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6年,中德双方对秦始皇陵核磁扫描,发现了一个巨大陪葬坑

 积沙成塔0u3svg 2022-05-17 发布于天津
文章图片1

公元前246年,秦国国君嬴政继位。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十年间,秦王政统治下的秦国,横扫六合,结束了混乱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

嬴政统一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度量衡和币制,首称“始皇”,是华夏大一统的实现者,也是秦王朝统治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文章图片2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帝王,他的统一大业离不开他铁血的手腕、杰出的政治才干,也离不开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

秦朝灭亡2000年后,秦国战无不胜的强大军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出现在了世人面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墓一直神秘莫测,关于它的未解之谜,骇人听闻却也引人入胜。

考古研究者从未停止对秦始皇陵的探索。

中德双方曾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研究人员表示:我们发现了陵墓内的一个秘密!

神秘莫测的秦始皇陵

公元前247年,年仅13岁的嬴政登基为秦王,也就是在这同一年,嬴政在骊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园。

由丞相李斯主持设计,大将章邯进行监工。

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对陵园的修建更为重视,命令李斯从全国调集70多万劳工加紧修建。

秦始皇陵前后历时39年,直到始皇帝驾崩,秦二世继位还未全部建完。

文章图片4

秦始皇陵坐落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北麓地带,距离西安市只有30公里。

秦始皇陵雄伟高大,根据史书记载,陵墓的封土高度可以达到120米。

因此,秦始皇陵是世界上第一个皇帝陵园,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陵墓。

这座陵墓是根据“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制建造,陵墓模仿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形状呈现回字形。

陵筑分两重,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都城的皇城和宫城。

陵冢位置安于城南,呈覆斗形,高51米,底部周长1700余米。

文章图片5

《史记》中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陵在建造时,挖至泉水之下,就会用铜水浇筑加固。

内里设置有百官位份,奇珍异宝不计其数,水银制成百川大海,地宫顶装饰有天文星宿图象,地上绘制着百川、五岳和九州疆域,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烛照亮整个地宫,经久不熄。

从司马迁的文字中,我们似乎可以由此窥见秦始皇陵内的奢侈与豪华。

史载和传说勾起了人们对秦始皇陵的无穷好奇心,但除却陵园的地上建筑和已经发掘的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内部究竟是何等形状,至今还不曾现世。

文章图片6

核磁扫描发现秘密

1962年,考古工作人员对秦始皇陵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勘察。

经过仔细的测量,秦陵的封土高55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约12万平方米,相当于17个足球场的大小。

1974年,秦始皇陵附近西杨村的村民在打井的时候,无意间挖出了一个陶制的武士头,经过考古研究挖掘,揭开了埋葬于地下2000多年的宝藏——兵马俑坑。

文章图片7

兵马俑坑现世,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实际上,兵马俑已经发掘出土的只有三个大坑。

一号坑主要以车兵为主体,由车队和步兵队组成。

二号坑整体呈曲尺形,坑内兵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等。

三号坑是唯一完整清理的俑坑,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坑,所以出土的俑大多颜色较为鲜艳,保存较为完好。

已出土的兵马俑坑,实际上只是陵墓区小小的一个部分,存在的目的是为了陪伴和守护秦始皇陵。

仅是三个坑的挖掘,收获的文物与珍贵资料都足以震动天下。

出于保护性发掘考古的需要,考古工作者并不会做出没有计划的破坏性挖掘,但是关于秦始皇墓葬的研究探索,从未停止。

为了在不破坏陵墓的情况下,探索陵墓内的情况,1996年,中德双方的考古专家,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核磁扫描。

通过核磁扫描,他们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的结构,而且,还发现在地宫中埋藏了大量的建筑群。

他们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在建筑群中,他们发现了一个陪葬坑。

这个陪葬坑,是目前秦始皇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最大陪葬坑。

1998年7月,工作人员对编号K9801,面积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进行了试挖掘。

而根据出土的相关文物,专家推测这是一个所谓的“军备库”。

文章图片9

K9801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南部的内外城之间,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00米,共有四条斜坡门道,距离封土约200米。

在初步发掘中,坑内出土了大量甲胄和石制铠甲,经过统计,总计有87件石制铠甲和43顶石胄。

文章图片10

甲胄的材质均是石质,甲片用扁铜丝连缀,大量密集叠压。

根据专家的初步鉴定,这些石甲胄制作精良,认为是结合了当时的玉器加工工艺。

这些甲胄的材料,从石料开片,到甲片的细致打磨,再到后期的钻孔、抛光、编缀,非常精致,每一步都要耗费匠人的大量心血。

考古人员甚至做了一个实验,假设按照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那么一个熟练的工匠加工一件600片的甲衣需要三百到四百多天,那也就是将近一年的时间。

而经过初步估计,陵墓里的石甲胄起码有上千件,如此需要的甲片多达五六百万。

也就是说,仅仅这陪葬坑里的石甲胄数量,就足够让后世许多帝王陵墓望尘莫及。

文章图片11

陪葬坑出土的石铠甲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铠甲。

虽然是陪葬品,但每一件铠甲都具备前甲与后甲,前甲护胸、后甲护背,还有披膊甲保护肩膀,十分完整。

这其中,相对特殊精密的是裙甲的设计,裙甲采用的都是小甲片,间隙留得也比较大。

这样的改动真正考虑了战场情况,可以令裙甲翻动更加灵活,便于行军。

文章图片12

秦朝的勇士天下无双,除了骁勇善战,性情勇猛,优良的甲胄武器装备应当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坑中出土的石制头盔也非常特殊,长30厘米,不仅具有实战价值,造型也颇为优美。

