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动系统笔记——锁骨骨折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22-05-17 发布于云南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锁骨骨折后出现局部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可使疼痛加重。病人常用健手托住肘部,减少肩部活动引起的骨折端移动而导致的疼痛

头部向患侧偏斜,以减轻因胸锁乳突肌牵拉骨折近端活动而导致疼痛。

2.物理检查

可扪及骨折端,有局限性压痛,有骨摩擦感。

3.X线

无移位或儿童青枝骨折时,需做上胸部正位X线拍片检查。

二、诊断

根据症状和物理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若体检时有骨摩擦感,易于诊断。

对于无移位或儿童青枝骨折,单靠物理检查有时难作出正确诊断,此时上胸部的正位X线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应注意锁骨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三、治疗

 (1)三角巾悬吊

儿童的青枝骨折、成人的无移位骨折可不做特殊治疗,仅用三角巾悬吊3~6周即可开始活动。

(2)手法复位——横形“8”字绷带外固定

一般认为80%~90%锁骨中段骨折可采取手法复位,横形“8”字绷带固定。复位后2周内应经常检查固定是否可靠,及时调整绷带松紧度。

(3)切开复位内固定

指征为

①病人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的痛苦;

②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

③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④开放性骨折;

⑤陈旧性骨折不愈合;

⑥锁骨外端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撕裂。

钢板固定时,应将钢板放在锁骨上方,尽量不放在前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