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夷岩茶与武夷红茶

 金浦茶馆 2022-05-14

武夷岩茶属乌龙茶(青茶)类,而武夷红茶属六大茶类中的红茶类。它们在秀美的武夷山茶产区,凝聚天地间的灵气,孕育出独特的武夷韵味,受到各地茶人的喜爱。

古人品茗

武夷山产茶悠久,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人在山岩间种茶,代代相传。唐宋时代,这里出产的均为绿茶,明清年间,横空出世诞生了岩茶、红茶。从此,绿茶没了名声,岩茶、红茶则成为龙头老大,誉满天下。

岩茶、红茶的诞生时间孰先孰后?有关研究文章语焉不详。笔者查了许多资料,有两点可以推断认定:一是武夷岩茶漳人制”,漳人直接参与了岩茶的研制开发;二是先有工夫岩茶,后有工夫红茶,这个顺序脉络是清楚的。

明末清初释超全,俗名阮旻锡(16261711),闽南同安人。《武夷茶歌》及《安溪茶歌》,是他在武夷山当和尚时所作。歌中的“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迩来武夷漳人制”等句,可以看出当时武夷岩茶制作技术推重漳州,仿效漳州,漳州制茶师傅来到武夷山,利用当地茶叶原料,加工出岩茶,向当地传播了乌龙茶制作工艺。

《续茶经》

陆廷灿,"茶仙",自号幔亭,江苏嘉定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任崇安县令期满,雍正十二年(1734),他的7万余字的《续茶经》面世。《续茶经》:“(武夷茶)其最佳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株不过数两”。

《武夷山志》

《武夷山志》是清代武夷山本土学者董天工在遍览武夷山水、收集旧志诗文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巨著。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编成,字数达15万余。董天工(1703—1771),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曹墩人,清雍正元年(1723)拔贡生。官至知府,晚年曾跨海东渡到台湾彰化县创办学校,广收学生,自任教谕。《武夷山志》载有:“小种、花香、工夫、松萝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红。”

乾隆年间任崇安县令的刘靖《片刻余闲集》中说: 武夷茶“其生于山上岩间者,名岩茶;其种于山外地内者,名洲茶。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次则花香……”“茶由名岩采摘焙制,远近买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购觅,市中无售者。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之所。”光绪十二年(1886),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的排列为奇种、名种、小种、次香、花香、种焙、揉焙、岩片。此外,梁章钜的《归田琐记》、施鸿保的《闽杂记》 也都对武夷岩茶进行了分类。

清代中后期,武夷山的不少岩茶品名演变为红茶,如:工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等,工夫茶不再是岩茶的名称。岩茶的制作技术外传,由于武夷山茶独特的岩骨花香,虽然外地出产的同为乌龙茶,称呼却有差別:溪茶、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茶、松柏长青、美人茶等。而工夫两字却被外地红茶通用,如: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宜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颇为有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