披到肩膀的头盔除了有效防卫头部,也能够兼顾肩部的保护。

这些甲衣和头盔,更是充分地展现了秦朝高超的军备制作工艺。

这些甲胄出土时叠放非常整齐,物资摆放高度统一、井然有序,或许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秦朝军队严明的军事纪律。

文章图片13

从出土的文物看,K9801出土的铠甲质地与此前的兵马俑的质地完全不同,显然铠甲的石料加工工艺,比兵马俑的泥土烧制工艺要考究得多,精细得多。

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断,当时秦军有着严明的等级和待遇区分。

大量的石甲胄和石盔,经过专家认证,这个陪葬坑,更为准确地命名应为:秦陵兵马俑地下宫城军备库。

在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打仗时的甲胄主要采用皮革缝制。

虽然轻便,但防御力自然也大大打了折扣,不容易挡住兵器的劈砍。

而这次出土的甲胄,全是用青石作原料切割制成的。

文章图片14

当然,这不可能是秦的实战装备,只是为秦始皇陪葬的“冥器”。

但这些甲胄造型优美,工艺高超,甲片之上都有小孔,通过它们,甲片之间用扁铜丝穿在一起。

并且,这些甲片的边缘有抹棱和抹角,使甲片之间更加贴合。

甲片能够根据保护部位的不同制作成不同的大小不同的形状,形状包括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弧形等。

足以体现秦朝在当时拥有高超的武器制作和打磨工艺。确实是统一六国的强大战力。

文章图片15

这次发掘的陪葬坑,不仅向我们再次展现了大秦军队一往无前的雄壮气势,更是填补了许多历史研究上的空白。

例如鱼鳞甲,之前学界均认为这种铠甲出现的朝代应当是汉代,并且在官员等级上有严格限制,只有高级军官才拥有穿戴资格。

但这次在陪葬坑里出土了为数不少的打磨精美的鱼鳞甲,拥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文章图片16

等待探索的宝藏

秦陵兵马俑地下宫城军备库的发现,让我们对神秘秦始皇陵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

陪葬的陶俑精美成熟、栩栩如生,装备库的甲胄装备也是技艺高超、令人惊叹。

秦始皇陵的内部一定还有更多的宝藏,但多年来,考古专家们大多数时候依然是小心翼翼地试探,从来没有进入过皇陵内部。

宝藏众多,却不曾深入挖掘,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

文章图片17

首先是因为十分危险。

《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

这句话意思是陵墓暗藏玄机,内部安装有自动发射的暗弩,设有很多的致命陷阱。

《史记》中还提到建造皇陵时“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对于这句话专家们理解不同。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指的是在建造皇陵时打通了多次地层。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施工是十分危险的。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指墓中还包含大量的水银,墓葬埋藏在地底长达2000多年,在密闭的空间内可能存在过多的有毒气体。

如此看来,贸然打开秦始皇陵不是明智的选择。

文章图片18

其次,现有的挖掘能力和研究能力是有限的。

秦始皇陵地宫埋藏很深,结构也较为复杂,暗道和水银对挖掘工作也会产生限制。

建造秦始皇陵耗时39年,如此大面积的挖掘工作,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而且没有清晰完整的规划,擅自挖掘秦始皇陵只会造成破坏。

文章图片19

最重要的是,文物保护技术也十分有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学家挖掘研究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寝,陵墓打开的那一刻,陵墓中原本色彩鲜艳的丝织品瞬间就失去了颜色……

至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陵墓被打开,种类众多的丝绸品都因为缺乏有效的保护,氧化变质,马王堆出土的漆器钟曾有新鲜的藕片,接触空气不久竟变成了飞灰……

地底深处密闭空间内的气温湿度与自然环境差距极大,文物在地下埋藏数百年、数千年,其内部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

一旦挖掘,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即使相对保存完整的文物接触空气后也会产生损害。

文章图片20

从各方面看,明代帝陵的规模、建造时间、距今年代,其价值还不能与秦始皇陵同日而语。

挖掘明代帝陵尚且如此,目前最尖端的考古学技术,也没有办法解决文物保护这个关键性技术问题。

而明帝陵的惨痛教训过后,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已经成为了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明文规定。

文章图片21

《中国文物报》曾报道说,类似非彩色的兵马俑,这一类相对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无机物,长期暴露在外,已经滋生出了几十种病菌。

或许在文物保护技术尚未成熟的时候,让文物安然无恙存放于原本所在的地方,才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当然,1998年,K9801军备库的发掘,是秦始皇陵考古工作的又一大收获,是得益于核磁扫描技术的发展。

考古工作的发展永远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文章图片22

结语:

秦始皇陵是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宝贵财富。

秦始皇陵的每一次突破发现,是全人类的宝藏。

以保护文物为大前提,以科学技术为辅助工具,探索求知是永无止境的,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正在不懈努力。

也许在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未来,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终将被揭开,而在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当下,就让文物伴随着尘封的历史静静地沉睡于地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