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贵阳改哥 2022-05-15
   大山深处的贵州,有海军学校?没骗你,“福州船政学堂”曾经搬到过遵义市桐梓县,校址附近的海校街正是得名于抗战时期的海军学校!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这所军校可谓历史悠久。1866年,由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在福州建立福州船政,造舰育人,以建立近代海军。福州船政下辖船政学堂和造船厂,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建造舰艇,培养海军初级指挥军官和技术军官。同年12月23日在马尾兴建福州船政,分设前学堂、后学堂。1913年10月后学堂改为马尾海军学校,隶属海军部。1926年,海军制造学校(1913年由船政前学堂改称)、海军飞潜学校(1920年设立)并入该校。1928年烟台海军学校停办,将其末届毕业学生拨归该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该校成为培养海军人才的主要机构。
  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海军学校为防止敌机空袭,于当年9月由福建马尾校址迁往福州鼓山之涌泉寺继续上课。1938年5月中旬,厦门失守,5月底日军大肆轰炸福建沿海地区,福州附近情况十分危急。海军总部鉴于事态严重,遂令海军学校先行迁往湖南株洲。全校师生于6月底到达株洲后,复由舰艇送往湘潭,并在当地李家大屋继续上课。后经该校派员在贵州四处寻觅校舍,终于在8月下旬迁至贵州桐梓。
  海军学校辗转迁入桐梓县城后,租用城东金汉初为其母新建不久的“节孝祠”作校舍(实未收租金)。金家节孝祠为仿西洋式楼房,三层,砖木结构,有阁楼、耳楼。因竣工不久,美轮美奂,颇为壮观,后被师生俗称为“金家楼”。学校租用后,又在楼前楼侧增修了图书馆楼(二层)和其它一些附属建筑、操场、体育用具等。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现在这个地方非常好找,就在海校街的北侧,离桐梓县行政中心不远。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金家楼为仿西洋式楼房,三层,砖木结构,有阁楼、耳楼,美轮美奂,颇为壮观,系大陆唯一存在的海校遗址。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它不仅是一座漂亮的民国公馆式建筑,令人动容之处在于,在这个国家已经丢掉了半壁江山丧失了全部领海的抗战时期,这里保留了海军最后的血脉。它的存在说明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人坚信自己的国家不会灭亡,并且仍准备着建设强大的海军。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海军学校驻桐梓8年后,于1946年1月迁至重庆山洞海军总司令部旧址待命(丁家后院)。12月,奉令与上海中央海军军官学校合并,迁青岛办学。

  1947年6月,将尚未毕业的各班学生全部并入新成立的“青岛海军军官学校”,至1951年底陆续毕业。“青岛海军军官学校”由1945年成立的上海海军军官学校和青岛中央海军训练团于1947年4月合并而成。原“海校”在校学生两专业6班全部并入“青岛海军军官学校”。从1947年至1951年6班共毕业216人(其中含军舰失事殉难18人)。

  1949年2月,“青岛海军军官学校”迁至厦门,当年9月迁往台湾。

  1954年“海军军官学校”在台湾高雄市正式复校。学校设大学部和专科部。大学部分为航海组和陆战组,学制四年零三个月;专科部分为航海专科、轮机专科、通信电子专科、企业管理专科,学制二年零六个月。

  直至今日,源至“福州船政学堂”的,设在台湾的“海军军官学校”仍在继续培养海军人才。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周边卫星照片:
桐梓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旧址(金家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