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可分为生理性、心理性及病理性三种。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及脏腑功能失常,导致神明被扰,神不安舍。 1.饮食有节 《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 2.调节情绪 睡前可以听柔和的音乐,特别是纯音乐。对于情绪紧张,可以听中国古典音乐。 中医音乐疗法以五音应五行,达到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之目的。 一般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长更为重要,不要因为睡眠时长而吃失眠药,或觉得睡眠时长过短而焦虑等。 3.睡前沐足 睡前沐足时可以配合穴位按摩。中药沐足可舒情志,通经络,调气血,和阴阳,宁心神,有助睡眠。 泡脚:用花椒20g打粉兑水,或水煎煮后兑至水温40℃~42℃,临睡前沐足15~20分钟,药液浸至三阴交穴以上一寸。 建议洗完澡后沐足,沐足后至微微发汗即可,沐足后不宜再次沐浴,否则容易导致肾气外漏、湿邪侵袭。 沐足前后揉按三阴交、照海、太溪,搓地筋(搓地筋:把擀面杖踩在脚底,翘起脚趾,然后来回搓动)。 4.按摩穴位 ①神门穴 右侧卧,闭上眼睛,两手交替揉按神门穴。 神门为心经原穴,揉按该穴可宁心安神、益心通络。 ②劳宫穴和涌泉穴 劳宫穴为心包经之“荥穴”,涌泉穴属肾经俞穴。 沐足时可以配合劳宫拍涌泉,可以温通经络,使得心肾相交、宁心安神、改善睡眠。
每晚子时(23:00)前一定要上床入睡,养成好的作息规律。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经的循行时间为丑时(凌晨1:00—3:00),每晚11点前入睡,于肝经循行时段进入深度睡眠,有助于养肝护肝保障睡眠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