘弱,舌红绛少津,脉沉细。
治疗:取背俞、足少阴经穴:肾俞、太溪、志室、三阴交。针用补法,不灸,以补肾扶元,滋阴降火。
②阴虚阳浮
症见:形体赢瘦,头昏目眩,耳聋耳鸣、少寐健忘、阳事易举、多梦遗精,口干咽痛、潮热盗汗、音哑消渴,咳痰带血,脉象细数或浮大弱、舌红赤少苔。
治疗:取背俞、足少阴、手厥阴经穴:肾俞、志室、三阴交、内关、神门、足三里。针用补法,不灸,滋阴降火、补肾涩精,引火归源。
2.经脉证治:
(1)风寒湿邪痹阻经脉
症见:脊、股内后廉痛、痿厥等。
治疗:取本经及邻近部经穴,针用泻法或灸,以疏通经络,温经散寒。
(2)肾经蕴热,塞滞经脉或随经上扰
症见:咽肿而痛、足心热。
治疗:取本经及太溪、照海穴。针用泻法不灸,疏通经络,清泻蕴热。

超级永久会员
培医
499

02
 膀胱
(一)病机:
膀胱位于下腹部、为州都之官,贮藏津液,主化气行水,职司小便。是人体主持水液代谢的器官之一,主要有贮尿和排尿的作用,其病理变化主要是化气行水的功能失调,使膀胱的开合失常。如膀胱失于约束、症候表现为:溲多甚或遗溺等。如因小便不利或尿闭等水液潴留,可引起水液泛滥,证候表现为腹胀、水肿等。
膀胱经脉病变、亦为风寒湿邪痹阻经脉,证候表现为循行部位痹痛等;如膀胱蕴热,塞滞经脉,证见:头痛、流泪、鼻衄、痔疮等。
(二)证治:
1.腑病证治:
(1)虚寒
症见:面㿠白、神疲、少腹冷痛、喜温喜按,小便频数或遗尿。
治疗:取本腑俞、募穴及任脉、足少阴经穴: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针用补法加艾灸。
(2)实热
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腹痛或淋漓不畅,或闭而不通,脉弦数或滑数,舌红苔黄腻等。
治疗;取本腑俞、募、郑穴:膀胱俞、中极、金门、三阴交、阴陵泉。针用泻法,以疏通膀胱经气,清泻膀胱热浊之邪。
2.经脉证治:
(1)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脉
症见: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
治疗:取本经及邻近部位经穴。针用泻法加灸,以疏通经络,温经散寒。
(2)膀胱蕴热壅滞经脉,随经上扰
症见:头痛、目黄、泪出、鼻衄、痔疮等。
治疗:取本经穴:昆仑、束骨、承山。针用泻法,不灸,以疏导经气、清利膀胱蕴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