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样切脉?(外一篇:脉诊歌诀)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5-1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根据古代脉诊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寸口诊法三种。现代采用的是寸口诊法,寸口也称气口或脉口。寸口分别为寸、关、尺三个部位。三个部位的左右手对应的脏腑分别为:左手寸位对应心、关位对应肝、尺位对应肾水(肾阴);右手寸位对应肺、关位对应脾(胃)、尺位对应肾火(命门火)。

正确的切脉指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定三关。三关由腕端向肘方向算起分别为寸口,关口,尺口,即寸、关、尺三关。先以中指确定关脉(即患者桡骨高点),然后是食指和无名指定寸、尺。要注意的是用指尖触脉,而不是用握式或抓把式姿势的指腹切脉,医者的三个手指的第三节指关节弯曲,前面两节指关节则端直这样才能够达到用指尖面触脉。

图片


切指姿势调整好后,再调整医者自身的呼吸。医者自身一呼一吸称为一息,患者脉搏一跳称为一至,一息四至轻取、中取、重取(即三部)脉像均现的是正常脉称为平和脉,一息超过四至称为数(音、朔)脉,一息少于四至称为缓脉。

在临床上脉象不会是单个的出现,多为合并二种或二种以上脉象同时出现的。比如浮缓或浮紧脉,同时出现浮和缓或紧,浮为表(病位),缓或紧为寒(性质),再根据症候就可以判断疾病的“证”,恶寒有汗为表虚的太阳中风“证”,恶寒无汗为表实的太阳中寒“证”。又比如浮数脉,浮与数同时出现,浮为在表,数为热,再根据症候有轻微恶风或恶热即可判断为表热,恶风的为外感的风热证,不恶寒反恶热的为外感热证。

图片

脉诊歌诀

切脉定位寸关尺,左手心肝右肺脾,
浮脉轻按皮肤得,沉脉重按筋骨间。
一息四至平和脉,过则为数减迟传,
滑脉如珠多流利,涩脉滞脉往来艰。
三部无力为虚脉,三部有力作实言,
中取无力为芤脉,微脉微细有无间。
洪脉来盛去无力,数缓时止促结占,
紧脉左右如转索,弦则端直张弓弦。
浮为在表外感病,沉为在里内伤端,
数为在腑属阳热,迟为在藏乃阴寒。
滑痰洪火微怯弱,弦饮结聚促惊痫,
芤主失血涩血少,沉紧腹痛浮感寒。
虚主诸虚不足病,实主诸实有余看,
痘疹欲发脉洪紧,大小不匀中恶勘。
一息二至虚寒极,六至七至热炎极,
一二十一十二死,浮散无根沉伏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