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思考进入到生命的第一原因——新课标思辨性阅读的一个小尝试

 陈林细谈教育 2022-05-16 发布于江苏


让思考进入到生命的第一原因

——新课标思辨性阅读的一个小尝试



思辨与理性是有些差别的,思辨属于那种批判式的论断,它不对议论的结论另立炉灶,它更关注议论的过程,所以,也就谈不上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唯其如此,思辨才更富有诗意和启发性。

今天教学《船长》第二课时,课始我就把我心中的疑惑提了出来:为什么船长要跟船一起沉入海底?

然后我让孩子读船长自沉的那段话,我问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说:感受到了神圣!

孩子说:感受到了悲壮!

孩子说:感受到了力量!

我问孩子们:船长为什么不自救?而选择了自沉?

这是一个概念性的提问,孩子们或许不用看课文内容,就可以回答。

果然如此。孩子说:因为他爱他的事业。

读过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人都知道,概念只是一个先验的论断,先验的判断与经验的判断相一致,才能真正产生理性的力量。

那么,在这篇课文中,哪些地方验证了船长钟爱他的事业呢?

是的,这是一个真正具有思辨性的问题,因为通篇课文从字面上看,主要是讲了船长的沉着冷静。

然而,这难不倒孩子们,只要你激起他们的思维,他们思维脚步是十分轻灵又有力的。

孩子说:当人们混乱的时候,作为船长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于是我顺势而导:

课文又是哪些地方体现了船长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呢?

于是,我们有感情朗读了男人、女人们慌乱的场面。我们大家渲染,让孩子们深切体验:下一秒生命即将结束时人们猝不及防的心理。

然后,我们重点分角色朗读了船长与船员的对话。我先让孩子跟我对话,我做船员,等到了火候,我让孩子们两两对话。

我追问,这段对话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孩子们自然能找到: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我问:这种“感到”与船长对事业的钟爱有怎样联系呢?

孩子们沉默、沉默……

沉默不是坏事,沉默展示了一种思考!

果然,孩子们感悟到了:人们知道了船长正在为他们的生命而努力,他正在刚正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难道这不是对事业的钟爱吗?

我说:是啊,看哪,当我们的灵魂并不仅仅在我们的肉体当中,而与自己的事业融为一体的时候,他就一定让我们感到震撼,让我们肃然起敬。灵魂,让我们忘却了自己的肉体!课文中哪里让我们看出,灵魂让我们忘却了肉体?

然后,我们读吧!读吧: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

我对孩子们说:此时此刻,我想你们已经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对事业的钟爱”,也理解了船长为什么要跟自己心爱的船一起沉入海底了!

孩子们深深地点了点头!

是的,所谓思辨性阅读,就是让概念与论题的过程对应起来,不要发过多的议论,而是用事实说话,这样孩子们的“感到”才能真正走向理性深处,走到了那个生命行为的“第一原因”!

END

主持人简介


     陈林,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主持省重点课题研究,参与省重大教研课题和全国重点课题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术月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万字以上论文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在国内多地及澳门地区执教公开课、开设讲座数十场。

这个书店里的书特别便宜!

发现

更多精

关注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