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腹痛一例

 医文杂谈 2022-05-17 发布于河南

刘某,古庄店乡人,16年春来诊:诉四年前无缘由出现腹痛,肚脐周围奔突疼痛,胃脘灼热,时恶心干呕,大便干结不畅,怕冷,面色黄,消瘦,喜抽烟,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自诉在找我之前已寻19位中西医大夫,有诊断结肠炎的,有未给出明确诊断的,至今原因不明。我告诉病人,之所以看这么多医生没有效果,可能是你不够坚持的原因,结果病人说:不是我不坚持,有的我坚持几个月,大夫自己不给我治了,说实在没有办法。

看至此,我心中也很犹豫,不知道能治的怎么样。看病人四诊情况:有以下思路:

1.脐周奔突疼痛时法,加之怕冷面色黄,可试用大建中汤(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2.腹痛,便秘,脉紧,可用大黄附子汤(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3.腹痛,怕冷,恐是太阴虚寒,可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小建中汤之类。

歧路亡羊,一时之间,颇拿不定注意,最后确定使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15克 生白芍30克 炙甘草10克 姜枣引 首次开药,只开了四付。

病人吃了一副半给我打电话说,不行,这个药吃了肚里难受,烧心厉害,实在受不了。问我该如何处理,我心中挺愧疚的,说实在不行,你把剩下的药拿过来,我给你调调。

病人来之后,又重新诊断:腹痛,烧心,怕冷,时干呕,同黄连汤条文非常像(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于是直接在处方上写下条文,把他剩下的两付药退了,开黄连汤:黄连5克 炙甘草9克 干姜12克 桂枝9克 党参9克 半夏20克 大枣三个切为引 安全起见,只开了三付。

复诊:腹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说明有效,按此方续服了十二剂。

十二剂之后复诊:整体虽有减轻,但腹痛仍有且近些日缓解不明显,乃从厥阴病,厥气上逆考虑,处方:乌梅丸   乌梅12克 花椒2克 细辛2克 桂枝4克 黄连2克 黄柏4克 当归4克 党参4克 干姜4克 附子4克 肉桂2克 六付。

服后效果不错,守乌梅丸续服27剂。

27剂服完,又出现服黄连汤时类似的情况,缓解又开始不明显,乃从少阳病论治,处方柴胡桂枝汤加杏仁厚朴:柴胡18克 黄芩10克 半夏12克 党参10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生白芍15克 杏仁10克 厚朴10克 姜枣引 六付。

照此方服了24剂,腹痛完全消失,停药后也未重新出现腹痛,胃脘尚有些许灼热,大便已顺畅,病时太长,生恐反复,我建议其症状消失后再调理一个月,以绝后患,同时,反复强调不吃生冷,三餐规律。

治疗过程一波三折,对此,我有以下感慨和反思:

  1. 我在(谈谈肾虚恐惧症)一文中讲到了有些病人以看病为职业,其实很多是有心理原因在的,刚开始我对这个病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你想啊,看了一二十个大夫,都不好,会不会可能有些心理因素在里面。但是通过这个病例,我发现,我错了,病人反复看病,久治不愈,可能确实是因为疾病的折磨太痛苦了,不能把久治不愈的病人都归结为有心理原因;

  2. 病人腹痛难受的诱因并没有说清,其实胃肠道的疾患的病因不外以下几种:2.1过食生冷,内外寒侵

    2.2辛苦劳倦,正气日衰

    2.3忧思愁虑,五志过极

但回头看看,不光是胃肠疾患,恐怕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和这些密切相关。这个病人用了很多处方,我在想,或许我一开始就用柴胡桂枝汤,说不定不会治这么长时间,可这已经无法假设了,一路走过了才能看回头走过的痕迹。

但是从黄连汤到乌梅丸再到柴胡桂枝汤,总体的思路一为疏通气机,一为托透邪气。

很多疾病刚开始都或多或少的有外邪,比如一开始衣物单薄,受寒受湿;或饮冷贪凉,恣食生冷。导致外邪入内,出现诸如咳嗽,吐痰,腹痛,困倦等等诸多的表现。此时,单单治里,邪无出路。比如:从脾虚论治,用参苓白术散、用四君子汤、用庆大霉素、用阿莫西林、用温补滋腻、用健脾补肾等等等等,把入里的寒邪困阻,纠缠。

此时,寒自为寒,而滋腻的药物困阻三焦,郁而生热,寒热交织,兼夹在一起,缠绵难解,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疑难杂症”,这是临床上“疑难杂症”的一个主要来源。而《伤寒杂病论》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讲外邪同人体的正气是如何相互纠缠、影响,进而产生疾病,进而该如何治疗的一部著作。真的应该深入研究。

所以黄连汤,乌梅丸,柴胡桂枝汤,一方面把逆乱的气机理顺,一方面用略偏辛散的药物如:干姜、桂枝、细辛、花椒等等,把外邪托透出去。麻黄桂枝之类是开门逐寇,大黄芒硝之类是攻逐驱邪,附子干姜是安内以攘外,乌梅柴胡之类是斡旋周旋,左右开弓。医圣之书,步步是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