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小实验首先问一个问题,假如让你花大于一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一万美元,你会买吗? 你一定觉得这个问题很匪夷所思,心想怕是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但是换到一个复杂些的场景,我们还会那么清醒吗? 耶鲁大学经济学家马丁·舒比克创造了一个叫拍卖美元的对抗游戏,旨在找出理性决定行为的悖论,即人们看似是在做最理性的选择,但往往最后结果是做出最不理性的决定。 游戏如下 拍卖行要拍卖10000美元,100美元起拍且每次加价至少为100美元,最后出价最高的成功拍下这一万美元,但出价第二的也需要同样支付最后一次叫价的金额。 第一个问题,假设被告知者都是理性且聪明的,那么有人会来参加拍卖吗?当然,因为有人如果觉得大家都不来,他一定会来,因为这样基本上就能白白拿走一万元,而且大家都是理性且聪明的,所以一定会来看看。 那么假设拍卖开始,如果第一个人出价100,那么其余人会跟吗,答案当然是,因为每个理性人都不能接受别人白白赚走9900美元,理性人会想,我肯定加钱,我出200也还是能赚9800的。 假设此时,拍卖最高价出到了5000,第二高的出到4900,那么这时候拍卖会结束吗,当然是不会,因为这时双方坚持下去觉得还有的赚,但是放弃了,那就亏了几千。那么此时一方出到9900,另一方出到10000,那么此时拍卖会结束吗,当然也是不会,因为再加到11000不过是亏损100,但是就此放弃亏的是9900。 所以这次拍卖的结果一定是一方的财力不够,宣告破产,另一方以高于10000的价格买走这10000美元。 此时,便产生了万元陷阱,我们开头的那个看似傻瓜的问题,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造成这个结果的关键一点便是这个游戏规则,如果叫价第二高的人放弃,那么他不仅一无所有还会损失一大笔钱,而损失的这笔钱,在经济学中便叫做沉没成本。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你谈了一个女朋友(或男朋友),在你们恋爱期间已经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但有一天你发现你们在一起经常吵架而且感觉到被消耗,你们会选择继续还是分手呢?显然这些年恋爱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已经是沉没成本,这时候你可能觉得这么些年下来不容易,就这么分手对不起两个人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就知道不合适,那么当初你还会开始吗?显然是不会的,可见考虑这些只能让你越陷越深。 经济学家曾提出过,我们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的存在。看重沉没成本,往往会让我们做出不理性的选择。 就比如我们卖的食物有些坏了,还要想办法吃掉它以防浪费; 当我们有机会转行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却考虑到在旧的领域这么多年的付出而不敢迈出那一步; 不好看的电影,因为买了电影票却还要再浪费两个小时看完; 拍卖美元因为自己已经投入了很多钱就要坚持到底,不惜破产; 由此可见,造成万元陷阱的罪魁祸首就是沉没成本,让我们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拍卖美元现象真的存在吗?其实,该现象很普遍地存在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中。 举一个最经典的例子那就是总统大选。如果只有一个党派参选,那么无疑该党派捡了一个大漏,所以在现实中,往往都是两个实力最强的党派相争。在竞选过程中,双方都会消耗大量的资金,因为一方投入的资金少的话,另一方一定会加大投入取得优势。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每次美国大选都会规模浩大,耗资巨大,正是因为双方陷入了拍卖美元陷阱。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价格战。假设A公司投入了5000万的成本研发出了一款手机,年产5万台,售价5000千元。这时B公司发现手机市场很赚钱,那么同样也研发一款,定价4000元去抢占A的市场。这时A要是没反应,则市场被强占,不仅不赚钱还亏了研发成本,如果反击降价,那么双方则又陷入了美元拍卖陷阱。 美元拍卖陷阱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慢慢去发现。 那么万元陷阱有解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抑制住贪念,不参与其中。但现实往往身不由己,以下说一下当参与进去后,怎么才能赢。 1.玩好抢点游戏 拿万元拍卖举例,还是假设参与者都是聪明又理性的人,且增加一个条件,竞拍双方为小 A和小B且各有10万元。 假设小A叫价到了90100,那么小B最近一次叫价显然是比他低的而且不会低太多我们假设是80900,这时如果小B再叫价那么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高于90100但低于十万,那么小A一定会叫价到十万,这是小A亏损了90000,小B亏损的大于90100。如果小B此时直接叫到10万那么小B亏损90000, 不叫放弃只会亏损80900。因此综合考虑小B都不应该再叫价。 所以第一个价格制胜点就是90100。
可见,第一个叫到90100的就是胜利者,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可以倒推,第一个叫价到80200的就会获得制胜点,以此类推制胜点依次是70300、60400、50500、40600、30700、20800、10900、1000。 所以二人竟拍第一个出价的一定要直接要到1000。这时如果另一方要直接叫价到10900,那么另一方亏损900,不叫价的话一分不亏。如果另一方没叫到10900,第一次出价的直接叫到10900只亏900,另一方亏损一定大于1000,所以本次拍卖,先叫到1000的人就胜利了。这就是抢点游戏。 其中不少价格战中的抢点游戏,之后可以出一篇单独分享一下。 2.可信威胁 毕竟抢点游戏是一个跟规则强相关的做法,如果说不存在抢点可能的话,这个时候就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了。说到底,拍卖美元陷阱其实拼的就是实力,看双方谁更能扛一些,但是如果不清楚对方的实力时候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展现绝对的必胜决心,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而且还要宣传出来我的实力很强且让人信服,这时对方便会动摇,觉得最后拼不过你,拼下去一定拖死自己便会知难而退。 写到最后不禁想起来一句话,那就是每次出去玩不想再逛景点的时候都会听到类似“来都来了”的劝告,现在一想,这不也是典型的美元拍卖陷阱吗,这时不禁感叹,经济学思维真的无处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