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享单车的凛冬

 wandawy 2022-05-17 发布于上海

 

几年前,蜂拥而出的共享单车堆积在市区的各条马路牙上,那架势竟然让我感觉有点恐慌。

看起来质量还可以的单车,每天日晒雨淋,在一些租用客粗暴野蛮的蹂躏下,日渐破损;有的车被抛到河道里、绿化带里、被上锁带回家做专用车。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堆积如山的破损车辆,无人问津,最后只得被肢解后按照收购废品的标准处理。

面对这个没有技术门槛的新兴行业,各家品牌依靠不计成本的单车投放量、竞相压低押金和租金,真是活生生的恶性竞争。

随后,这种入不敷出的烧钱模式让一个个品牌的单车运营资金链断裂而轰然倒地。整个市场玩到最后,还剩为数可数的几家活跃身影,而其中一个品牌还是在整个行业洗牌后刚刚入市的。

当初愤而退押小黄车,实在是因为经历太多破损车辆而导致用户体验极差,如此经营惨淡的业务让人对其未来的发展一点儿也不看好。而随着ofo的颓势,据最近新闻报道,上海凤凰2018年净利减少七成,计提ofo坏账4107万元。

巨大的浪费,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成本的巨大损失。

今天一天的骑行更换了四辆哈啰,又出现了与ofo一样的日渐衰败的车辆,不由得让人心一凛,更加担忧这个共享单车到底是否有前景。

共享经济犹如燎原野火,喷薄而出,现在却是铩羽而归,胜者寥寥。仍然在挣扎的,比如收购了摩拜的美团,虽然大举裁员,不再投放新车,缩减开支,盈利预期依然不容乐观。小蓝、摩拜、哈啰相继涨价,但前途依然不明。有分析指出,如果共享单车每小时骑行成本高于公交出行,那可能会流失很多客户,或是促使人们自己买自行车用于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共享单车的初衷,不得不说是好的无比,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人们的出行便利,用户基数和市场需求的确很大。可是,如果把一件稍有价值的物品置于任人使用而无法监管中,也不得不说,物品的折旧率和损耗是大大高于预期的。

上次在马路上竟然看到一辆被加了锁的哈啰单车,车身簇新,看来是被某人占为己有了。后来果然看到这辆加了锁的单车被一老外模样的男士骑着。一开始的愤愤然在后来对比其他单车的命运之下变成了稍许的宽慰,至少,这辆车会被爱惜着使用。

共享单车经济发展期初,大家都高估了人的平均素质,低估了单车的折损率,过于乐观地预期了盈利模式,而忽略了后期巨大的维修运营成本。

三月底,又一共享单车倒下:享骑电单车瘫痪,变卖电瓶偿还员工工资。

在寥寥无几的行业存活者的苦苦挣扎中,共享单车的凛冬特别特别地长。

不希望这个行业消失,希望看到单车们找到适合的运营盈利模式,好好保养自己,挨过难捱的冬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