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后期出现许多微妙的艺术变化,而这个变化的触发点就是人文主义的鼓舞,强调恢复古代的价值观;其思想上的驱动,就是宗教改革、回归早期基督教价值观、反对教会威权的统治。巴洛克美术是建立在文艺复兴古典风格之上的变革,是理所当然的进步。“巴洛克”这个不是什么赞美之辞的美术用语源于葡萄牙语, 原是珍珠采集行业的术语意为“粗糙”的或“形状不规则”的。巴洛克风格是17世纪初罗马艺坛(教堂建筑样式)出现的新方向,部分是对16世纪风格主义的奇巧与矫饰作出的批评反应。所谓“巴洛克”作风,实际上是对文艺复兴艺术的一种恶化现象,他失去了真正的端正和实事求是的手法,表现得过于的想象、故作庄严和狂妄的热烈情调。这种新风格既诉诸真情实感,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人间戏剧”是巴洛克绘画的重要因素,通常是以极具表现力的夸张动态、敷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和绚丽的色彩达到这一效果的。 ![]() 它是继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又一次文化上的变革与创新。著名的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鲁本斯,他的大幅度的人体扭动姿态造型就是继承了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挣扎的奴隶》的造型特点,使画面充满强烈的生命涌动的力量。 ![]() ![]() 卡拉瓦乔的人物形象也是继承了米开朗基罗的壁画特色,除了注重人物动态的描绘外,他特别注重人物形象的朴实无华的形态,在强烈光线下的立体的戏剧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